老話說得好:一梨潤三秋!意思是說,秋季吃梨,可以補充水分,滋潤去燥,避免身體上出現一些不適。所以,民間素有“秋吃梨,勝中醫”的說法!
梨,性寒涼,味甘微酸,富含多種維生素、纖維素、蘋果酸、檸檬酸、葡萄糖、果糖以及多種微量元素等,再加上梨的口感爽脆甘甜,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歡!
老於一家就非常喜歡吃梨,可以說整個秋季,我們家中的梨是一直不斷的。但一般來說,秋季吃梨,選擇最多的就是生食,其次就是煲湯來喝。前些日子,老於去北京出差時,朋友帶我去嘗了一下,老北京小吊梨湯,喝起來真的是清爽順口,甘甜不膩,尤其是膠質滿滿!
吃飽喝足之後,專門找老闆,經人家同意後才問了一下大廚,這碗湯的做法。沒想到啊,這麼好喝的湯做法卻非常的簡單,回家後做給老婆孩子喝,個個都讚不絕口!所以,今天老於就把小吊梨湯的做法分享給大家,喜歡的朋友不妨一起看看吧!
【老北京小吊梨湯】——補水、潤燥,喝了不上火
食材:雪梨、冰糖、話梅、銀耳、枸杞、鹽
1、首先把銀耳沖洗一下,放入碗中浸泡3個小時。眾所周知,銀耳一般泡發30分鐘就能泡發,但是老於發現,泡的時間稍微久一點,更容易熬出膠質,口感也更加的糯。
2、泡銀耳時間,把梨用清水打濕,抹上少許的食鹽,來回反覆地輕輕搓揉。這一步既是起到殺菌抑菌的作用,又是防止農藥殘留!差不多用鹽搓洗一兩分鐘即可。
3、接着把梨削皮後去核,果肉切成塊,梨的果皮不要扔,留着有用!
4.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先把泡好的銀耳放入鍋中開大火,煮沸後改小火慢燉20分鐘,然後加入梨的果皮和話梅,再次開大火煮沸後改成小火慢燉15分鐘。
5、時間到了之後,用筷子夾出梨的果皮,然後放入冰糖蓋上鍋蓋繼續小火慢燉30分鐘!然後再加入一小把枸杞,開大火煮5分鐘即可出鍋!
——老於說——
這道湯前後差不多要燉1個多小時,喜歡吃紅棗的朋友,還可以再扔一把紅棗,熬好之後不僅銀耳會被燉至軟糯,入口滿滿的膠質,梨塊也會被燉得晶瑩剔透。尤其是這道湯的味道入口甘甜微酸,不會甜的膩人。
老於想說的說,如今正是深秋之時,天氣乾燥,早晚溫差也大,常吃梨可以潤喉生津,去燥降火;而銀耳則是長在枯木上的膠質真菌,這種食物由於營養十分全面,自古以來就與“人蔘、鹿茸”齊名,尤其是與梨大誒,堪稱是秋季最不能錯過的美食!
其次,小吊梨湯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根據盛湯的器具所命名的!小吊是老北京用來專門稱量梨湯的器皿,這種器皿就是一種用銅製的小提吊,一般來說,一提吊就是一壺,所以,小吊梨湯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飯店的大廚和我說:這道湯是老北京秋冬季節家中常備的一種湯,趁熱喝也行,放涼了喝也不錯!一般都是出門前喝熱湯,在家裡喝涼點的!尤其是熬的湯色呈淡淡的琥珀色,每天來一碗,去燥還不上火!我是饞嘴老於,感謝大家的觀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