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和炸,是一種以旺火讓原料受熱成熟的烹調方法,烹飪各具特色

2020年12月01日22:28:06 美食 1149

炒這是一種以旺火(一般先旺火後文火)、小油量(約為原料的6/100)將原料貼板顛翻兩面受熱成熟的烹調方法。炒在西菜中用途不廣,適用於半製成品及生原料,尤以蔬菜為多。被炒的原料一般都要加工成較薄的或小型的丁,條、絲、片、塊、粒等形狀。操作時火候掌握十分重要,太旺易焦,太弱則易變色成糊。常見有勒洋納司(美)、白脫炒刀豆、炒牛肉絲(俄)等。

炒和炸,是一種以旺火讓原料受熱成熟的烹調方法,烹飪各具特色 - 天天要聞

勒洋納司(洋蔥炒土豆)原料(制五客):土豆(5兩)洋蔥絲(1兩5錢)色拉油(1兩)精鹽(1分5厘)胡椒粉(2厘)製法:將土豆削皮,煮熟(熟而不爛),冷卻後切成1分5厘厚的薄片。洋蔥剝去外衣,洗凈,對開後橫切成絲。用旺火燒熱法蘭板,以色拉油布滿於法蘭板底,投入土豆片、洋蔥絲和精鹽、胡椒粉,邊轉邊翻,至成熟呈金黃色即成。特點:香糯、咸鮮。

炒和炸,是一種以旺火讓原料受熱成熟的烹調方法,烹飪各具特色 - 天天要聞

炸,是用旺火讓原料在油中受熱成熟的一種烹調方法。此法適用於加工成絲、條、片、塊等小型葷蔬原料,在西菜中應用較廣。炸時油量要大,原料應被油浸沒。操作時掌握油溫甚為重要,太高會使成品外焦里生,太低則又易使成品脫殼或變形,或由於油炸時間過長而導致原料外硬里干,肉質變老,影響質量。原料經油炸後,外表香松,內質鮮嫩肥口。由於菜肴的口味和要求各不相同,故在具體方法上,又可分為干炸與濕炸兩種,干炸又有生炸與熟炸之別。

炒和炸,是一種以旺火讓原料受熱成熟的烹調方法,烹飪各具特色 - 天天要聞

生炸:是將生原料撒上調料,經過拍粉,拖蛋,擂上麵包粉,下油鍋炸熟的一種烹調方法。生炸可使成品色澤表面金黃,內部呈鮮紅色,外酥香內鮮嫩。常見有咕士林(法)、炸明蝦、格力(碎)牛仔等。咕士林(炸魚條太太沙司)原料(制一客):非利米魚(2兩5錢)炸土豆絲(5錢)五色蔬菜(1兩)雞蛋(1個)色拉油(1斤,約耗3錢)白脫油(3錢)精鹽(1厘)胡椒粉(半厘)麵粉(2錢)新鮮麵包粉(6錢)太太沙司(5錢)製法:將鮮雞蛋撞入碗中,攪成蛋糊。將非利米魚均勻切成2寸長、小指般粗的長條8條。再在米魚條上撒上精鹽、胡椒粉,拍上麵粉,拖以蛋糊,擂上麵包粉。法蘭板內加入色拉油燒熱後,將生米魚條投入油炸,先旺火後文火,待炸至呈金黃色,取出瀝油。另備法蘭板,加入白脫油,經加溫溶化後,投入炸魚條,輕輕顛翻幾下,即可裝入盤內。盤邊配以炸土豆絲、太太沙和五色蔬菜即成。特點:色澤金黃,外松香內鮮嫩肥口,略帶酸味。

炒和炸,是一種以旺火讓原料受熱成熟的烹調方法,烹飪各具特色 - 天天要聞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感謝熱心網友的推薦,含淚吃了兩大碗~ - 天天要聞

感謝熱心網友的推薦,含淚吃了兩大碗~

之前我一直都認為野生菌很好吃,確實也如此,野生菌的確很美味。但是後來由於誤食野生菌導致中毒,那個場景還歷歷在目,上吐下瀉,連流食都吃不下去。從那以後到現在為止,已經五六年沒吃過野生菌了,儘管我知道這玩意好吃,但是還是有抵觸心理。
23年相伴的溫馨家居生活旋律,從孩子成長到兩人世界! - 天天要聞

23年相伴的溫馨家居生活旋律,從孩子成長到兩人世界!

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家是最為溫暖的避風港。它見證了無數的晨昏更替,承載了太多的悲歡離合。有這麼一對夫婦,他們的婚姻生活已經走過了23個春秋,伴隨着孩子的成長,他們的家也經歷了從熱鬧到寧靜的轉變。如今,孩子已經踏上大學的征程,而這個家,再次回
當這些菜被端上來那一刻,我人都麻了! - 天天要聞

當這些菜被端上來那一刻,我人都麻了!

菠蘿雞 [doge]菠蘿味雞屁股,雞屁股味菠蘿[doge]自己選吧這隻雞死後才能出現高光時刻,請問雞是在思考還是在燒烤?太好笑了!這個端上來我會連桌子扔了,最怕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廣東特產!好逼真的蟑螂蛋糕,這是哪個仇人過生日嗎?
雲南疾控提醒您:端午吃粽不放“粽”! - 天天要聞

雲南疾控提醒您:端午吃粽不放“粽”!

點藍色字關注“大美新平”端午安康DUANWU ANKANG端午將至,粽葉飄香,吃粽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鎂、鐵、磷、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煙酸等營養成分。其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為澱粉,且以支鏈澱粉為主,人體澱粉酶水解支鏈澱粉的能力相對...
南陵龍蝦嘉年華 開“炫” - 天天要聞

南陵龍蝦嘉年華 開“炫”

人民網記者汪瑞華 張俊新鮮出鍋的龍蝦PLUS。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鮮嫩軟彈的倉溪龍蝦成為夜市餐桌的首選。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食客為倉溪生態龍蝦點贊。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市民遊客早早地就來到了嘉年華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盛“蝦”嘉年華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商戶現場烹飪龍蝦,忙得不亦樂乎。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嘉年華現...
螃蟹粽、陶瓷粽、麵塑粽……來看古往今來的粽子巧思 - 天天要聞

螃蟹粽、陶瓷粽、麵塑粽……來看古往今來的粽子巧思

粽子雖小,卻貫穿古今,展現着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美好。古代粽子長什麼樣?粽子又帶給人們哪些創作靈感?我們一起來看古往今來的粽子巧思。古代粽子長什麼樣?在江西九江德安縣博物館裡,珍藏着一對南宋古墓出土的粽子。據古墓碑文記載,墓主周氏葬於公元1274年,距今已有750年。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博物館講解員 李佳:墓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