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2020年07月22日08:30:36 美食 1027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人們通常認為,北方人愛吃面,圍繞面及麵食展開的烹調技藝也是相當了得。其實,福建人也非常擅長做面,九市一區都有自己拿手的面,最著名的如走向全世界的沙縣拌面,還有福州線面、廈門沙茶麵等等,可謂是“面面”俱到。

一碗面,不止於果腹,還凝聚着濃濃的鄉愁與故鄉的美好記憶。當福建的麵食隨着遠逝的風帆,從原鄉下南洋,同當地飲食習慣相結合,形成了有別於原鄉並融入本土風味特色的美味。

據統計,福建有近1600萬華僑華人,其中在東南亞超過1200萬人。在東南亞,閩籍華僑華人主要分布在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國。特別是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都有冠以“福建”的麵食,如新加坡“福建炒面”、“福建炒麵”,吉隆坡、檳城的“福建面”,印尼棉蘭也有“福建面”

那麼,這些“福建面”,在風味上有什麼獨特之處呢?小編就帶你去馬新印“嘗嘗”吧!


Hokkein Prawn Mee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Hokkein Prawn Mee

閩南僑鄉各地,均購買海蝦滲入麵條中煮食,謂之‘吃蝦(夏與蝦閩南語同音)面’。海蝦煮熟後變紅,與紅糟紅色同為吉祥之色,而蝦與夏諧音,以此為對夏季之祝願。”

——劉浩然《閩南僑鄉風情錄》


大馬:濃淡相宜

大馬的“福建面”,以吉隆坡和檳城為代表,儘管名字是一樣的,但做法卻有很大的差異。

吉隆坡(Kuala Lumpur)福建面是炒的,採用較粗的熟面,北馬叫做“大肥面”、“大條面”或“大碌面”。炒時,廚師會加上黑醬油之類調味品,給人濃油赤醬之感,然後再加入如豬肝、豬肉、蔬菜等食材,最重要的是要加入“肉油粕”(豬油渣),它正是這道美食的靈魂所在。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吉隆坡福建面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尋味:金蓮記

地址:吉隆坡茨廠街49號


▶ 檳城福建面

檳城(Penang Island)福建面是湯麵,湯頭以“狗蝦”(黑白相間的蝦,肉質較Q彈)的蝦頭及蝦殼來炒香,搗碎成泥後,加上豬大骨及豬肉熬成湯,再添冰糖等調味料,煮好過濾掉蝦殼雜物。

顧客點餐後,店家燙熟米粉、面、蕹菜(空心菜),倒進碗里,淋上高湯,佐料有赤肉、蝦、雞蛋等,有些會放肉骨,再撒些油蔥、辣椒醬。湯麵浮着一層紅油,味道咸香兼甜又帶有辣味。近年來,又衍生出“福建干”及“福建蝦面炒”,前者即干拌(黑醬油干撈),後者為炒麵。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尋味:三條路888

地址:檳城喬治敦三條路


星島:清淡鮮香

新加坡的福建蝦面,則類似檳城蝦面,佐料有蝦、肉骨及肉油粕,分干、湯兩種,乾的會有一碗蝦湯來配,湯的如同檳城蝦面,卻少了浮在湯上的那層紅油,也不似檳城的帶甜偏辣,總體來說會比較清淡一些。

另有一種“炒蝦面”(馬來西亞柔佛州也有),也被稱為“福建炒蝦面”,不放黑醬油,呈白色,佐料有蝦及肉等,並配上半粒桔子及叄峇辣椒醬,吃時擰上桔子汁,味道就極富有本地色彩了。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 新加坡福建面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尋味:南星福建炒麵

地址:新加坡舊機場小販中心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尋味:天天來福建炒蝦面

地址:新加坡大巴窯西熟食中心(布萊德地鐵站附近)


印尼棉蘭:不煮蝦,放封肉

印尼的福建面以棉蘭市(Medan)為代表。棉蘭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北部,是蘇門答臘第一大城市,也是祖籍閩南的華裔聚居地所在。棉蘭的華人佔總人口20%,是印尼城市中中國味最濃郁的。

當地福建面,主要有封肉、滷蛋、蝦、魚丸、蔬菜等,面是干拌的,會送一碗清湯配麵食。

▶ 棉蘭福建面

不像大馬、新加坡,棉蘭的福建滿湯頭都沒放蝦,而是煮福建“封肉”(即豆油肉,當地叫babi hong)。

封肉,源於廈門同安,是當地傳統的名菜。此菜將整塊的肉裝盆,加蓋入籠蒸熟之,上桌才掀蓋,所以叫作“封肉”。棉蘭的福建面,以封肉的滷汁來拌面,做法頗有創意。確切地說,應該叫“福建封肉面”更合適。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同安封肉,色如同古銅,香氣四溢。滷汁與肉加入面中,肉的醇香瞬間溢滿整個口腔,無需太多的咀嚼,肉彷彿在嘴裡“融化”開來。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尋味:棉蘭唐人街


不論是星馬,還是印尼,有着“福建”之名的面,風味上洋溢着濃郁的南洋風味,在福建原鄉反而難找到這種炒法。但是,在福建,有立夏之日吃蝦面的傳統,本是應節美食,隨着福建人下南洋,將其做成小吃售賣,在海外發揚光大成為著名的美食,算是慰藉胸中鄉愁的最溫情表達吧。

南洋有種“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卻找不到 - 天天要聞


來源:閩聲傳媒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大火一炒,又香又嫩,搭配發麵餅,太好吃了 - 天天要聞

大火一炒,又香又嫩,搭配發麵餅,太好吃了

都說夏天燒烤和啤酒是絕配,我雖然不喝酒,但是喜歡吃燒烤。所以想吃了就自己在家做點。家庭燒烤做法很靈活,如果室外有地方,可以用燒烤爐。室內的話用烤箱、空氣炸鍋,平底鍋都可以做。我今天用的就是平底鍋,做起來簡單快速,味道也非常不錯。再烙幾張無油
仙桃酒席——花小錢辦大事的典範,真正做到了光盤行動 - 天天要聞

仙桃酒席——花小錢辦大事的典範,真正做到了光盤行動

早就在網上聽聞仙桃酒席的大名,食材簡單又上檔次,主家掙足了面子,賓客又吃得開心,像這樣的省錢辦大事的模式值得全國推廣。最近有幸去仙桃吃了一頓酒席,酒席上的菜品簡直讓我大開眼界。第一道菜毫無疑問就是花生米,但在其它地方花生米不能算一道菜,只能
最近很火的梅菜大肉粽,沒有想到這麼好吃,太香了! - 天天要聞

最近很火的梅菜大肉粽,沒有想到這麼好吃,太香了!

最近很火的梅菜乾肉粽在梅州要賣到十幾塊錢一個,還是自己在家做,餡多料足還新鮮。我兒子說特別香超好吃。我家那兩個小子總說五花肉的肥肉太多了,不喜歡。今天我就用了前腿肉,這裡是兩斤。·先給它切成厚塊,特別長的就給它再打橫着切一刀,像這樣子,有帶
2.74萬億元、25.62萬家……數據見證我國“舌尖上的大市場”蓬勃興旺 - 天天要聞

2.74萬億元、25.62萬家……數據見證我國“舌尖上的大市場”蓬勃興旺

央視網消息: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5月22日公布一季度食材供應鏈運行數據。隨着經濟回升向好,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一季度食材供應鏈市場規模穩步擴容,實現穩健開局。 今年一季度,食材消費市場規模為2.74萬億元,同比增長2.98%;食材流通規模為1.76萬億元,同比增長3.17%。食材市場活力強、韌性足。 隨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甜咸黨都要看!哪些人不宜吃粽子 “食用說明”請查收 - 天天要聞

甜咸黨都要看!哪些人不宜吃粽子 “食用說明”請查收

端午節臨近又到了一年一度粽子甜咸博弈白熱化的時候粽子不僅可咸可甜還可方可尖粽子的“N”種形態你知道幾個一起來了解 粽子的奇妙打開方式 天津爐粽子外皮酥脆、內餡軟糯香甜內蒙古奶皮子粽子奶香濃郁、酸甜交織星空粽子顏值爆表,讓人一眼淪陷……粽子雖然美味但也不能“狂炫”如何健康吃粽子?這些注意事項先提前預習 1...
“蟹”逅初夏,蘇州限定美食“六月黃”已上市 - 天天要聞

“蟹”逅初夏,蘇州限定美食“六月黃”已上市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鄒曄 記者 高達)“忙歸忙,勿忘‘六月黃’”。在蘇州,吃蟹不一定要等到秋風起。5月22日,現代快報記者獲悉,鮮香美味的“六月黃”已經提前悄悄爬上了蘇州市民的餐桌,批發價格和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給食客們帶來夏日限定的美味
白酒“探花”易主後,洋河直面投資者65問 - 天天要聞

白酒“探花”易主後,洋河直面投資者65問

5月19日下午,洋河股份(002304)(下稱“洋河”)召開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對洋河管理層而言,這是一場頗有壓力的交流會。2024年,洋河丟掉了維持多年的白酒“探花”之位,營收規模從行業第三下滑至第五,被山西汾酒和瀘州老窖超越。銷量下滑、庫存與產品價格波動等一系列現實問題擺在眼前,洋河管理層沒有迴避。這場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