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即將不惑之年的男人的記憶

2025年04月12日15:52:17 美食 1541

小時候,我上的是一所農村小學,那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每學期的學費不過三十塊錢,可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同學交不起,三天兩頭被老師點名催繳學費。

那時候,一毛錢能在學校小賣部買到好幾顆糖;五分錢就能在門口老爺爺的攤子前喝一杯茶葉水。那水是用茶葉泡的,透亮呈暗紅色,涼快又解渴。後來,小賣部又有了新花樣:一毛錢一袋的小冰袋,大的兩毛錢;還有五毛錢一根的雪糕,上面裹着一層薄薄的巧克力,咬一口,甜滋滋、涼絲絲的,好吃極了;一毛錢一顆的泡泡糖也特別受歡迎,吹出一個個大泡泡,比什麼都有趣。

上初中時,已經是21世紀了,我來到鎮上的學校讀書。學費漲到了三四百塊錢一學期。學校的食堂提供大白米飯,米飯可以交錢買,也可以自帶米去換。菜的價格也很實惠,一餐五毛錢,大多是白水煮冬瓜或土豆,上面漂着幾顆油星子;偶爾也有葷菜,一塊錢一份。那時候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同學們吃得津津有味,連湯帶水一大盆,也能吃得乾乾淨淨。

每天晚上有晚自習,離家遠的同學可以住校,離家近的則每天回家。有些同學會從家裡帶一天的菜來。記得那時候老乾媽辣醬才五塊錢一瓶,有同學買了一瓶,能吃上整整一周。每頓飯挖一勺,拌在飯里,那味道簡直絕了。

我媽每周給我五塊錢零花錢,但我一般不捨得花。同學們都喜歡吃五毛錢一根的冰淇淋,我卻很少買。有一次,我的同桌炫耀他新買的一雙運動鞋,要大幾十上百塊錢。而我那時只知道有一種鞋叫保暖鞋,對運動鞋的概念還很模糊。

高中後,我去了縣城讀書。學費一下子漲到了一千五百塊錢一學期。當時,我的中考成績本可以花一萬塊錢讀縣城最好的學校,但對我來說,那簡直是個天文數字。最後,家裡多花了兩千塊錢,讓我上了一所普通高中

那時,學校還沒有正規食堂,都是些被學校招安的小商販在經營。吃一頓飯,有菜有飯,大概兩三塊錢;一個炒飯才兩塊錢,再配上自製的麻醬油,每次我都要挖上兩大勺,吃得額頭冒油才覺得滿足。

學校是住讀制,十個人一間宿舍,公共衛生間沒有熱水。冬天再冷,洗澡也只有冷水,那時候的我,感覺自己都能去冬泳了。

家裡每個月給我200塊錢生活費,包括吃飯、文具和生活用品。早餐一塊錢,兩個大包子,五塊錢的豆漿我可捨不得買;中午和晚上各兩塊錢,算下來一天最少要花五塊錢在伙食上。有時候上完晚自習,十點多鐘肚子就餓了,我會花一塊五毛錢買一包泡麵,用學校免費提供的開水泡着吃。

高中每月放一次假,一次兩天,遇到節日另算。每周六下午有半天休息時間,同學們一般會外出逛街或者去超市採購生活物資。我們常去的地方有檯球室,打檯球按小時收費,五塊錢一小時;溜冰場也很受歡迎,尤其是那些談戀愛的同學,喜歡在昏暗的燈光和嘈雜的音樂聲中,手拉手滑旱冰。還有一種流行的娛樂方式是去網吧上網,一塊錢一個小時,鼠標是有滾輪的那種。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註冊了人生第一個QQ號,那是2004年的一個九位數號碼,雖然在互聯網浪潮中算是後知後覺,但也讓我感受到了網絡的魅力。

2005年高考結束後,我進入了大學。學費是5500元一年,住宿費1200元一年,四人間宿舍,環境比高中好了很多,只是沒有空調。武漢的夏天特別熱,想想都覺得難受,可當時我們還是硬扛了過來。

我和家裡商量好,每月給我500塊錢生活費。第一學期開學時,我媽直接給我一張卡,把學費、住宿費、伙食費等一共一萬元都打了進去。當時,我感覺這筆錢簡直是巨款。

交完各種費用,買完生活用品後,還剩三千多塊錢。原本打算每月花500塊錢,可一學期下來,四個多月時間,等寒假回到家一算,卡里的錢已經所剩無幾了。後來,家裡就開始按月給我生活費了。

再說說物價吧。學校食堂的飯菜種類豐富,有天南海北的小吃,各種拉麵、刀削麵、熱乾麵,素麵一般1.5元到2元一碗;炒飯、蓋澆飯一般不超過5元;一籠灌湯包5元;四個生煎包只要1元;熱乾麵1.5元;一個土家族煎餅2元。我當時的早餐,要麼是一個素拉麵,要麼是熱乾麵,再配上一份生煎包,那味道真是香極了!

如果想改善伙食,宿舍的兄弟們就會湊錢去外面下館子,搞個火鍋,再買一筐啤酒。算下來,一頓飯也就一百來塊錢,大家吃得七葷八素,暈頭轉向,還吹着牛皮到半夜三更。

那時候,網吧是最火的娛樂場所,收費一塊五一個小時,每次去都要排隊等位置。通宵包夜八塊錢,從晚上十點開始到第二天早上七點。第二天回到宿舍洗把臉,八點就趕到教室接着上課。那時候的體力可真好,完全不覺得累。

學校里還開了一個華萊士快餐店,炸雞漢堡薯條套餐要31元,我們偶爾會去吃一次,感覺特別奢侈。

宿舍樓下有個小賣部,裡面擺滿了各種生活用品和小零食。我們吃得最多的是桶面和火腿腸,或者玉米腸。有時候玩遊戲或者看電視看到半夜,泡上一桶方便麵,再配上一根火腿腸,那滋味別提有多香了。

對了,大一開始,手機和小靈通開始流行起來。那時候的手機市場魚龍混雜,一台國產雜牌子手機都要一千多元。同時,個人電腦也逐漸普及,我們都是去電腦城買配件自己組裝。主板、電源、硬盤顯卡CPU等,顯示器大多是大腦袋的,一般是三星飛利浦的,大概七八百塊錢左右。整台電腦下來,一般要四五千塊錢。後來,液晶屏顯示器也開始流行,一台要1500元左右,算是顯示器中的“貴族”了。

還有MP3,也叫隨身聽,是用來聽歌的,完全取代了磁帶機。後來又發展到有屏幕的MP4,不僅可以聽音頻,還可以看電子書。價格從一百多到幾百元不等。

手機、電腦、MP3這三樣東西,可以說是當時大學的標配,就像八十年代的自行車、縫紉機、手錶一樣,是那個時代的標誌性物品。

一個即將不惑之年的男人的記憶 - 天天要聞


一個即將不惑之年的男人的記憶 - 天天要聞


一個即將不惑之年的男人的記憶 - 天天要聞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 天天要聞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頭的季節。對於愛吃野味兒的老饕們來說,這可是自然送來的“野味季”,不抓緊嘗幾口,簡直對不起這好光景。像薺菜、馬齒莧、蕨菜這些常見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還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地地道道的“綠色健康代表”。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 天天要聞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有網友辣評“現在的商業綜合體可是一個比秦始皇統一六國還要統一的地方”一樓有獨屬自己的四大金剛新能源車、網紅戶外品牌、潮玩、新茶飲二樓快時尚輪流站崗負一層小吃街永遠排長隊每座城市的商場彷彿複製粘貼標準化裝修複製粘貼的品牌矩陣公式化的樓層分區讓消費者調侃“懷疑全國商場共用一張施工圖!”這種工業化流水線般...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 天天要聞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一新開餐廳某平台顯示人均消費3888元每晚僅開一桌12席餐廳還提供號稱用大象糞便製作的甜品記者從閔行區市場監管局最近了解到,這家餐廳名為上海蓬冠樹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馬橋市場監管所已現場核查,並暫時封存相關材料展開後續調查。市場監管部門介紹,涉...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 天天要聞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頂端新聞記者 陳偉然“從頭越,爭第一”,宋河正通過一場沖頂珠峰的挑戰,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復興宣言。自4月9日發布會之後,河南首位兩度登頂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孫寧,已攜宋河“紫氣東來”抵達西藏,並正式開啟第三次珠峰沖頂挑戰。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 天天要聞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福州撈化“鮮”的秘訣是什麼?製作順昌灌蛋的手藝因何“奇絕”?怎樣的福州魚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鵝的製作過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雞湯汆海蚌為何能成為閩菜“皇后”?三餐煙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視大型美食文旅節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帶你探尋八閩大地,細品山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 天天要聞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前段時間,一些高檔餐廳的老闆們頭疼不已。倒不是因為食材不夠新鮮,也不是因為大廚不夠專業,而是因為他們正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敲詐”風暴!在黃浦區一家商場里,陳老闆和妻子經營着一家日料店。為了這家店,陳老闆夫妻倆已經張羅了一個多月,可這開業沒幾天,夫妻倆在2024年12月16日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