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2025年02月21日19:32:07 美食 1418

你是否還記得70年代,那時候咱們跟着爸媽去外面餐館吃飯的情景?那時候餐館的選擇真的不多,而且有些菜品還是限量賣的,早上要是去晚了,想買都買不着。那時候的飯菜都是新鮮的,賣完就沒了,根本不會有隔夜的菜。也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添加劑,吃的東西就是讓人安心。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那時候,在飯店裡當廚師或者做服務員,那可都是相當有面子的事兒。要是能混進國營飯店,或者是政府食堂工作,那就等同於捧上了個鐵打的飯碗,左鄰右舍都得投來羨慕的眼光。

說起來最讓人眼紅的就是那時候的東西價格,要是你手頭有個一兩塊錢,那都能美美地吃上一頓大餐了。那麼咱們就聊聊,70年代那會兒,物價到底有多實惠呢?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如今出門隨便找家店吃碗清湯麵就得花上十塊,這事兒要是放在70年代,人們肯定覺得不可思議。雖說十塊錢還算不上是天價,但想想看,十塊就只能換來一碗清湯麵,這確實挺讓人驚訝的。

那時候,去街角那家普通麵館吃面,一碗才要一分錢,而且麵條和麵湯都能隨便加。那時候也不講究啥幾兩幾兩的,麵條都是大概給那麼多,不夠吃的話,直接再加點就行,老闆從來不會擺臉色。想想那時候的物價,還有人和人之間的那份大方和隨和,真是挺讓人感慨的。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那時候,城裡的巷弄里也藏着不少“小破店”,那兒的東西比大飯店便宜多了。那時候,大伙兒的工資和物價都挺匹配的,只要別亂揮霍,每個月還能攢下點外快。到了月底那會兒,這些小破店就特別熱鬧,好多人來這兒解饞呢。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那時候,能在火車上找份工作,那可真是讓人眼紅的事情。不光能藉著公差的機會去別的城市逛逛,連吃飯都不用自己掏錢。而且啊,除了正常的工資,你還可以在外地帶點時尚貨品回來,轉手賣掉賺點外快。火車上的飯菜也挺不錯,挺豐盛的。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那時候,三菜一湯對我們來說簡直就是享受中的享受,但火車上的列車員們卻能天天這麼吃。因為火車上的飯菜價格實惠,又是專門給員工準備的,所以他們每天僅需掏一毛錢,就能美美地享用一頓三菜一湯。要是再算上糧票,那費用就更低了。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那時候,火車站裡頭有好多這樣的國家開的小店,大都是火車站廚房做好了,再由員工端到站台上賣。要是放在現在,三四塊錢一個的肉餅,他們那時候連想都不敢想。為啥呢?因為在70年代,買個芝麻餅才2分錢,就連肉餅也只要4分錢就能搞定。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那時候,人們之間信任度還挺高的。你看照片里的那個男人,他直接把錢都攥手裡,然後用紙巾包起一塊大餅。旁邊還有個男人,手裡拿着五毛錢,售貨員正準備給他找回三分。要是現在帶着錢穿越回那時候,肯定是個大大的富翁。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大熱天的時候,能喝上一碗透心涼的涼粉,那真是爽到心裡去了。那時候,一碗涼粉才賣3分錢,想再加點,也只要1分錢,特別實惠。而且那時候,大家習慣在攤位上直接喝,不帶走的,所以攤主用的都是自家的陶瓷碗,特別接地氣。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別看這東西賣得便宜,其實利潤挺可觀的。加上薄利多銷的策略,一個夏天過完,老闆能撈到不少油水。瞅瞅老闆手腕上的那塊表,就知道他靠這行當賺了不少。想當年,一隻上海的全鋼手錶得120塊大洋,還得有手錶票才能買得到呢。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瞧瞧這剛出爐的肉包子,看着就讓人直流口水吧!以前啊,領着孩子到包子攤去解解饞,那真是樂開了花。那時候的肉包子,那叫一個實在,皮薄餡兒大,咬上一大口,裡面的豬油都能冒出來,又香又美味。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到了70年代,那時候的半兩肉包子才賣5分錢,而且店家還會額外送上一碗粥。雖說那粥稀得跟米湯似的,不怎麼稠,但在當時大傢伙兒的眼裡,能有這麼一份吃的,就已經很不錯了,總比啥都沒有強。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吃肉包子配上米湯,就像去小餐館搓了一頓,總共才五毛錢。要是胃口好點的,一斤包子也就一塊錢,吃得飽飽的沒問題。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聊到70年代,大家腦海里首先蹦出來的可能就是東西少。確實,那時候好多商店裡的東西都是按數量賣的。但就算這樣,飯店還是照樣開得好好的,一點沒受影響。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那時候,大家一個月的工資普遍也就幾十塊,現在這點錢也就夠買兩杯奶茶。但話說回來,在70年代,就算手裡只有3塊錢,也能讓你餃子吃到飽。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你能猜到嗎,十四個鮮嫩的肉餃子竟然只要兩毛錢。那時候,全家人外出吃頓餃子,一塊錢都用不上,更別提還有多餘的預算了。那點預算,都夠點上好幾個熱菜了。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就像這張照片里,那家飯店雖然看着不大,但裡面坐滿了人,大家都是約着一起來外面吃頓飯的。那時候流行AA制,有些在外打工的人會聚在一塊兒,每周輪流請客,不過每次吃飯花的錢都是一樣的。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看看老闆頭頂上那塊牌子,就能知道70年代那會兒的菜價有多實惠。燒蹄花一份才要1塊錢,燒肥腸、三鮮、豬頭這些,統統一律6毛錢。就連排骨蒸肉,這可是兩道肉的菜呢,也只要1塊錢。還有肥腸豆湯,更是便宜,只要5毛錢。所以說啊,要是你手頭只有三塊錢,在這兒也能吃上四道菜,保證讓你吃得飽飽的。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現在買只鹵鵝,價格都快逼近一百塊了,讓人不禁想,70年代的物價得多讓人懷念啊。你看那些攤位上擺的鴨子,全都是收拾得乾乾淨淨的,拿回家簡單蘸點辣椒面,就能叫上幾個朋友來家裡,邊喝酒邊聊天。想想那時候,這麼一隻鹵鵝還有紅板兔,才賣3塊2毛錢。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一般的黃啤現在只要三塊三毛一瓶,白酒呢,也就六到八塊一瓶,請朋友吃飯花個四五塊就能搞定,還能吃上平時不咋吃到的鵝肉。那種實實在在的生活味兒,就像七十年代的物價,早就找不着了。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每到領工資的那天,我們幾個朋友就會聚一塊,找個好地方搓一頓。那時候大家可不管吃多吃少,你看照片上,七個人呢,結果就點了三個菜加個湯。按70年代那會兒的價錢,這些總共也就三四塊錢,算下來每個人才花幾分錢。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看了看那些家常菜,價格是真的挺實惠。那要是回到了70年代,想買點牛羊肉,得掏多少錢呢?大家都知道,牛羊肉價格一直都不低,但你猜怎麼著,70年代那會兒,一斤牛肉竟然只要1塊8毛錢。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羊肉價格雖然比牛肉稍高,但其實也就1.95元一斤。到了月底,就算手頭只剩兩塊錢,也能買上一斤羊肉嘗嘗。而且那時候的人們都反對浪費,一斤羊肉買回家,他們會仔細計划著吃,居然能吃上整整一個月。這種物價水平,現在的社會真是想都不敢想。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這裡是北京飯店裡頭,能進來吃飯的人都不是一般老百姓,大都是些商人或者用來招待外國客人的地方。七十年代初,北京飯店剛建好的時候,北京市民還能拿着票進來瞅瞅呢。那時候,這裝修已經算是特別豪華了。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在北京飯店吃頓飯,得花多少錢呢?

這是一群商人請客人吃飯時點的幾個好菜,從照片里能瞅見,有銅火鍋,還有魚和雞,基本都是些硬菜。在70年代,這麼一桌豐盛的菜竟然只要51元錢。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現代人看這東西肯定覺得超驚訝,但要是擱70年代,可不是誰都能隨便享用的。畢竟那時候,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也就那麼點兒,茅台才賣八分錢一瓶,桔子味的飲料也就兩毛二分。

以前的人們很注重節儉,因此就算是請客人吃飯,要是飯菜吃不完,也會先問問客人要不要打包帶走。客人要是不想拿,主人家才會自己動手,把剩下的飯菜都打包回家。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這就是七十年代的東西價格,雖說不是固定的,天天都在變,但變動也不會很大。那時候東西基本都是限量賣的,黑板上會直接寫上今天有啥菜。而且啊,想買豬肉還得有豬肉票,不是有錢就能隨便買的。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那時候,豬板油菜的價格才四毛錢一斤,蘿蔔南瓜更便宜,只要兩分錢一斤,就連相對貴點的芹菜,也就五分錢一斤。那時候,手裡有張十塊錢的鈔票,那可真是大款級別的。現在大家丟了十塊錢,可能也就心疼一小會兒。但回到七十年代,要是出門不小心丟了十塊錢,那心裡得難受得要命,感覺人都得瘦幾斤。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就算不在外面吃,自己去豬肉攤買肉回家做,價格也挺實惠。那時候,豬肉大多也就六到八毛錢一斤,主要還是得看豬肉這段時間的供應和銷售咋樣。豬肉攤旁邊,明晃晃地寫着幾個大字。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大腸現在一斤才賣五分錢的話,你肯定想都不會想就直接略過了,畢竟去超市找零都難得見到幾分錢。但回到70年代,五分錢可是常用得很。那時候,棒骨一斤也就兩毛錢,買回家給孩子燉湯,能足足吃上好幾餐呢。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以前啊,飯店的後廚是敞開的,食客們能隨便進去看。環境嘛,還算清爽,畢竟菜式沒現在這麼多花樣。那時候,後廚的人都有自己的活兒干,每天都安排得井井有條。雖說不用做太多菜,但廚師們對待每道菜都挺上心,不會因為這只是日常工作就馬虎應付。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翻看70年代“外出就餐”的老照片,能瞅見那時候的人們點菜不圖排場,夠填飽肚子就中,一點不浪費,這做法挺值得咱們現在學學,傳下去。那時候,能出去撮一頓,心裡頭能樂呵上好一陣子。時光流轉,70年代那讓人眼饞的物價早成過去式了,留下的全是那段日子特有的、讓人忘不了的記憶。

70年代“下館子”場景老照片,3元下館子能吃些啥,勾起無限回憶 - 天天要聞

作者聲明:內容由AI生成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 天天要聞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頭的季節。對於愛吃野味兒的老饕們來說,這可是自然送來的“野味季”,不抓緊嘗幾口,簡直對不起這好光景。像薺菜、馬齒莧、蕨菜這些常見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還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地地道道的“綠色健康代表”。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 天天要聞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有網友辣評“現在的商業綜合體可是一個比秦始皇統一六國還要統一的地方”一樓有獨屬自己的四大金剛新能源車、網紅戶外品牌、潮玩、新茶飲二樓快時尚輪流站崗負一層小吃街永遠排長隊每座城市的商場彷彿複製粘貼標準化裝修複製粘貼的品牌矩陣公式化的樓層分區讓消費者調侃“懷疑全國商場共用一張施工圖!”這種工業化流水線般...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 天天要聞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一新開餐廳某平台顯示人均消費3888元每晚僅開一桌12席餐廳還提供號稱用大象糞便製作的甜品記者從閔行區市場監管局最近了解到,這家餐廳名為上海蓬冠樹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馬橋市場監管所已現場核查,並暫時封存相關材料展開後續調查。市場監管部門介紹,涉...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 天天要聞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頂端新聞記者 陳偉然“從頭越,爭第一”,宋河正通過一場沖頂珠峰的挑戰,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復興宣言。自4月9日發布會之後,河南首位兩度登頂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孫寧,已攜宋河“紫氣東來”抵達西藏,並正式開啟第三次珠峰沖頂挑戰。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 天天要聞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福州撈化“鮮”的秘訣是什麼?製作順昌灌蛋的手藝因何“奇絕”?怎樣的福州魚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鵝的製作過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雞湯汆海蚌為何能成為閩菜“皇后”?三餐煙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視大型美食文旅節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帶你探尋八閩大地,細品山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 天天要聞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前段時間,一些高檔餐廳的老闆們頭疼不已。倒不是因為食材不夠新鮮,也不是因為大廚不夠專業,而是因為他們正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敲詐”風暴!在黃浦區一家商場里,陳老闆和妻子經營着一家日料店。為了這家店,陳老闆夫妻倆已經張羅了一個多月,可這開業沒幾天,夫妻倆在2024年12月16日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