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牽線奶茶阿姨參加《菜肉餛飩》拍攝,“拍電影比做菜肉餛飩開心”

2025年02月19日19:30:29 美食 4843

上海最正宗的菜肉餛飩,是薺菜和豬肉餡的。今年年初,隨着電影《菜肉餛飩》在滬殺青,上海人“舌尖上的鄉愁”也被勾起來了。

這個春天,到哪裡去找一碗“頂新鮮”的薺菜鮮肉餛飩?在崇明區中興鎮,卞根琴阿姨新開的小店排起了長隊,招牌上赫然就是一碗菜肉餛飩。

而卞阿姨本人,更像是這家店的“活招牌”——在新聞晨報的牽線下,不久前,她也參加了《菜肉餛飩》的拍攝,並且告訴晨報記者,“拍電影比做菜肉餛飩更開心。”

“阿姨,我來看看你,順便吃碗菜肉餛飩。”

2月18日,新聞晨報·隨申hi記者在卞阿姨的店裡待了四個多小時,發現將近一半顧客這樣說。

中興鎮興工路上,這家新店2月15日剛開門,每天兩百多名顧客里,就有一半是過去奶茶店的熟客。

晨報牽線奶茶阿姨參加《菜肉餛飩》拍攝,“拍電影比做菜肉餛飩開心” - 天天要聞

聽說她參加了《菜肉餛飩》拍攝,有人主動向她打聽拍電影的感覺。他們說,和做奶茶的時候相比,她又升級了——“現在是拍過電影的卞阿姨!”

卞阿姨和“菜肉餛飩”的緣分,說來奇妙。2024年12月中旬,晨報記者收到卞阿姨透露的獨家消息,發布報道,提到阿姨的新店會推出上海人喜歡的菜肉餛飩。

隨着報道的傳播,有人輾轉聯繫上記者,說電影《菜肉餛飩》正在上海拍攝中,製片人和導演想邀請卞阿姨參加電影的拍攝。記者即刻致電卞阿姨,告知這個好消息。電話那頭,阿姨聲音樂呵呵的,“好呀好呀,阿拉普通老百姓也能拍電影啦!”

晨報牽線奶茶阿姨參加《菜肉餛飩》拍攝,“拍電影比做菜肉餛飩開心” - 天天要聞

■卞阿姨在拍攝現場

後來再問,“卞阿姨,電影拍好了伐?”阿姨喜滋滋回答,“拍好了!”拍攝當天的照片上,阿姨穿黑色長袖衣褲,深紅背心,站在南昌路168弄口袋花園裡。捻起一片紅葉,阿姨笑了。

記者問卞阿姨,拍電影和做菜肉餛飩,哪個更開心?

阿姨爽朗地笑了。“當然是拍電影比做菜肉餛飩開心!”

晨報牽線奶茶阿姨參加《菜肉餛飩》拍攝,“拍電影比做菜肉餛飩開心” - 天天要聞

■店裡七張桌子,一天要接待200來人次

她告訴記者接到劇組電話的後續。“我想電影名字叫《菜肉餛飩》嘛,一開始以為是他們看到報道,叫我去包菜肉餛飩。”她想,包餛飩不擔心,就像平常一樣好了。

她還想着,到了劇組還可以看到明星。“人家說潘虹周野芒、阿慶爺叔都來拍這部電影。我想,假使能見到阿慶爺叔,還能跟他講幾句,倒是蠻好。”

“去了才知道,電影是分組拍的,我們那組是拍普通老百姓的畫面,碰不到他們。”

晨報牽線奶茶阿姨參加《菜肉餛飩》拍攝,“拍電影比做菜肉餛飩開心” - 天天要聞

■卞阿姨在拍攝現場

她還說:“餛飩他們也沒叫我包。叫我去拍收衣服。我在樓上收衣服,下面的人嘩啦一下都盯着我看。”

“導演講,現在外面要下雨了,你要一下子把衣服都收進來,動作要快。”

“我們做慣奶茶的人,動作都很快的。伊拉喊,‘下雨啦,快點來收衣裳’,我就衝上去收一竹竿的衣服。結果我人一抱,竹竿掉下去了,我說啊喲不好意思,要麼你們換個人重新來。他們很辛苦,竹竿掉下去了,整個流程都要重來一遍,衣服要晾好,竹竿要放好,我又拍了第二遍,才通過了。”

晨報牽線奶茶阿姨參加《菜肉餛飩》拍攝,“拍電影比做菜肉餛飩開心” - 天天要聞

■卞阿姨在拍攝現場

那天卞阿姨早上六點出門,夜裡才回來。“出門天還沒亮,我在劇組待了一天,從天黑到天黑。除了收衣服,還叫我看人家‘吵相罵’,叫我頭從窗口伸出去。”

她說,想想還是拍電影有勁,“沒心事的,隨便他們說,動作不靈,那就再來一遍。”現實生活里,不管做奶茶還是做餛飩都辛苦,這就是生活的本質吧。

儘管拍電影能跳出日常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快樂,但在劇組再一次邀請時,卞阿姨盤算着新店籌備工作還沒做完,還是婉言謝絕了。在她的認知里,做好餐飲老本行是她的本分。

69歲開啟“菜肉餛飩新賽道”,卞阿姨又開始了天不亮起床、深夜休息的模式。從選菜、進貨、包餛飩、下廚,到上菜、迎送客人,都要自己來。

晨報牽線奶茶阿姨參加《菜肉餛飩》拍攝,“拍電影比做菜肉餛飩開心” - 天天要聞

做奶茶的時候,卞阿姨的奶茶能算上海灘“糧食含量第一多”。現在做餛飩,個頭也是頂大的,和號稱“全上海最大”的三林塘餛飩有得一拼,超過記者用拇指和食指比的圈。用北方客人的話來說,“可比我們那兒過年的餃子還大”。

三林塘大餛飩兩塊多一隻,卞阿姨的大餛飩無論生熟,都是一塊錢一隻。

“春天吃菜肉餛飩正好,菜是新鮮的野薺菜,自己從地里摘來的。肉是崇明本地的明珠湖豬肉,自繁自養的。”

晨報牽線奶茶阿姨參加《菜肉餛飩》拍攝,“拍電影比做菜肉餛飩開心” - 天天要聞

■大餛飩和小餛飩,個頭都很大

客人來了,她的招呼也很有特點,無論熟悉陌生,都會喊“阿弟/阿妹來啦?今天想吃啥?”遇上熟面孔,還要加一句“今朝是儂來啦?”客人吃好了,她要問問“吃的還滿意伐?”然後送到門口,揮着手說“下次再來!”

晨報牽線奶茶阿姨參加《菜肉餛飩》拍攝,“拍電影比做菜肉餛飩開心” - 天天要聞

老顧客很喜歡卞阿姨的熱情淳樸,所以專門要來捧場。記者採訪當天,有人從楊浦開車過來,打包了一盒餛飩餡,說是老媽專門吩咐的。還有人從松江泗涇過來,特地要卞阿姨嘗嘗當地的糰子。阿姨捧着糰子,眼淚就下來了。

於她,在一爿小店裡尋回與“老朋友”互動的溫暖,就是最大的幸福。

【相關鏈接】

網紅“阿姨奶茶”關門後,全網尋找的卞阿姨“隱居”了?阿姨說:明年春節後在崇明開店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廣式文化假日”已成潮流,市民無需遠行在家門口即可體驗 - 天天要聞

“廣式文化假日”已成潮流,市民無需遠行在家門口即可體驗

今年“五一”假期,“廣式文化假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1日,全省納入監測的80個重點公共文化機構共接待市民遊客18.1萬人,同比增長6.4%。羊城晚報記者觀察到,近年來,“廣式文化假日”在廣東逐漸成為一種潮流。“廣式文化假日”文化韻味十足,重在參與和體驗,既滿足身心愉悅,...
買爆“泡泡瑪特” - 天天要聞

買爆“泡泡瑪特”

經濟網 | www.ceweekly.cn本刊記者 楊琳“泡泡瑪特,各位可敢信!”4月末,在美國白宮還忙着打關稅戰時,猶他州鹽湖城一商場的新店鋪前大排長龍,一位博主記錄下這一時刻。視頻中,美國顧客排的長隊“一眼望不到頭”,只為購買泡泡瑪特發售的新款產品。“排隊三小時,看看這號召力!”這位博主說。同時期,紐約市民凌晨3點...
山東一高速服務區“五一”承辦近30場婚禮,網友:沒車能來喝喜酒不?回應來了 - 天天要聞

山東一高速服務區“五一”承辦近30場婚禮,網友:沒車能來喝喜酒不?回應來了

五一假期,多對新人在山東棗莊高速服務區辦婚禮引發關注。很多網友對此很好奇:一般情況下,服務區是相對封閉的,行人難以進入,大家調侃道:“沒車是不是喝不了喜酒了?”“喝醉了能請到代駕嗎?”……5月3日,瀟湘晨報記者致電該服務區,工作人員介紹,該服務區為全國首家‘婚慶’主題服務區,設有婚慶禮宴服務中心,由婚...
實蛋自己在家做簡單衛生還q彈,煎、烤、炒都是巨好吃 - 天天要聞

實蛋自己在家做簡單衛生還q彈,煎、烤、炒都是巨好吃

夏天燒烤吃的實蛋自己在家就能做,簡單還衛生。自己做的實蛋吃着口感比買的還嫩乎,不管是烤、煎、炒都行。·我一般做一份的實蛋就是做8個雞蛋的量,打在大碗里。做雞蛋記得一定要多攪一會,把雞蛋攪到散落落的,下一步也更好操作。·再準備200克的溫水、
數千名遊客擠滿政府食堂!米飯蒸了1000多斤,飯碗都不夠了…… - 天天要聞

數千名遊客擠滿政府食堂!米飯蒸了1000多斤,飯碗都不夠了……

5月2日#榮昌政府食堂米飯蒸了半噸多#衝上熱搜話題第一5月1日,記者來到重慶市榮昌區人民政府食堂,門口已經停滿了來自各地的車輛,此處免費停車。食堂大廳坐滿了前來吃飯的遊客。一位廣州來的大哥說:“很香!”食堂還特別供應了豬兒粑,“我們以前都沒有”,食堂工作人員說。連免費加飯的餐盤都沒了,工作人員說,每次飯一...
8分鐘,全家午餐都上桌!一人一碗爽歪歪,老公兒子都誇好吃! - 天天要聞

8分鐘,全家午餐都上桌!一人一碗爽歪歪,老公兒子都誇好吃!

懶得做菜做飯的時候,吃一些特色小吃,嘗嘗鮮,歡歡口味,也未嘗不是一種樂趣!只需8分鐘,全家午餐都上桌,一人一大碗,熱乎乎,吃出一身汗,爽歪歪!嘿,中午偷個懶,給大家煮了一鍋徐州肉醬米線,米線和配料是搭配好的,我來加個餐,一人加了一個荷包蛋,
恩格爾係數在咱們這真的不適用! - 天天要聞

恩格爾係數在咱們這真的不適用!

中國人心中:當對吃的不感興趣意味着老了。其實仔細想想,恩格爾係數也是有道理的。雖然說中國人愛吃,但是富人家庭 買房買車投資教育買衣服買包的投入比例 食物的比重怎麼都不可能超過的,吃飯才多少呢?到富人階段,吃飯就真是家庭最低的開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