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藝術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就醫。
麵粉,這個廚房中最平凡的主角,支撐着我們一日三餐的溫飽,但殊不知,在那些各種各樣的貨架下面,其實藏着不少鮮為人知的秘密。
在咱們現在的食品行業里,添加劑可是個常客,必不可少,它們的存在,同時也賦予了食物更豐富的色彩、更持久的保鮮。
但添加劑的出現,讓人們的爭議也從未停歇,尤其在麵粉這類主食中,添加劑的存在更是讓不少人為此而擔憂。
6種常見的添加劑
1.漂白劑(過氧化苯甲酰):想象一下,超市裡面純白的雪花般輕盈的麵粉,是不是更能激發你的食慾呢,但殊不知,一些黑心商家們,為了能多賺些錢,就會使用漂白劑,讓麵粉看起來特別白凈。
美麗的背後卻是藏着很多的秘密,長期攝入過氧化苯甲酰可能加重肝臟和心血管系統的負擔,肝臟是我們身體的“解毒工廠”,需要日夜不停地工作,分解代謝這些外來化學物質,最終可能導致功能受損。
而心血管系統也面臨著風險,過氧化苯甲酰可能擾亂體內正常的代謝平衡,使血液變得黏稠,血管失去彈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防腐劑:在漫長的運輸、儲存和銷售過程中,讓麵粉保持新鮮不變質的就是它,它承擔起了抵禦微生物入侵的重任,將細菌、黴菌等有害微生物拒之門外,守護着麵粉的品質。
但對於一些過敏體質的人來說,防腐劑卻可能引發不適,如同觸發了身體的警報系統,導致皮膚瘙癢、紅腫、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
除此之外,長期攝入某些防腐劑還可能對神經系統造成影響,干擾神經信號的正常傳遞,導致頭暈、乏力、記憶力下降等問題,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麵粉主要成分是碳水,但其實裡頭也有小部分油脂和維他命,像切開的蘋果在空氣中會慢慢變黃一樣,這些營養素也很容易氧化。
3.抗氧化劑:這位默默奉獻的“保鮮衛士”,能夠有效地阻止氧化反應的發生,延長麵粉的保質期,守護着麵粉的營養價值。
4.增筋劑:你是否鍾情於勁道十足的麵條,或是鬆軟有嚼勁的包子,這美妙的口感,離不開增筋劑的功勞,它如同技藝精湛的“建築師”,加固了麵粉中的麵筋網絡,使麵糰更具彈性和延展性,讓麵食的口感更加豐富。
然而,凡事過猶不及,過量攝入增筋劑可能導致消化不良,甚至影響麵粉中原有營養成分的吸收,得不償失。
5.減筋劑:減筋劑是用來讓麵粉失去筋力,這樣做的麵食吃起來會更酥脆鬆軟,例如餅乾那令人愉悅的“咔嚓”聲,正是減筋劑的傑作。在製作麵粉時,一些重要的營養素可能會從麵粉中流失。
6.營養強化劑:營養強化劑,就像是給麵粉加料的保健品,能補充缺失的營養,讓麵粉更營養,但補充營養也需要適量,過量攝入反而可能導致營養過剩,甚至引發中毒現象。
添加劑並非洪水猛獸,合理使用對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品質才是最重要的,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有着嚴格的標準,規定了每種添加劑能用多少,怎麼用。
盲目追求“零添加”並非明智之舉,關鍵在於科學理性地看待添加劑,知道它們的作用和潛在風險,才能做出的選擇。
麵粉的分類
來到超市的米面區,各式各樣的麵粉讓人看花了眼,高筋、全麥、精製……怎麼挑選麵粉,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呢?主要還是得看有什麼用途所在。
高筋麵粉:這種麵粉通常情況下很有韌勁,拉得開,適合做像餃子、包子、麵條這種需要嚼勁的食品,想象一下,Q彈爽滑的拉麵,或是皮薄餡大的包子,都離不開高筋麵粉的貢獻。
做各種家常麵條、饅頭、包子、餅子都挺合適,就像個全能的廚師,能搞定各種菜式。
低筋麵粉:低筋麵粉比較鬆散,不易拉扯,所以用它做的食物,比如餅乾和蛋糕,吃起來會比較酥脆,它更像是一位“溫柔的烘焙師”,賦予了甜點輕盈的口感。
精製麵粉:光聽“精製”兩個字就能看出,這種麵粉需要經過多道工序的精細研磨,通常情況下,質地細膩,顏色潔白,但部分營養成分在加工過程中可能流失。
全麥麵粉:一般來講,全麥麵粉保留了小麥的皮層和芽,營養更加全面,膳食纖維含量高,但吃起來口感有些粗糙,由於熱量比較低,一些減肥的人會比較喜歡吃。
根據不同麵食選擇合適的麵粉:
餃子、包子:選擇高筋麵粉,才能做出皮薄餡大,勁道有嚼勁的美味。
麵包、餅乾:選擇低筋麵粉,才能做出酥脆可口,入口即化的口感。
饅頭:中筋麵粉或低筋麵粉都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
日常家用:普通麵粉即可滿足大部分烹飪需求。
選購麵粉的4個技巧
選購麵粉如同尋寶,需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才能在各種各樣的商品中找到真正的寶藏。
1.查看配料表:麵粉的配料表就像它的“健康卡”,清楚地標示了裡面所有的成分和可能添加的東西,查看配料表,能讓我們知道麵粉的“底細”。
一些複雜的化學名稱,可能代表着潛在的健康風險,像過氧化苯甲酰這樣的漂白劑,還有不少防腐劑,都是我們需要留意的東西。
除此之外,還得看這些添加劑是啥種類、加了多少量,得照着國家規定的來,得保證吃得安全。
2.檢查包裝和標識:包裝和標籤同樣能告訴我們不少東西,不僅僅是食材清單,挑選麵粉時,記得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選那些最新鮮的,別買快過期或者已經過期的。
確認包裝完好無損,破損的包裝可能導致麵粉受潮或污染,影響品質和安全,同時,質量等級可以反映麵粉的精細程度和品質高低,產品標準號則可以讓我們了解該麵粉是否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
3.感官判斷:除了依靠文字信息,我們還可以通過感官來判斷麵粉的品質,好的麵粉看起來微微泛黃,那是小麥里的胡蘿蔔素在發揮作用。
過白的麵粉,可能摻了漂白粉,好的麵粉,摸起來乾燥,聞起來都是濃郁的麥香味,抓一把有點糙糙的,如果聞到不好聞的氣味,那東西可能就不太對勁,看起來太順滑,可能加了滑石粉之類的添加劑。
4.產地選擇:小麥的產地也會影響麵粉的品質,一些小麥主產區,例如山東、河南等地,由於氣候和土壤條件適宜,生產的小麥質量普遍較高。
如何儲存麵粉
選購到優質的麵粉只是第一步,正確的儲存方法同樣至關重要,才能將麵粉的營養和美味完整保留,麵粉的儲存看似簡單,卻蘊藏着不少學問。
1.密封:麵粉如果密封不好,就很容易生蟲子,除此之外,密封還能防止受潮,可以將麵粉儲存在密封的容器中,能夠有效隔絕空氣和水分,防止麵粉受潮、生蟲或變質。
2.保持乾燥:一般情況下,麵粉應該選擇陰涼、乾燥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並且高溫和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黴菌和蟲害,加速麵粉的變質,變質後的麵粉對人體健康有害。
3.適量購買:避免囤積過久,導致變質,即使在合適的儲存條件下,麵粉的保質期也有限,大量一次性買麵粉,存的時間太長,很容易壞。
4.霉變:任何發霉的食物都是需要警惕的,霉變的麵粉可能產生黃曲霉毒素,這是一種強致癌物質,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盡量不要選擇發霉的麵粉。
麵粉是咱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它能給咱們帶來活力和必需的營養,但吃出美味也要記得營養均衡,這樣才能過上健康的生活。
1.均衡膳食:麵粉含有碳水化合物,是我們獲取日常活動所需能量的關鍵來源,雖然麵食美味可口,但我們不能單一依賴麵食,而應該注重食物多樣化,攝取各種營養素,才能保持身體健康。
2.關注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關乎每個人的健康,選擇優質的麵粉,是從源頭上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一步。
在享受麵食帶來的美味的同時,也要關注其營養價值和潛在風險,才能在滿足味蕾的同時,守護身體健康。
麵粉,這看似平凡的食材,背後蘊藏着豐富的知識和學問,從添加劑到種類的選擇,每一個環節都值得我們關注,選擇優質的麵粉,用心製作每一餐,讓麵粉成為健康生活的美好伴侶。
信息來源:麵粉里的秘密已被揭開,裡面含有十多種添加劑?看完長見識了2024-12-23 遼瀋晚報鐵嶺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