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冬至補一補,開春能打虎”。
這冬至一到,風刮在臉上就像小刀子似的,冷得人直打哆嗦。咱這身子骨可得好好補補,這樣才能扛過這寒冬,等到來年春天精神抖擻的。
說到補,這吃肉,可是頂要緊的事兒。今天我就給大夥說說冬至後,咱應該多吃哪 4 種肉,再把我壓箱底的推薦菜譜、製作方法和小技巧都分享出來。
【1】羊肉那可是冬至餐桌上的常客。冬天吃羊肉,渾身暖洋洋的,就像懷裡揣了個小火爐。我家常做的是蔥爆羊肉。
先把羊肉切成薄片,用生抽、料酒、澱粉抓勻,腌上個 15 分鐘左右,讓羊肉吃透味兒。這時候把大蔥切成段,姜蒜切末備好。
鍋里熱油,油要稍微多放些,等油燒到七成熱,下羊肉片快速翻炒。羊肉變色後,趕緊盛出來。接着鍋里留底油,放入姜蒜末爆香,再把大蔥段倒進去炒到變軟。
最後把羊肉回鍋,加點鹽、白糖調味,大火翻炒幾下就出鍋。這道菜炒的時候要快,羊肉千萬別炒老了,不然咬不動,那就可惜了這好食材。
【2】牛肉也是冬至滋補的好選擇,高蛋白低脂肪,吃着健康還長力氣。我做胡蘿蔔燉牛肉最拿手。
牛肉切成塊,冷水下鍋,加點薑片、蔥段、料酒,焯水去掉血水和浮沫,撈出來瀝干。胡蘿蔔去皮切成滾刀塊。
鍋里倒油,放入桂皮、香葉、八角炒出香味,接着下牛肉塊翻炒,炒到牛肉表面微黃的時候,加生抽、老抽、冰糖繼續炒上色。
然後倒入沒過牛肉的熱水,大火燒開,小火慢燉一個小時左右,再把胡蘿蔔放進去,繼續燉到胡蘿蔔軟爛,牛肉也酥爛了,最後加鹽調味,撒上蔥花,這一鍋香噴噴的胡蘿蔔燉牛肉就成了。燉牛肉的時候一定得用熱水,不然牛肉容易發柴,口感不好。
【3】雞肉,這是咱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肉,營養豐富,價格也實惠。我家冬天喜歡喝香菇燉雞湯。
把雞肉剁成塊,先焯水去掉腥味。香菇提前泡發好,在頂上劃幾刀。砂鍋里放雞塊、香菇、薑片、蔥段,一次性加足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慢燉。
燉上一個半小時左右,這湯就變得濃白鮮美了。出鍋前加點鹽調味就行,別的調料都不用放,喝的就是這原汁原味的鮮。
燉雞湯的時候千萬別中途加水,不然這湯就不香濃了。
【4】魚肉,高蛋白低脂肪,吃着沒負擔,我經常做酸菜魚!
買一條草魚或者黑魚,讓賣魚的師傅幫忙片成魚片,魚骨和魚頭切成塊。魚片用鹽、料酒、蛋清、澱粉腌制 20 分鐘左右。
酸菜切碎,鍋里熱油,先下魚骨和魚頭煎到兩面金黃,加開水煮成魚湯,煮到湯變得濃白,把魚骨撈出來放到大碗底。
接着另起鍋熱油,炒酸菜,炒出香味後把魚湯倒進去,燒開後下魚片,煮到魚片變色熟透,連湯帶魚片倒在魚骨上,再撒上干辣椒、花椒、蒜末,淋上熱油,“呲啦”一聲,香味就出來了。
片魚片的時候要小心,盡量片得薄厚均勻,這樣煮的時候魚片熟得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