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2024年11月27日06:32:04 美食 1115

引言

“天上龍肉,地上驢肉

想當年,酥脆金黃的火燒,配上鮮香入味的驢肉,那滋味誰吃誰知道。

多少人就着這口美味,解饞又解餓。

可如今走街串巷,卻很難再看到驢肉火燒的身影了,它似乎逐漸被打入了“冷宮”。

但這是為啥呢?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一、驢肉火燒,到底是個啥

剛出爐的火燒,外皮金黃酥脆,內裡層層分明,散發著誘人的麥香,用刀輕輕劃開,填入熱氣騰騰的醬驢肉,再淋上一點驢肉老湯熬制的“燜子”。

一口咬下去,酥脆鮮香,軟糯可口,各種口感縈繞在口中,那滋味簡直絕了,這就是讓無數人魂牽夢縈的驢肉火燒,一道看似簡單卻飽含匠心的傳統美食。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要說這驢肉火燒,最講究的還得是河北保定和河間,兩派做法各有千秋,就像武林中的兩大門派一樣,各有所長。

其中保定派的人們,更加偏愛太行驢,這種驢肉質鮮美,肥瘦相間,做出來的驢肉火燒香氣濃郁,入口細膩,回味無窮。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要說驢肉火燒,那河間派可是講究人,他們專挑渤海驢,咬一口,倍兒有嚼勁,正經的河間驢肉火燒,製作過程相當繁瑣。

從選材到製作,每一步都充滿了匠心,驢肉得選用驢身上最嫩的部位,比如驢臉肉、驢板腸等等。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滷肉的功夫也十分重要,老師傅們得用20多種香料,慢火細燉,才能讓驢肉充分吸收香料的精華,達到肉香濃郁、入口即化的境界。

這火燒的烘烤也大有學問,火候的掌握得恰到好處,才能烤出外酥里嫩的口感,如今市面上的驢肉火燒,還能保持這種高水準嗎?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恐怕很難了,一方面,現在很多商家為了降低成本,簡化了製作工藝,比如用機器代替手工和面、用電烤爐代替傳統火爐,這無疑會影響火燒的口感。

另一方面正宗的驢肉也越來越難找了,由於驢的養殖周期長、成本高,很多商家為了節省成本,開始用其他肉類替代驢肉,比如豬肉、馬肉等等。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更有一些黑心商家,用一些來路不明的“問題肉”冒充驢肉,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健康和權益。

如此一來,曾經讓人讚不絕口的驢肉火燒,現在卻變得良莠不齊,口味也大不如前。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二、驢肉火燒,為啥這麼貴

在吃不上東西的時候,能吃上驢肉就已經是難得的美味,只有逢年過節或者招待貴客時才能享用。

古人就挺愛吃驢肉,這可不是瞎說,好多老書里都有記載,現在驢肉更是金貴,價格噌噌往上漲。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為啥這麼貴,主要還是養驢成本高,一頭小驢崽就要八千塊左右,這還沒算其他的。

驢長得慢,一年多才能出欄,這期間的飼養成本也不低,里外里算下來,這驢肉的價格自然就下不來了。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其他家畜相比,驢的繁殖力也比較低,一頭母驢一生大約只能產十頭小驢,這也限制了驢肉的供應量,遠遠趕不上市場需求。

而且現在“進口”驢肉也難了,一些國家為了保護動物什麼的,大量減少驢皮和活驢的買賣,這也就使得咱們國內驢肉更緊張了。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驢肉價格這麼一漲,做驢肉火燒的也難,好多店家為了省錢,不得不少放驢肉,甚至用別的肉代替,直接影響了銷量。

這大大減少驢肉火燒的影響力,對於消費者來說,面對越來越貴的驢肉火燒,他們也開始猶豫了。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畢竟市面上還有很多其他平價又美味的小吃可供選擇,比如肉夾饃雞肉卷等等。

口感下降的同時,假貨泛濫,價格高昂,這才是驢肉火燒逐漸被“打入冷宮”的主要原因。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三、驢肉火燒的未來之路

面對重重困境,驢肉火燒行業該如何突圍?這需要政府、行業和企業共同努力,從監管、自律和產業升級等多方面入手。

政府要加強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驢肉的違法行為,保障消費者的權益,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同時也要出台相關政策,扶持驢養殖產業的發展,從源頭上解決驢肉短缺的問題。

最關鍵的還是產業升級,只有通過科技創新和模式革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驢肉火燒行業面臨的困境。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要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比如生物育種技術,突破驢的繁育瓶頸,提高繁殖率和養殖效率,同時也要推廣科學的養殖方法,提高驢的品質和產量。

而且還得在加工上下功夫,生產標準得統一,質量把控得嚴格,不能今天好吃明天難吃,讓人吃得放心才是硬道理。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還有就是光賣火燒可不行,現在人都講究新鮮玩意兒,咱得多開發些新產品,比如驢肉罐頭、驢肉香腸,讓顧客挑花眼,這樣才能抓住更多吃貨的胃。

消費端要注重品牌建設,打造知名品牌,提升品牌影響力,同時也要提升服務水平,提供更優質的消費體驗,增強消費者的黏性。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驢肉火燒看似一個小小的小吃,實則連一條龐大的產業鏈,它對地方經濟和就業的帶動作用不容忽視,“小火燒,大產業”絕非一句空話。

一個欣欣向榮的驢肉火燒產業,不僅能夠帶動當地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還能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促進地方經濟的繁榮。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展望未來,驢肉火燒行業仍然充滿希望。

只要行業各方共同努力,傳承傳統工藝,不斷創新發展,就一定能讓這道傳統美食重新煥發生機,繼續在中華美食的路上綻放光彩。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結語

這小小的火燒,背後可是藏着幾百年的歷史沉澱和匠心傳承,科技的進步、行業的規範,再加上你我的支持,都助力這道傳統美食煥發新的生機。

下次當你路過一家驢肉火燒店,不妨停下腳步,點上一個,細細品味這唇齒留香的美味,感受歷史的沉澱和匠心的傳承。

曾經火爆全國的驢肉火燒,為何就被“打入冷宮”了? - 天天要聞

信源

農視網 驢肉火燒豈能是“驢肉風味”火燒?|新京報快評

濟寧日報 願“驢肉火燒沒有驢肉”的醜聞不再上演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 天天要聞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頭的季節。對於愛吃野味兒的老饕們來說,這可是自然送來的“野味季”,不抓緊嘗幾口,簡直對不起這好光景。像薺菜、馬齒莧、蕨菜這些常見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還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地地道道的“綠色健康代表”。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 天天要聞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有網友辣評“現在的商業綜合體可是一個比秦始皇統一六國還要統一的地方”一樓有獨屬自己的四大金剛新能源車、網紅戶外品牌、潮玩、新茶飲二樓快時尚輪流站崗負一層小吃街永遠排長隊每座城市的商場彷彿複製粘貼標準化裝修複製粘貼的品牌矩陣公式化的樓層分區讓消費者調侃“懷疑全國商場共用一張施工圖!”這種工業化流水線般...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 天天要聞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一新開餐廳某平台顯示人均消費3888元每晚僅開一桌12席餐廳還提供號稱用大象糞便製作的甜品記者從閔行區市場監管局最近了解到,這家餐廳名為上海蓬冠樹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馬橋市場監管所已現場核查,並暫時封存相關材料展開後續調查。市場監管部門介紹,涉...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 天天要聞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頂端新聞記者 陳偉然“從頭越,爭第一”,宋河正通過一場沖頂珠峰的挑戰,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復興宣言。自4月9日發布會之後,河南首位兩度登頂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孫寧,已攜宋河“紫氣東來”抵達西藏,並正式開啟第三次珠峰沖頂挑戰。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 天天要聞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福州撈化“鮮”的秘訣是什麼?製作順昌灌蛋的手藝因何“奇絕”?怎樣的福州魚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鵝的製作過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雞湯汆海蚌為何能成為閩菜“皇后”?三餐煙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視大型美食文旅節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帶你探尋八閩大地,細品山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 天天要聞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前段時間,一些高檔餐廳的老闆們頭疼不已。倒不是因為食材不夠新鮮,也不是因為大廚不夠專業,而是因為他們正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敲詐”風暴!在黃浦區一家商場里,陳老闆和妻子經營着一家日料店。為了這家店,陳老闆夫妻倆已經張羅了一個多月,可這開業沒幾天,夫妻倆在2024年12月16日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