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到10天就要到春節了,在春節北方的朋友吃餃子,南方的朋友包粽子。
大家想必都會認為粽子是端午節才會吃的美食,為什麼在春節也會有呢?
那是因為粽子的造型酷似元寶,而在南方也有春節祭祀的風俗。
所以在春節的時候包粽子,祭祀祖先也是感恩祖先在去年的一段時間對家人的照顧。
同時祈福,在新的一年能夠五穀豐登,財源廣進。
所以在北方,每到新年各家各戶都會開始籌備着包粽子,養了一年的豬。
宰了之後,用最優質的五花肉腌制一段時間,然後包裹上一層綠豆再放進糯米里,包成一個個的大粽子。
放進鍋里之後再用柴火煮上5~6個小時,那麼就是一個新鮮又好吃的肉粽了。
一般在南方,親戚朋友之間,也有着送粽子也是送祝福的寓意,而且粽子宜雙不宜單。
每家每戶在走親訪友的時候,手上都會提上兩個粽子,就是為了用來拜年送親戚的啦。
只是有些朋友會發現自己包的粽子明明也一樣,煮了好幾個小時,但是粽子出鍋放涼之後就依然會反生。
沒有煮熟的粽子,送給親朋好友其實是非常丟面子的,而且在親朋好友的眼裡也會覺得,這個人廚藝不精才會導致粽子都沒煮熟,還要送給別人。
那麼我們在包粽子的時候,糯米的選擇,以及浸泡的時間就是非常關鍵的兩個因素。
只有當糯米處理好之後,不論是用高壓鍋還是用柴火煮熟才不會反生。
今天我就把挑選糯米,以及浸泡的時間告訴給大家,那麼大家在春節包粽子的時候,就不用擔心自己的粽子會反生了。
一、糯米的選擇
市場上咱們會發現有兩種糯米,一種是圓糯米,一種是長糯米。兩種糯米的口感並不相同。
如果是要用來包粽子或者是做湯圓的糯米,那麼就要選擇圓糯米,因為圓糯米的口感更加的細膩柔軟,煮熟了之後不容易反生。
而要是用來製作五彩糯米飯或者是蒸糯米飯吃的話,就選擇長糯米。
因為長糯米糯性比較足,也比較硬一些,煮熟了之後放涼就會變硬一些,因此長糯米不適合用來包餃子或者是做湯圓。
二、糯米浸泡的時間
在包粽子之前,糯米是一定要先浸泡的,讓糯米充分地吸收了水分之後。
後續再煮糯米會更容易變得軟爛,而且糯米當中吸飽了水分,吃起來才會更細膩柔軟。
那麼咱們在浸泡糯米的時候,需要提前一天就要把全部的糯米清洗乾淨,然後放在足夠的水裡把糯米泡發。
浸泡糯米的時間最佳是7~8個小時,大家在浸泡糯米的時候也可以把糯米放在手裡。
用指甲掐一下,如果糯米可以輕鬆地被掐成兩半,就說明這一個糯米已經浸泡好了。
如果大家想要縮短糯米的浸泡時間,也可以用溫水來浸泡糯米,那麼時間就可以縮短到5~6個小時。
所以大家學會了糯米的選擇以及浸泡時間的竅門了嗎?春節大家送粽子本來就是送心意,可別選錯了原料,導致自己煮的粽子不好吃,送出去還容易影響親戚之間的感情哦。
本文已加入版權自動維權機制,請勿洗稿、抄襲,未經授權轉載,否則後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