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國家是豬肉的消耗大國,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豬肉產量佔全球比例為44.09%,居全球第一;我國豬肉消費量約佔世界豬肉消費量的46%,人均豬肉消費量約為世界人均水平的2倍。
中國人愛吃豬肉,是自老祖宗起就刻入骨子裡的飲食習慣。不同部位的豬肉,肉質和口感特點各不相同。很多人雖然愛吃豬肉,卻對此知之甚少。如果給豬身上“最嫩”的肉做個對比,將大家常吃的豬肉做個“最嫩”排行,大體如下:
第四名:五花肉
五花肉位於豬腹部,因肥瘦肉層層相疊,就有了這個名字。以五花肉為主要食材的名菜非常多,如紅燒肉、東坡肉、粉蒸肉等等。雖說五花肉口感肥而不膩,但跟“嫩”屬實不太沾邊,所以只能將它排在第四名。
【推薦食譜:蒜苗炒五花肉】
1、五花肉洗凈切薄片,蒜苗洗凈切段,大蒜切末備用;
2、熱鍋加少許油,油熱後倒入五花肉,小火煎至五花肉出油、兩面略焦後,下蒜末,再加1勺豆瓣醬炒出紅油,然後放入蒜苗,大火快速翻炒至蒜苗斷生,即可關火。
第三名:前腿肉
豬腿肉也是人們常吃的豬肉之一,有前腿肉和後腿肉之分,跟“嫩”沾邊的是豬的前腿肉。因為運動量大的原因,前腿肉的肉質更富有彈性,可以用來小炒,也可以做餃子餡,口感嫩而不柴。
【推薦食譜:平菇炒肉片】
1、前腿肉洗凈切薄片,加1勺料酒、1勺生抽、1勺澱粉,抓勻腌制30分鐘;平菇沖洗乾淨,用手撕成條狀;
2、熱鍋加油,下蒜末炒香,再倒入豬肉,炒至肉變色後,倒入平菇和青紅辣椒,大火快速翻炒至平菇斷生,往鍋中加1勺生抽、1勺蚝油、少許食鹽,炒勻即可出鍋。
第二名:裡脊肉
裡脊肉是位於豬脊椎骨內側的條狀嫩肉,有大裡脊肉和小裡脊肉之分。大裡脊肉和排骨相連,小裡脊肉位於脊椎骨內側,後者口感要更嫩一些。裡脊肉基本屬於純瘦肉,肉質非常嫩,不適合烹制過長時間,不然口感容易柴。
【推薦食譜:尖椒炒裡脊肉】
1、裡脊肉洗凈切絲,加1勺料酒、1勺生抽、1勺生粉,抓勻腌制30分鐘;尖椒去掉兩頭,再切成絲狀;
2、熱鍋加油,下蒜末炒香,再倒入裡脊肉,大火炒至肉變色後,倒入青椒,繼續翻炒至青椒變熟軟後,往鍋中加1勺生抽、1勺蚝油、1勺水澱粉,炒勻即可出鍋。
第一名:梅花肉
提到豬身上“最嫩”的部位,第一名必須頒給梅花肉。梅花肉位於豬的上肩位置,大約只有20厘米長,一頭豬身上僅有5、6斤的梅花肉,可以說是非常稀缺。去菜市場買梅花肉,很多時候還得碰運氣。
梅花肉表面有很多肥肉絲交錯,看起來很像梅花,非常美觀。雖說梅花肉裡面夾帶着脂肪,但不像五花肉那麼多,吃起來不會覺得肥,也不像裡脊肉全是瘦肉,因此適合的做法更多,吃起來口感也更嫩。
【推薦食譜:香煎梅花肉】
1、梅花肉洗凈,用廚房紙吸干表面水分,再切成薄片,用牙籤扎一遍,然後加1勺料酒、1勺生抽、適量食鹽、胡椒粉、孜然粉,抓勻腌制30分鐘;
2、熱鍋加油,放入蒜瓣炒香,再放入梅花肉,小火煎至一面成焦黃色後,再翻過來煎另外一面,兩面都煎好後,即可出鍋,記得煎的時間不要太久,肉吃起來會更嫩。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隨手點個關注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