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沒有喝過自釀酒的人都不能稱為真正地喝過酒”,這就看出自釀酒是有一定歷史的,尤其是在農村地區,自釀酒是非常盛行的。
每當到了秋收的季節,很多人家喜歡留糧食去釀酒,不論自己喝還是拿來賣,都是不錯的。自釀酒之所以受到眾人的追捧,一方面是因為其度數高能夠讓酒癮大的酒友過足癮;另一方面就是其價格低廉而且到處都能買到。
可曾備受追捧的自釀酒,近來卻被專家頻頻“點名”,直言自釀酒危害太大了。當然有的網友吐槽這不過是“專家們”的危言聳聽罷了,但是大多數的人還是比較相信專家的話的,那究竟自釀酒為何被頻點名呢?
- 資本家的運營
自釀酒興起於農村,主要的消費群體是農村人,他們大多喝了多年的自釀酒,對自釀酒有很深的情感依賴,以至於很多農村人認為自釀酒比瓶裝酒更讓人信賴。
農村的白酒市場空間是非常大的,而有些酒企雖然也出產了很多低端系列酒,但投入農村市場濺起的浪花卻沒有想象中那麼大。一方面,農村人更鐘愛的是自己釀造的酒,覺得更放心。另一方面也是瓶裝酒肯定沒有散酒的價格便宜。既然如此,怎麼買賬?
但是隨着偶有自釀酒曝光的負面新聞,資本家就會抓住這一點並不斷地擴大其負面影響,從而就形成了輿論導向,自釀酒自會走向衰落。
- 自釀酒自身確有問題
以前的自釀酒,大多都是自己喝的,用料上自然也有所講究;而現在的自釀酒大多以銷售為主,那就是利益至上,選料上就不會有那麼講究,甚至為了節約成本很可能就會拿酒精來勾兌酒,這也難怪會被專家頻頻“點名”。
- 口感略差
以前的人喝酒能喝就行,而且更喜歡的就是那種辛辣刺激的感覺。可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那麼對酒的要求不會只簡單地停留在“能喝”上,好喝才是王道。
既然對口感的要求越來越高,那自釀酒的口感就略顯不足了,這也是被“點名”原因之一了。
那這樣是否真的表明自釀酒不能再喝了,其實也不能一棒子全部打死,只要做到了這幾點,我相信自釀酒還是我們熟悉的自釀酒。
首先,原料以及設備是基礎。自釀酒的原料也不是隨便拿來用就行,而是最好選用新高粱。在設備上一定要有完善的釀酒設備,還要有基本的衛生意識。
其次,要去除有害物質。自釀酒不是一股腦的釀出來喝就行,而是要掐頭去尾地把有害物質過濾掉。
最後,要存放。酒不是立即釀造立即喝,剛釀造出來的酒成分中是存在一些醛類物質,這種物質需要存放一段時間後才能揮發掉的。
當然很多酒友說,這些我們也看不到,也沒辦法鑒別。那隻能期盼從根源上去嚴格地把控質量,還自釀酒一片純凈了。在此之前,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性價比高,純糧釀造的瓶裝酒來過過嘴癮,比如這款國康1935.
這款酒是醬酒界半路殺出的一批黑馬,受到了諸多酒友的好評。這不僅僅是因為精挑細選的紅高粱原料,也不僅僅是由於其12987的釀造工藝,更重要的是釀酒工程師的點睛之筆的盤鉤。
國康酒業的工程師原是茅台酒廠副總工程師,為茅台多項產品的問世做出了貢獻。自茅台酒廠退休後,她並未停下探索醬酒的腳步,這款國康1935就是她的作品之一,她就是陳興希。
這款酒喝下去醬香味道濃郁,再品一下,糧食香氣、酒的香氣以及醬香味道相互交織充滿整個口腔,喝完後嘴巴中還留有餘香,讓人情不自禁地再滿上一杯。
如今自釀酒的市場是非常複雜的,雖不是所有自釀酒都不是好酒,但是如果沒有鑒別自釀酒的能力,建議還是選擇瓶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