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也要碳中和丨這6家餐廳值得一去

2022年07月14日09:48:24 美食 1575

餐廳也要碳中和丨這6家餐廳值得一去 - 天天要聞

餐飲業在專註於為我們帶來難忘美食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從食材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到食品供應鏈中使用的水和能源,再到後廚產生的廚餘垃圾,餐館的碳足跡不容忽視。2020年,米其林指南首次推出了米其林綠星,用以表彰那些能在提供高品質美食的同時遵守道德和環境標準的餐廳,可見綠色低碳已經成為了餐飲業的重要標準之一。

那麼,在“餐飲”這條賽道里,又有哪些餐廳已經跑到了前面呢?本文介紹了6家來自世界各地的“碳中和”餐廳,不妨來看看它們的做法。

英 國

麥當勞德雷頓市場分店

餐廳也要碳中和丨這6家餐廳值得一去 - 天天要聞

2021年,麥當勞在英國德雷頓市場開設了第一家凈零碳餐廳。該餐廳在整個可持續建築設計方面都採用了最新的創新技術,並且保留了消費者熟悉的傳統麥當勞外觀,以確保它可以被有效地複製到其他分店中。

這家麥當勞有兩台風力渦輪機和92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可以每年產生6萬千瓦時的電力。餐廳牆壁的隔熱材料是原本可能會被填埋的羊毛,建築覆層則由回收的IT設備和洗衣機等白色家居用品製成,店裡的卡車等交通工具使用的也是由廚房中回收的食用油製成的生物柴油。除此以外,人們還可以在這裡看到由回收輪胎製成的免下車購餐通道、由用過的咖啡豆製成的牆壁裝飾、由塑料瓶製成的路緣石等等,這些創新不光大大降低了這家餐廳的碳足跡,也為其他行業提供了很好的參考思路。

餐廳也要碳中和丨這6家餐廳值得一去 - 天天要聞

挪 威

Sushibar+Wine壽司店

餐廳也要碳中和丨這6家餐廳值得一去 - 天天要聞

Sushibar+Wine是芬蘭挪威第一家獲得國際知名的ASC和MSC海鮮可持續性證書的壽司店,也是北歐第一家碳中和壽司店。餐廳里的主要原材料是從世界自然基金會魚類指南中帶有綠色標籤的魚類和海鮮中選擇的,蔬菜、水果等也都優先採購有機品種。同時,餐廳也製作了自己的魚類指南,以方便食客的綠色選擇。

除了採用清潔能源、可循環和手工設計傢具、環保清潔劑、LED照明設備、可降解紙質用品、碳補償等一系列減碳措施,Sushibar+Wine還在廚餘垃圾問題上下了很大工夫。為了讓廚餘垃圾最小化,餐廳員工每天都會根據預計的運營情況手工準備原材料,並隨着經驗的積累而不斷優化原材料預定量,避免儲存過多食物原材料會造成口感下降以及資源浪費。而對於那些曾經只能進垃圾桶的“廢料”,餐廳則想方設法開發新的菜品,將其“變廢為寶”,在環保的同時吸引更多顧客。

餐廳也要碳中和丨這6家餐廳值得一去 - 天天要聞

丹 麥

Vesterbro China Food餐廳

餐廳也要碳中和丨這6家餐廳值得一去 - 天天要聞

位於哥本哈根的中餐館Vesterbro China Food是其美國餐廳Mission Chinese Food在歐洲的姊妹店,目前已經實現碳中和。其核心實現方式比較簡單直接,那就是將收入的1%捐給可靠的第三方組織,然後將錢用於幫助農民生計的氣候友好型項目。

考慮到捐錢還是“人多力量大”,餐廳會先將這筆附加費列在菜單中,食客可以選擇是否要多支付1%的費用來幫助餐廳實現碳中和,如果食客拒絕額外付費,餐廳則會自行從利潤中補齊剩餘的部分。實際上,位於舊金山的Mission Chinese Food幾年前就已開始嘗試加收3%的“碳中和項目附加費”。自2018年以來在該餐廳用餐的30000多名食客中只有少數人質疑過這筆費用,只有一個人堅決拒絕參加。餐廳創始人認為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跡象,因為實踐數據證明了絕大部分消費者願意為減少餐飲業的碳足跡而支付更多費用。這一方式在消費者環保意識更強的丹麥顯然效果更加明顯。

餐廳也要碳中和丨這6家餐廳值得一去 - 天天要聞

法 國

Bread Alone麵包房

餐廳也要碳中和丨這6家餐廳值得一去 - 天天要聞

Bread Alone是法國一家老牌麵包房,2022年,該麵包房進行了翻新改造,改造後的建築物中不再使用化石燃料,且被加裝了房頂的366kW太陽能電池;店內的烘培設施也被進行了更換,麵包房與相關領域專家密切合作,設計出了一種通過電熱交換器運行的工業烘焙系統,該交換器可以為新的現代烤箱產生熱量,並為燃木磚烤箱產生蒸汽,以此替代由丙烷或其他燃油鍋爐提供蒸汽的傳統方式。此外,這家麵包房在整個建築物中都採用了空氣處理裝置,冬天時可以將熱空氣從烤箱區域移動到建築物中需要取暖的其他位置,以此減少空氣源熱泵的負載,進一步提高效率。

和其他餐廳一樣,Bread Alone也大量運用了可堆肥包裝、優先當地供應商、碳抵消等措施,並且加入了相應的長期捐贈項目,承諾將1%的收入用來支持各種環境解決方案。通過這些工作,該麵包房在2022年獲得了碳中和認證,成為了全法國第一家碳中和麵包房。

餐廳也要碳中和丨這6家餐廳值得一去 - 天天要聞

英 國

Wahaca餐廳

餐廳也要碳中和丨這6家餐廳值得一去 - 天天要聞

Wahaca是英國非常受歡迎的一個墨西哥餐飲品牌,其於2016年成為英國第一家獲得認證的碳中和餐飲集團。目前Wahaca實現碳中和的方式還有一部分依賴碳抵消項目,其目標是到2025年達到真正的凈零排放。

在具體的減碳措施上,這家餐廳自2011年以來就在所有分店採用了LED照明和傳感器;從2021年4月起,其控制範圍內的所有能源採購都改為100%可再生電力和天然氣;餐廳中配備有生態凈水系統,盡量以免費過濾水替代瓶裝水;利用冰箱和冰櫃產生的熱能來給水加熱;超過90%的外賣包裝採用可堆肥或可回收材質;其他經營相關的產品如洗碗機、打印機、手紙等也都選擇的是有可持續認證的產品。2022年,Wahaca還計算了每道菜品的碳足跡,並在其菜單中引入了碳評級,向食客介紹每道菜的整體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此鼓勵食客有意識地選擇對地球更友好的菜肴,這一操作在英國飲食圈裡堪稱首創。

餐廳也要碳中和丨這6家餐廳值得一去 - 天天要聞

美 國

Le Botaniste餐廳

餐廳也要碳中和丨這6家餐廳值得一去 - 天天要聞

Le Botaniste是一家有機植物性餐廳,其於2016年成為美國紐約市第一家碳中和餐廳。餐廳與一家環境諮詢機構合作,根據餐廳里每一種有機蔬菜、穀物等用料的溫室氣體排放數值,算出了每道菜品的總排放,同時計算了餐廳運營的電力消耗、紙製品和其他用品的碳足跡,以全面了解整個餐廳供應鏈對環境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餐廳採取了一系列降碳措施,包括選擇可持續農業供應商、使用可堆肥容器外賣容器、資助加納地區的碳抵消項目等。

考慮到供應鏈的碳排放本身不是一成不變的,Le Botaniste每年都會對各項碳足跡數字進行重新評估和更新。2021年國際森林日前後,餐廳還組織了一次為期一周的“在秘魯種植Le Botaniste森林”活動。除了店內55名員工每人捐贈了一棵樹以外,Le Botaniste將“種棵樹”列進了活動期間的菜單中,如果食客願意“點”這道“菜”的話,餐廳就會代替他們完成一次種植捐贈。僅一個星期內,就有100名食客參與了這項活動。


文丨朱琳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合作推廣、投稿、轉載可在後台留言,或加官方微信(ID:sdg-china)聯繫我們~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燒烤店蒜蓉醬好吃的秘訣原來在這裡~ - 天天要聞

燒烤店蒜蓉醬好吃的秘訣原來在這裡~

朋友們快衝啊!快去學這個超好吃的蒜蓉醬~開燒烤店的表哥店裡蒜蓉生蚝賣的很火,原因就在於他做的這個蒜蓉醬,跟他要來了配方~自從學會了做這個蒜蓉醬,我們家就做啥菜我都喜歡放點這個,我覺得這個蒜蓉醬真的是萬能的,還能拌麵條拌飯都很好吃,賊香!
“茅台永遠漲”崩塌背後:2024年內市值前10白酒企業股價跌幅榜! - 天天要聞

“茅台永遠漲”崩塌背後:2024年內市值前10白酒企業股價跌幅榜!

摘要:最大跌幅超40%(歡迎關注閨蜜財經)撰文|蜜姐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541篇原創“茅台永遠漲”的信仰持續崩塌。今年貴州茅台遭遇流年不利:飛天茅台參考批發價持續下跌;“自製假茅台被鑒定為真”遭曝光;近期股價跌破1500元關口,跌跌不休後總市值被工商銀行趕超,丟失A股“股王”桂冠。然而,貴州茅台跌倒,友商不僅沒能...
新民隨筆|冷餛飩 - 天天要聞

新民隨筆|冷餛飩

餛飩不是上海獨有的麵食,但冷餛飩卻是海派味十足的一道夏令食品。圖片來源:東方IC北方人喜歡餃子要吃燙燙的。在上海,餛飩是燙的、溫的、涼的皆相宜。尤其是冷餛飩,完全可以與壽司相媲美。餛飩,有的地方叫雲吞,有的地方叫扁食。上海人對餛飩的愛,首先體現在花色品種上。有誰聽說過“大雲吞”“小雲吞”“大扁食”“小...
五月廿五,是定日?老傳統:忌1事,吃3寶,福祿壽喜 - 天天要聞

五月廿五,是定日?老傳統:忌1事,吃3寶,福祿壽喜

你知道五月廿五是啥日子嗎?咱們東北老祖宗說,這一天可是個“定日”,啥是定日?定日就是大事小情都得定下來的日子,定下的事兒就不容易變,所以這一天老百姓特別注意。今天咱們就聊聊這個五月廿五的傳統習俗,尤其是那些忌諱和吃啥寶貝能帶來福祿壽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