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決定了我們愛喝酒

2022年07月08日10:29:02 美食 1539

基因決定了我們愛喝酒 - 天天要聞

正在採食馬魯拉果的南非大象。© nytimes


生活在南非大草原上的大象,可能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大象,因為那裡盛產一種名為馬魯拉(marula)的樹木。樹形高大,枝葉繁茂,果實富含糖分,成熟後落在地上會發酵出酒精,讓貪杯的南非大象們心馳神往。


正因如此,馬魯拉果也稱大象果,而人類用這種果實釀的酒,也順應邏輯叫做大象酒據說在樹下吃(喝)多的大象會繞着大樹踉蹌蹣跚,頗有一股“遇酒即酩酊,君知我為誰”的氣概。如果地上的果實不夠,它們還會用龐大的身軀撞樹,以期掉落更多。


酒精,以及飲酒者的出現,其實遠遠早於人類的誕生。40多億年前的單細胞原核生物們徜徉在亘古的海洋里,聚攏又四散,進食又代謝——代謝物中便有二氧化碳與乙醇——簡而言之,排出氣泡酒。


基因決定了我們愛喝酒 - 天天要聞

據稱是喝多了的大象景觀。© hurriyet


酒精是大自然的原生產物。這樣看來,大象會主動補充酒精並不稀奇。而同為靈長類的猴子愛喝酒,恐怕也不會讓你感到意外。


加勒比海聖基茨島(Saint Kitts)是知名旅遊勝地,島上盛產甘蔗,但原來並沒有長尾猴。300多年前,苦難的西非奴隸們被拉到島上的酒廠勞作,而一直生活在非洲的長尾猴也被他們帶到了島上。


聰明的猴子們很快就發現島上的甘蔗是源源不斷的快樂來源,一等甘蔗熟透或者燒焦,它們就會撲上去獲取發酵的酒精。時至今日,它們早已習慣從遊客的雞尾酒杯里偷酒喝了,屢教不改,屢禁不止,一喝再喝。


看猴子喝酒,幾乎成了島上的標誌性觀賞節目——只要它們喝的是別人的杯中酒。


針對這一習性,當地人會在椰子殼里盛放朗姆酒糖蜜當作誘餌,等猴子喝個爛醉再把它們輕鬆捕獲。同樣的捕猴方法在唐代李肇所撰《國史補》一書中也有記載,東南亞與非洲的人類同胞也有類似的技藝。手段大同小異,只是地方不同,酒不同而已。


基因決定了我們愛喝酒 - 天天要聞

聖基茨島長尾猴偷酒喝實錄。© alshar


相比之下,海南的猴子顯得有骨氣很多,它們雖然也愛喝酒,但不偷不搶,自產自銷。清代文人李調元曾有記載:“瓊州多猿……嘗於石岩深處得猿酒,蓋猿酒以稻米與百花所造,一百六軋有五六升許,味最辣,然極難得。”


類似的事情也在黃山、廣西等地發現過,聰明的猴子們會把吃不完的花果藏在石頭縫裡,久而久之就會自發酵成天然果酒析出。“猴兒酒”味之馥郁,讓大俠令狐沖也甘心耍起小聰明行騙。但究竟猴子是不是為了喝而刻意釀酒就不得而知了,因此前文中的“自產自銷”未必準確。


當然,也不無可能。



* * *


還有其他動物也會喝酒,這種“天涯共舉杯”的說法確實讓人着迷。


但與大多數其他動物不同,人類有着鮮明的社會性,依賴於彼此之間的聯結來維繫群體穩態,我們的祖先協同狩獵、群居繁衍,共享生活物資。這便給人類的飲酒行為賦予了更多的情感色彩,有什麼事情能比共享一瓶酒來得更見真情?


40萬年前,當我們的祖先學會了掌控火的力量,就可以將大量覓食和其他必需的經濟活動交付給白天,因為夜晚更適宜圍坐於篝火旁促膝閑談,此時不妨再來點發酵的水果,然後就……


基因決定了我們愛喝酒 - 天天要聞

© descopera


相較於其他動物,人類天生就能且善於喝酒,酒量幾乎睥睨所有的哺乳類動物——但是最好別跟馬來西亞的筆尾樹鼩拼酒,否則就是拿你的興趣挑戰人家的職業。這幫傢伙靠食用發酵的棕櫚花蜜生存(最高酒精濃度可達3.8%),日飲千杯而面不改色。


筆尾樹鼩之所以那麼能喝,全拜數百萬年的物競天擇所賜。人類也是如此。一千萬年前,當我們的祖先從樹上下來,有些意外便悄然發生了。


科學家們並不確定祖先們為什麼會從樹上下來,但有一種猜測是為了吃到落在地上的爛水果,熟透的水果會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暗示着更多的糖分與酒精——最高可達8%的酒精濃度。


這些酒精有着顯著的積極意義,因為它們的氣味能夠飄散很遠,讓靈長類祖先們可以順利找到食物,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這便是生物學家羅伯特·杜德利(Robert Dudley)提出的“醉猴假說”。


基因決定了我們愛喝酒 - 天天要聞

© pressone


除此之外,酒精還衍生出一種神奇的“開胃酒效應”,即酒精的氣味會讓我們更想吃東西。為什麼你在喝酒的時候總是習慣整點佐酒小食,或者是喝完酒後總會想擼個串嗦個粉?這並非毫無道理。酒精會刺激大腦中位於下視丘的刺鼠相關肽神經元(Agrp,雖然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讓你保持飢餓。


開胃酒效應也有着深刻的進化學意義——酒精能讓我們那些喝多了的靈長類先祖攝入更多能量,吃飽點再回樹上睡大覺是個明智的選擇。下一頓,可能就要從劍齒虎嘴裡搶食了。


醉猴假說的美妙之處在於:它告訴我們人類之所以愛喝酒,是因為這是演化進程所設定好的,酒帶來的美妙是我們攝入熱量的獎賞。我們與他人分享酒精,也是因為一個人喝大了容易受到掠食者攻擊,一群人則更加安全。


群居習性讓我們喝上酒,一起喝酒則讓我們難捨難分。


但醉猴假說只解釋了人類為什麼愛喝酒,並沒解釋我們為什麼那麼能喝——若是我們體內沒有演化出相應的酒精處理機制,喝再多也只能是糟蹋。


這就要提到基因組裡的第四組醇脫氫酶ADH4(同樣,我也不太清楚這是什麼)了。一千萬年前,我們的祖先身上這一基因片段發生了突變,酒精代謝速率直接提高了近40倍,這才讓他們能順利消化爛果子中的酒精,在其他猿類醉得不醒猿事的時候繼續覓食,或是上樹安然休息。



* * *




(酒的存在)證明神愛世人,喜歡看我們快樂。

——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很難說又經過了如此長久的演化,現代人的酒量是否有見長。不過原始人無法理解爛水果為什麼會讓他們感覺良好,這方面現代人還是有長足進步的。


酒精的分子式十分簡單(如下圖)——但這種簡單分子,卻對攝入者有着極為複雜的效果。在花費一整個下午閱讀關於酒精的神經生物學研究相關文章,得知了大約50多種酒精觸發的神經機制之後,我感覺迫切需要先來一杯。


基因決定了我們愛喝酒 - 天天要聞

© wiki


我們會因為壓力大、焦慮而喝酒。這是因為酒精能夠刺激我們的大腦產生更多的γ-氨基丁酸(GABA),這是一種大腦中常見的神經抑製劑,其效果類似醫生會開具的鎮定藥物,讓人放鬆。如果你喝完酒之後說話磕絆,步履蹣跚,就是因為腦子裡有太多這玩意了。


與之相反,大腦中谷氨酸(Glutamate)的水平會隨着酒精攝入而降低,這是一種幫助你保持理性的神經興奮劑,酒後的坦誠與心聲吐露,便是因為酒精降低了大腦中谷氨酸的水平,但這同時也會釋放出你心中的小魔鬼,加大自控的難度(但請別把酒後散德行歸咎於酒精,套用最近的一個說法,沒見過哪個下屬喝多了揍上司的)——而基於表現為禮儀、邏輯、規範的理性則只能束手旁觀。這也是對“酒後吐真言”的科學解釋。


古波斯人在面臨重大抉擇的時候,需要做兩次嚴肅討論與決策:一次在清醒的時候,一次在喝多的時候——前者是理性思索的結果,後者則求助於酒精所昭示的坦誠與最本質需求。當兩次決策的結論相同,就可以採取行動了。


我們還會為了快樂而喝酒。這是因為酒精會促使大腦釋放更多的多巴胺(Dopamine)與腦啡肽(Endorphin),對於前者的美譽自是不需多加贅述,而後者則會讓人產生愉悅感,是正兒八經的“快樂源泉”。


不過,可不要貪杯。都是成年人了。



* * *




我們不能讓自己的精神屈服於悲傷……最好的抵抗就是釀製大量的葡萄酒並喝下去。

——古希臘詩人阿爾凱烏斯(Alcaeus)




但不得不承認,有時候確實不是自己願意喝多,而是不能不喝,只為活下去。我說的並不是在職場酒桌上的無可奈何,而是中世紀英國人的迫不得已。不喝酒,他們真的會死掉。


中世紀的英國人會喝很多酒,即便是在很長時間的文明史中不被允許喝酒的女性和小孩也是如此。倒也不是英國人有多愛喝,主要是那會的水比較要命。


基因決定了我們愛喝酒 - 天天要聞

中世紀修道院釀酒廠里喝醉的修士,由約瑟夫·海爾 (Joseph Haier)畫於1873。© wiki


中世紀的英國人若想要有源源不斷的可食用淡水供應,要麼有運作良好的水井,要麼有引水渠,但這些都需要一個有效的社會分工、負責的政府架構以及其他中世紀所缺乏的東西。如果民眾們不喝酒,就只能喝充斥着蟲子、水蛭和腐葉的渾濁溪流水了。


因此英國的一個修道院院長艾弗里克(Ælfric)才如此制定法規:麥酒(其實就是艾爾啤酒就喝麥酒,沒有的話就喝水。


為健康而喝酒,為生存而舉杯。酒作為飲用水的替代品維繫了人的生存,拯救了許多人,這不是開玩笑,而是真實發生過的歷史——這方面古埃及人也有類似的體驗。


故事是這樣的。據說很久以前,古埃及的最高神祇、太陽神“拉(Rah)”因人類的不敬而勃然大怒,派出獅頭人身的女神哈托爾(Hathor)對人類趕盡殺絕,人間哀嚎遍野,血流成河。


拉的怒氣消後,又決定放人類一馬。但此時的哈托爾已然殺瘋,管你是哆來咪還是拉,誰說都不好使,繼續在人間殺戮。


拉方覺事態失控,趕緊釀了7000桶啤酒,並染成紅色撒向人間。哈托爾以為那是人類的鮮血便喝個不停,喝到昏昏欲睡,這才停止屠殺,人類也因此存活下來。因此在古埃及神話中,是酒精拯救了人類。


為了紀念酒精的救命之恩,古埃及人每年都會舉辦醉酒節,一邊狂歡一邊期望與神靈溝通。正如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分析宗教的神秘性時寫的:“酒醉是人生更深刻的神秘與悲劇的一部分……酒醉的意識,是神秘意識的一小部分,而我們對於酒醉的感受,也會在對神秘性的更大整體感受中找到位置。


在古埃及,不喝酒是件很奇怪的事情。這意味着你拒絕了神明。


基因決定了我們愛喝酒 - 天天要聞

在古埃及,喝到吐是一種禮貌。他們甚至會在酒里添加催吐藥草。圖為內弗爾霍特普(Neferhotep)法老的墓中壁畫細部,左邊是拿着酒杯的僕人,右邊女子顯然喝得不少。© Ryan Pope


人類是種很奇怪的生物,會給先祖祭酒,給神靈獻酒,給自己灌酒並期望藉此與這些靈體締造或維續聯結——酒所帶給人們的,遠非酒醉狀態的快樂而已。對於當代都市人來說,如何喝酒與利用酒算得上一門重要的社會實踐課程。這方面,我們不妨跟古人多學學。


漢代有個相國叫曹參,講求無為而治。當有人來他家裡勸說他好好工作,曹相國總是沒等對方開口就請他喝酒,對方出於禮貌也沒法拒絕。喝完剛想開口,相國的第二杯酒已經斟上了。


喝完這杯,還有一杯;再喝完這杯,還有三杯。一直喝到對方已經忘了自己是來幹嘛的,開始胡言亂語。據《漢書》記載,賤叟叟的曹相國還會帶他們逛花園,唱歌給他們助興。


沒多久,曹相國的下屬們也開始模仿領導這般借酒解圍的作風。有人私下把這一情況告訴曹相國,他聽說後趕緊叫下屬一起喝……



* * *


基因決定了我們愛喝酒 - 天天要聞

© tenor


每個時代,每個地方,每個人,關於酒都有不同的喝法,以及道不盡的故事。


有時候,喝酒為了感受更少。朋友的離去,愛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五月廿五,是定日?老傳統:忌1事,吃3寶,福祿壽喜 - 天天要聞

五月廿五,是定日?老傳統:忌1事,吃3寶,福祿壽喜

你知道五月廿五是啥日子嗎?咱們東北老祖宗說,這一天可是個“定日”,啥是定日?定日就是大事小情都得定下來的日子,定下的事兒就不容易變,所以這一天老百姓特別注意。今天咱們就聊聊這個五月廿五的傳統習俗,尤其是那些忌諱和吃啥寶貝能帶來福祿壽喜!
網紅茶飲新品味道像腳臭?網友吐槽:喝不了一點!評論區吵翻了! - 天天要聞

網紅茶飲新品味道像腳臭?網友吐槽:喝不了一點!評論區吵翻了!

近日,蜜雪冰城新品“糯香檸檬茶”味道引發關注不少網友吐槽喝得想吐“一股腳味,感覺很像抹布水”但也有網友表示好喝希望不要下架記者查詢蜜雪冰城小程序發現上海地區糯香檸檬茶售價6元起介紹詞是“茶中有奇香,天然糯米香”類似新品還有糯香綠茶售價5元起記者購買品嘗發現糯香檸檬茶確實有淡淡的糯米味至於說是否有腳臭味...
久久丫:傳統滷味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打造特色滷味品牌 - 天天要聞

久久丫:傳統滷味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打造特色滷味品牌

滷味是中國傳統美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在眾多滷味品牌中,久久丫憑藉其卓越的品質和創新的經營策略,成功打造出了滷味行業的領軍品牌。自2002年創立以來,久久丫已經走過了二十餘個春秋。憑藉傳統配方滷製的獨特風味,迅速在滷味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如今,久久丫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大城市開...
“郵”辣味 助振興——安徽阜陽郵政全力服務辣椒產業發展 - 天天要聞

“郵”辣味 助振興——安徽阜陽郵政全力服務辣椒產業發展

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會龍鎮是聞名全國的“辣椒之鄉”,這裡家家戶戶種辣椒,辣椒複種面積7萬多畝,種植合作社、家庭農場達80多家,參與辣椒田管、採摘、運輸、加工的農戶超過1.2萬人。如何把辣椒送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阜陽市郵政分公司深入推進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打造惠農服務生態,全力服務辣椒產業發展。溯源直播助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