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這家山東民企的掘進機器人,在控制室里喝着咖啡就能完成高危作業

■編者按 民營經濟興則山東興,民營經濟強則山東強。大眾日報·大眾新聞推出“堅定不移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媒體報道,生動講述民營企業的發展故事、民營企業家的創業故事,以及一系列惠企政策舉措幫助民營企業紓困解難的雙向奔赴故事,營造尊商重企良好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敬請關注。

“啟動!”近日,在山西呂梁永聚煤業有限公司,隨着地面指揮中心工程師王棟按下操控鍵,井下巷道內,山東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河科技”)研發的掘進機器人瞬間蘇醒並開始作業。與此同時,地面“太空艙”控制室內,技術員緊盯屏幕上的多維度監控畫面,輕點觸控面板,遠程調整掘進參數。

王棟感慨道:“以前掘進都是在井下,噪音震耳、粉塵嗆人,而且還有生命危險,現在在控制室里喝着咖啡,就能完成高危作業。”

為了在掘進作業中實現遠程操控,天河科技集結科研力量,深入多個井下掘進作業現場調研採集數據,為項目研發提供第一手資料,並聯合西安科技大學共同開展技術攻關,開發掘進機器人——智能掘錨機。他們結合數字孿生和虛擬仿真等技術,實現掘進工作面物理空間與掘進信息虛擬空間的深度融合與交互,建立人、設備、環境有機融合的多維空間,實現複雜或危險作業環境下掘進機器人順利作業,實現了減人、提效、安全。

“公司核心產品——智能掘錨機先後獲得山東省第五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金獎和山東省首台(套)技術裝備認定。”天河科技技術中心主任趙美介紹,整個快掘系統包括智能掘錨機、高效乾式除塵、錨桿鑽車、自移機尾等設備,同時配有智能化集控系統,實現了人機分離,人在巷道300米外的集控間或者在地面上的“太空艙”控制室內,就能對巷道內的成套設備運行狀態進行集中管控。不僅施工更加安全,而且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作為煤礦巷道施工裝備生產企業,天河科技專註於煤礦巷道掘進領域新裝備、新工藝的研發與應用,與多家高等院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還在濟南徐州成立研究院,吸引高端人才。“近四年,公司研發費用投入1.1億元。”趙美介紹,目前,公司已有多項產品被認定為山東省首台(套)技術裝備,還入選工信部礦山領域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名單。

“目前,智能掘錨護一體機已在中煤集團陝煤集團等企業旗下的100多座煤礦推廣應用,取得良好效果。”天河科技董事長田勝利介紹,隨着智能化開採的發展,公司發展勢頭很好、訂單不斷。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今年7月份,煤礦機器人銷售收入今年預計突破6億元。

(□大眾新聞記者 呂光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