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長城基金:加強科技金融建設,全力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
【編者按】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資本市場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為積極響應《關於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提出的“加強對科技型企業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積極支持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推動行業機構數字化轉型”等要求,中國基金報與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共同推出“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賦能行業發展”專欄,挖掘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典型案例,數字化、智能化賦能資本市場的創新舉措,更好彰顯行業示範效應。
202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
當前,我們迎來了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歷史交匯期,大力推動科技創新,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是金融業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也是金融業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
作為一家重視科技投資的基金公司,長城基金持續探索科技與金融的“雙向奔赴”路徑。一方面借力科技、賦能金融業務高質量發展,積極提升數字化經營服務能力,推動公司服務質效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發揮金融專業優勢、助力科技發展,不斷加大在科技領域的投資布局,引導更多社會資金配置到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相關重點領域,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更多動能。
加大科技金融投入 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近年來,長城基金高度重視科技與業務的深度融合,以“科技驅動業務變革”為數字化轉型目標,組建了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科技金融人才隊伍,確立了“信息化—數字化—數智化”的金融科技發展路線,以數字化技術手段全面賦能投資研究、風險管理、客戶服務等關鍵業務環節,驅動業務高質量發展。
投研建設方面,持續構建投研一體化數字平台,進一步暢通“研究—決策—組合構建—交易執行—業績評價—組合調整”全流程,助力提升投資決策與管理效能,力爭為投資者創造穩定、持續的投資回報。
風險控制方面,打造智能化風險管理全流程,通過ai自動化技術實現交易詢價、業務執行、流程管控、事後複核等標準化處理,大幅降低操作風險;藉助ai技術動態迭代風控模型,有效提升風險度量的準確性和風險處置的前瞻性。
客戶服務方面,藉助數字化技術手段沉澱投資者行為數據,力爭清晰勾勒投資者畫像,深入洞察投資者的真實需求,提升產品研發、營銷宣傳、客戶陪伴的效率和效能。
此外,長城基金推動公司“投研品宣銷,五位一體化”協同戰略落實顯效,近年上線內部協作數字平台——“長城烽火台”,將協同理念融入員工工作日常,並為各業務場景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有效提升了內部協作水平和業務運營效率。
加強投研專業建設 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在投研體系建設方面,長城基金深化發展平台型、團隊制、多策略的投研模式,積極踐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理念,營造“簡單、高效、規範、快樂”團隊文化,打造一支能夠充分發揮個人所長、多元投資風格並存的科技投資隊伍。
在投研能力深耕方面,長城基金充分發揮公募基金在市場中的價值發現功能,持續重視對新興投資標的的深度研究,提高對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趨勢的投資研判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切實發揮公募基金在資源配置中的關鍵作用,通過深入挖掘優質科創企業,引導更多資金流向契合國家戰略導向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融合發展提供持續動力,助力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
在科技主題產品布局方面,長城基金不斷加大投入,加強產品創新力度,緊密圍繞新質生產力方向持續開發科技主題基金。目前公司旗下主動權益基金已覆蓋了半導體、數字經濟、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算力等多個前沿科技投資主題;指數基金方面,在已有創業板指數、中證a500指數產品的基礎上,也在積極布局科創100、科創綜指、恒生科技等含“新”量高的科技類指數產品,全力構建品類完善、規模較大的科技投資產品矩陣,助力廣大投資者把握新質生產力發展帶來的中長期投資機遇。
長城基金董事長王軍表示,隨着新“國九條”和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持續落地顯效,疊加我國科技創新呈現蓬勃發展之勢,金融業高質量服務新質生產力的基礎和條件也愈加穩固。長城基金將繼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積極探索金融科技的前沿應用,充分發揮專業機構投資者的作用,落實好“壓艙石”和“穩定器”的職能使命,切實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編輯:趙新亮
校對:王玥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