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3月17日訊(編輯 劉蕊)自上周四標普500指數進入技術型回調區間後,上周五,美股明顯反彈,標普500指數單日上漲2.13%,挽回了部分失地。
年初至今標普500指數走勢
美東時間周日,華爾街巨頭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美股策略師邁克爾•威爾遜(michael wilson)預測,最近的美股狀況顯示,在經歷了2月份以來的大幅下跌後,美股有可能出現短期反彈——不過,他們也警告稱,這樣的反彈趨勢能持續多久,仍然是個未知數。
美股短期內可能反彈
威爾遜表示,美國股市目前處於自2022年以來的首次超賣狀態,市場情緒和倉位指標都已經顯示出反彈的信號,美股的季節性趨勢料在3月下半月改善。此外,近期美元走軟可能提振第一季度的企業盈利,因此有理由預期市場將出現暫時反彈。
然而,這輪反彈是否能長時間持續?大摩對此持懷疑態度。
威爾遜在報告中寫到:“更重要的問題是,這樣的漲勢是否可能延續到更持久的階段,並標誌着今年以來我們所看到的波動性的結束?簡短的回答是:可能不會。”
威爾遜表示,儘管近期美股有短暫反彈的潛力,但從技術性指標來看,美股市場的技術面已經遭受了相當大的損害,因此現階段不太可能出現長期反彈。
從技術分析上來看,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羅素1000成長指數(rlg)和羅素1000價值指數(rlv)都已經跌破了200日移動均線,這使得該均線現在轉變為阻力位,而非支撐位。由小盤股組成的羅素2000指數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自2022-2023年熊市以來,首次跌破200周移動平均線。
標普500指數上周四跌至5505點,已經跌至摩根士丹利此前預測的該指數上半年交易區間的下限5500點。而上周五的市場走勢表明,美股已經開始反彈。
摩根士丹利表示,儘管此次反彈可能為短期上漲提供機會,但推動大盤迴調的基本面因素仍未得到解決。
基本面阻力仍未消失
儘管最近的華爾街頭條新聞都集中在特朗普政府的新關稅政策和不斷變化的經濟戰略上,但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師們認為,美國眼前的經濟衰退勢頭,其實早在特朗普上台之前,就已經悄悄開始了。
大摩認為,其實眼前的美股回調早有伏筆:比如早在去年12月份時美股估值已經過高,同時美聯儲在大幅降息後暫時停止降息步伐,美元也在去年末走強——後兩個因素都對第四季度財報季的企業盈利預期造成了壓力。
此外,過去幾年主導美股市場表現的科技巨頭正面臨新的挑戰。預計2025年,人工智能資本支出增長將放緩,這將對一些最大的科技股產生負面影響。
與此同時,大摩認為,美國不斷擴大的財政赤字預計將拖累未來的經濟增長。2024年第四季度,美國財政赤字較上年同期激增40%。
雪上加霜的是,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比如關稅和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的影響,也給前景蒙上了陰影。
摩根士丹利表示:“再加上移民執法、doge和關稅等因素影響,美國股市受到的打擊也就不足為奇了。”
2025年仍然凶多吉少?
因此,展望2025年接下來的時間,大摩認為,儘管美股暫時可能出現短期反彈,但仍需對市場維持長期復蘇的能力持謹慎態度。
他們認為,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期正在下降,這將導致美股估值下降。未來美股表現想要出現持續的積極趨勢,可能還需要再等待幾個季度的時間。
“最重要的是,在周五的價格走勢之後,從5500-6100區間的底部出現短期反彈的可能性更大,” 威爾遜表示,“這(上周五的漲勢)也是由低質量股票引領的,這一因素支持了我的觀點,即當前的反彈不太可能創出新高,除非眾多增長阻力因素得到扭轉,或者貨幣政策再次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