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正式突破3000美元/盎司關口,國際金價創下歷史新高。
黃金突破3000美元大關,幾乎是今年投資界的普遍共識,只是機構們也沒預測到,衝破3000來得如此之快。畢竟,本周還發生了一則金價的重要利空——俄烏有望達成暫時性停火。
這意味着,地緣政治衝突降溫也無法阻擋金價的飆升。其背後的原因還是在於美國經濟近期釋放出的不穩定信號,包括肆意加征關稅、美股震蕩下行、美國經濟衰退預期、美元貶值等。這些不確定性正在改變國際投資者的投資邏輯,全球資本市場出現兩大新風向。
首先,加征關稅正在推高全球資產的避險情緒。特朗普上台後,美國密集地推出了一系列關稅政策,先是表態對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加征關稅,本周又對歐盟開火,宣布對歐盟葡萄酒、香檳等商品徵收200%關稅,並拒絕撤回此前對鋼鐵等商品的加征關稅措施,直接引發了今天的黃金價格上漲。
國泰君安期貨研究所首席諮詢師陶金峰表示,美國無序的貿易戰已經成為目前市場最擔心的因素,包括其盟友歐盟、日本、加拿大等,都將受到影響。國際市場恐慌情緒上升,推動了黃金的避險需求。
事實上,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內,國際金價就曾因為貿易戰而大漲。在2017至2019年,國際金價累計漲幅接近30%,從1200美元/盎司左右漲至1500美元/盎司以上。
另外,在通脹的預期下,黃金的投資價值也在凸顯。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關稅會引發美國大宗商品通脹,進而引發期貨市場波動。投資其他大宗商品期貨,除了通脹還要考慮市場需求問題,相比之下,黃金的受益確定性更高,也就是說更加保值,所以更容易受到投資者青睞。
可以說,特朗普貿易戰不僅在短期推高了金價,更深刻改變了黃金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功能定位,成為當前貴金屬走強的重要推手。
第二,隨着貿易戰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顯現,美元資產的吸引力也在下降。今年開年以來,美元指數一路下行,從110跌至103附近,幾乎和黃金走勢呈相反態勢。
與此同時,新興國家也在力推用非美貨幣結算,並通過央行增持黃金,以降低對美元的依賴。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所佔的比例約為53.4%,較前一年同期的54.8%下降了1.4個百分點,這說明美元的國際支付地位正在逐漸減弱。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四處開打貿易戰,正在推高其國內經濟衰退預期。3月10日,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將今年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從年初的30%上調至40%,並表示“如果美國政府破壞了人們對美國治理的信任,可能會對美國作為全球投資目的地的地位造成永久傷害”。
也因此,美元資產投資者正在尋求更多元化的投資配置,以平衡投資風險。一個明顯的特徵是,美國股市遭遇了數月來最嚴重的拋售,2月20日以來,標普500已跌超10%,納指跌幅接近13.5%。
展望未來,市場對國際黃金價格仍抱樂觀態度,但需要警惕金價的劇烈波動。陶金峰表示,除了美國經濟數據,如pce物價指數、cpi等通脹指標,非農就業等,國際地緣政治變化,相關金融市場變化,全球主要央行黃金儲備變化、黃金etf投資、黃金實物消費變化等,都會對於未來金價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