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快報顯示,2024年芯源微實現營收17.70億元,同比增長3.09%;實現歸母凈利潤2.11億元,同比下滑15.85%
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 王子西
瀋陽芯源微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芯源微,688037.SH)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擬籌劃控制權變更事項,鑒於該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為避免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公司股票自3月6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2個交易日。
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注意到,芯源微於2019年12月登陸資本市場。彼時招股書提示“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風險”。而公司實控人變化經歷4個階段,基本均與股東瀋陽先進制造技術產業有限公司(下稱先進制造)有關。
芯源微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Wind
芯源微前身是芯源有限,成立於2002年。2002年12月至2003年6月,這一時期先進制造持有芯源有限71.43%股份,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下稱中科院沈自所)控股先進制造,故是芯源有限的實控人。
2003年6月,先進制造完成增資擴股、新增兩名自然人股東(其一是鄭廣文),中科院沈自所持有先進制造的股份比例降至40.54%;先進制造由中科院沈自所的控股企業變為參股企業,芯源有限變更為無實控人。
幾年後的2010年8月,鄭廣文收購先進制造另一股東70%的股權,間接控制先進制造。期間,先進制造持有公司50%以上股權,鄭廣文成為芯源有限實控人。
但在2013年8月,中科院沈自所退出在先進制造層面的持股,同時後者將所持有的芯源有限26.27%股權轉讓給前者,自此中科院沈自所由間接持股芯源有限變為直接持股。而本次股權轉讓後,先進制造直接持有芯源有限股權降至35.86%;鄭廣文不能控制芯源有限半數以上的董事會席位等,據此公司變為無實控人。
此後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2017年8月,芯源有限繼續增資擴股,前三大股東先進制造、中科院沈自所、遼寧科發實業有限公司(下稱科發實業)持股比例進一步稀釋。截至招股書籤署日,上述三股東持股比例依次為22.75%、16.67%和15.77%。
也就是說,自2013年8月以來,芯源微便不再有實控人。
且需注意的是,2022年以來,先進制造持股多次變動。截至2024年9月末,該股東持有芯源微股份比例為9.49%,已是公司第二大股東,第一大股東為科發實業、持股比例10.61%。
公開資料顯示,芯源微主要從事半導體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公司已形成前道塗膠顯影設備、前道清洗設備、後道先進封裝設備、化合物等小尺寸設備四大業務板塊,產品覆蓋前道晶圓加工、後道先進封裝、化合物半導體等多個領域。
芯源微2024年業績快報(萬元、%)
數據來源:業績快報
近幾年來,芯源微業績雖保持增長,但自2021年以來收入增速持續放緩。據業績快報,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17.70億元,同比增長3.09%;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下稱歸母凈利潤)為2.11億元,同比下滑15.85%;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影響,歸母凈利潤僅約為0.82億元,同比降幅在56%以上。
公司解釋稱,扣非後歸母凈利潤同比降幅較大,主要是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研發費用增加;隨着公司規模擴大,成本費用增加;計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補助增加。
投時關鍵詞:芯源微(688037.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