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連續被盜卻不發聲,為何華爾街日報曝光後,紫金礦業才承認

聲明:本文皆有官方可靠信息來源,已贅述在文章中。

前言

前兩天,一則關於中國礦業紫金礦業哥倫比亞金礦被搶的消息引爆全網,據了解該金礦是被當地販毒集團“海灣幫”滲透,使得紫金礦業損失了兩億美元的金礦石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則消息並不是被紫金礦業爆出,而是被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後,紫金礦業才對外承認被盜,且將責任推的一乾二淨。

那麼紫金礦業為何沒有在第一時間披露,而是等到外媒曝光後才願意麵對公眾?

華爾街日報的“意外”曝光

有一句話說得好:“風頭最勁的,往往是那些背後不露聲色的。”許多事情常常在不經意間悄然發生,而後來的真相揭示往往讓人驚掉下巴。

2024年11月13日,《華爾街日報》發布了一篇令全球礦業界震驚的報道,稱紫金礦業在哥倫比亞的金礦被當地毒品集團“海灣幫”盜採了3.2噸黃金,這些黃金的價值大約是2億美元。

信息來源:紫金礦業被販毒集團掠奪3.2噸黃金?收購前知悉安全風險 澎湃新聞 2024-11-15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這起新聞的主人公,在該新聞發布之前,從未向外界提過這件事情,而在這件事情被爆出來之後,紫金礦業才不得不承認黃金被盜的事實。

更令人驚訝的是,紫金礦業在面對如此嚴重的損失時,竟然用一種幾乎讓人哭笑不得的方式回應,表示“盜採者是打洞進入,實際非法開採數量很難統計,我們也不知道網上流傳的『3噸黃金』是從哪來的。”

對於紫金礦業這種典型“甩鍋”行為的回應方式,讓網友對其誠信和透明度產生了非常嚴重的質疑,。

有些網友在網上調侃道:“什麼販毒集團,分明是平賬公司!”

還有網友表示:“販毒集團看到這個新聞會不會大呼冤枉?”

甚至有網友調侃道:“劫匪搶了銀行幾十萬,新聞竟然說是幾千萬。”

而這個比喻,或許正是對紫金礦業態度的真實寫照。

對於紫金礦業,很多人或許有些陌生,但是2020年,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的那場世紀婚禮,讓很多人記住了紫金礦業。

當時陳景河已經63歲,但網傳新娘錢冰當時只有37歲,比陳景河的兒子還要小一歲,很多人可能認為錢冰就是花瓶。

但實際上人家是典型的科班出身,非常擅長資本運作,光看履歷就能驚掉很多人的下巴,而且兩人結婚之後,僅一個月的時間就將紫金的股價抬高了一倍。

紫金礦業

提到紫金礦業,就不得不提金礦大王陳景河,1957年出生的陳景河,年輕時正處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風口浪尖。

1992年,作為福建省地質局最年輕的高級工程師的他前途一片光明,憑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他已經在行業內嶄露頭角,許多人都認為,像他這樣的年輕才俊,應該繼續在體制內穩步發展,繼承和拓展已有的事業。

而陳景河的個人生活,也看似平穩順遂——年薪高、職位好,周圍的人對他充滿羨慕。

可這時的陳景河,卻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感到困惑的決定——他主動申請調入上杭縣礦產公司,出任總經理。

這個礦產公司幾乎名不見經傳,規模小,資金緊張,企業的年凈利潤更是微乎其微,只有3萬元。

許多同事和朋友都不解,陳景河為什麼要放棄體制內安穩的工作,投身於一個幾乎沒有前景的小公司?

但陳景河的眼裡,並沒有看到這家礦產公司眼前的困境,而是看到了潛藏在背後的巨大機會,他深知礦產資源是中國經濟崛起的重要支柱,而紫金山這片荒山,蘊藏着豐厚的金礦資源,等待着有遠見、有膽略的人去開發。

陳景河的眼光遠超當時許多人的想法,他不把自己看作一個從傳統事業中“跳槽”而來的人,而是看到了這片貧瘠土地背後,可能孕育的未來“金山”,他知道若能將這座礦山的資源和技術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便能一舉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

所以他主動請求調任上杭縣礦產公司,雖說職位是總經理,但公司面臨的卻是巨大的資金和技術難題,根本沒有多少人相信它能夠成功。

許多人的眼中,這不過是一個“自降身份”的決定,尤其是當時上杭縣礦產公司資源貧乏、管理混亂、市場難以打開,幾乎沒人看好這個項目。

但陳景河沒有因為“外界聲音”而動搖,走馬上任之後,陳景河通過創新的低成本技術和工藝,將礦山開發的效率提高,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從1992年到2007年,紫金礦業經歷了飛躍式的發展,迅速成為中國礦業行業的領軍企業,憑藉卓越的業績和不斷擴展的資源布局,紫金礦業在國內市場穩居行業翹楚,並逐步向國際舞台邁進,拓展了其全球影響力。

2019年12月,紫金礦業以13.3億加元收購了加拿大上市公司大陸黃金的100%股權,收購的核心資產是位於哥倫比亞安蒂奇省的武里蒂卡金礦項目,而被《華爾街日報》報道的新聞,也正是這座金礦。

並不是第一次被盜

其實當初在收購這家企業的時候,市場上就對這件事情褒貶不一,可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企業的擴展步伐往往走得越來越遠,尤其是在資源行業,跨國收購和投資已成為常態。

而紫金礦業宣布收購位於哥倫比亞的礦產項目,目的是想在該地區建立一個堅實的產業鏈基礎,但萬萬沒想到這裡複雜的地緣政治局勢和地方治安問題是這項投資充滿隱患。

信息來源:紫金礦業回應南美金礦遭販毒集團控制盜採:長期存在,損失需核實--新浪財經--2024-11-14

哥倫比亞雖然號稱“黃金之國”,但這裡長期以來是毒品集團和武裝組織的天堂,很多礦區都被這些犯罪組織進行着非法開採和盜竊,安全形勢複雜。

2023年5月,紫金礦業在哥倫比亞的礦區就曾發生一起炸彈襲擊事件,造成了人員傷亡,消息一出,輿論嘩然。

而對於盜採這件事,在紫金礦業進入該礦區之前就已經存在,並且至今都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所以紫金礦業的負責人也對媒體表示,這些盜採活動並不是公司造成的,而是當地長期存在的問題,且非法開採的數量很難統計。

不過紫金礦業負責人也表示雖然盜採對公司業績的影響不小,但並沒有影響到整體業績的增長,而根據紫金礦業公布的數據,該礦區的產量近幾年持續增長,盜採的影響雖然存在,但並沒有達到致命的程度。

至於為何沒有公布,可能在人家眼中這也算是習以為常,畢竟當地政府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你一個企業想要解決簡直是天方夜譚。

另外,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紫金礦業必須考慮股東的利益,每當涉及安全或盜採等負面事件的新聞曝光時,公司的股價往往會隨之波動。


所以紫金礦業在面對這些問題時,也經常會選擇沉默和低調處理,畢竟公開透明固然重要,但在危機面前,保持一定的沉默也許能爭取更多時間去應對問題,而不是讓市場進一步恐慌。

所以這件事情的具體原因到底是什麼,恐怕沒人能說的清楚......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