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度釋放退市信號:全渠道自救無果,女鞋品牌集體滑坡

圖片來源:ICphoto

藍鯨財經記者 王涵藝

近日,千百度(01028.HK)通過公告宣布,全部已發行股份將被現金要約收購。這意味着,千百度即將退出二級市場,轉向私有化。如若私有化順利,要約人及一致行動人士擁有100%權益,將根據上市規則申請撤銷股份於聯交所的上市地位。也就是說,繼百麗2017年7月退市後,千百度將成為本土女鞋企業中第二家退市企業。退市信號釋放後,藍鯨財經記者走訪北京多家商場,千百度門店的經營似乎並未受到影響。

根據公告,要約人Orchid Valley Holdings Limited與董事會聯合宣布,第一上海證券(為及代表要約人)將作出自願有條件現金要約,以收購全部已發行股份。要約人為一間於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的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其主要業務包括投資於國內及國際市場的新消費品、醫藥及先進制造行業。要約人由程璇璇女士直接全資擁有。要約人的董事為程璇璇女士及霍力先生。

程璇璇女士(透過要約人)自2022年5月起一直為千百度的投資者,旨在尋求於本公司的控股權益作為長期投資,並擴大彼之投資範圍。要約人的意向為,即使進行要約,集團的現有業務將不受影響地繼續。將繼續於鞋履行業立足並穩步建立優勢,推動公司轉型。要約人有意讓本集團進一步提升其產品定位、加大對新零售業務發展的關注、尋求新的業務模式及擴大其於中國線下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尋求與業內優質同行合作及整合,開拓海外市場。

千百度方面認為,實施要約及撤銷上市地位後,要約人及公司自身將擁有更大靈活性,不受市場預期壓力、股價波動等影響。千百度總計發行20.77億股,其中要約人及要約人一致行動人合計擁有6.41億,佔比為30.85%。要約價每股0.16港元,較最後一日在港交所收市價格每股0.115港元溢價約39.13%,總代價為2.46億港元。

圖片來源:千百度公告

從女鞋高光到全渠道自救

千百度最早依附母公司鴻國國際於2003年在新加坡上市。

2010年,鴻國國際宣布私有化,出售虧本服裝分銷業務,2011年,鴻國國際改名千百度國際控股轉道香港主板成功上市。在短短一年時間裡,這家公司的估值從私有化時的9.6億元增長至70億元。

千百度總部位於南京,作為本土鞋企,生意遍布全國。擁有同名品牌千百度和伊伴、太陽舞、米奧等子品牌,主要通過百貨公司零售店鋪及獨立零售店鋪出售產品,同時以OEM或ODM的方式為國際鞋業公司生產產品出口海外。

高光時刻,千百度市場份額曾位列第二,僅次於“鞋王”百麗。2015年,千百度的營收超30億元,凈利潤達2.6億元,自營零售店和第三方零售店合計超2000家。但此後的幾年,公司的業績卻走上了下坡路。

從2016年開始,千百度的凈利潤開始出現明顯下滑,到2018甚至出現了3.87億元的巨額虧損。同時,2016年至2020年,千百度分別關閉門店85家、120家、284家、251家和217家,截至2022年底,千百度還剩1089家門店。2023年中報,7.88億元,較22年同期7.15億元基本持平。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千百度業績下滑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品牌老化、市場變化、經營策略不當等。私有化可以使千百度更加靈活地進行戰略調整和業務重組,同時也可以減少財務壓力和股東壓力,更加註重企業的長期發展。此外,還可以使千百度更加註重品牌價值和用戶體驗,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轉型迫在眉睫,在本應集中發力推動主業轉型時,千百度卻選擇將資金投入到其它領域,尋找新增長點。

2015年以約10億元收購了擁有254年歷史的全球知名高端玩具零售商Hamleys集團,試圖樹立千百度作為國際綜合零售商的形象。2017年,花7940.87萬美元收購伊頓國際教育45.78%股權。不過,當年12月就將其售出。2018年,以15億港元收購英弗雷澤百貨51%股權。此外,千百度還曾計劃收購南京新街口百貨商店的商業板塊House ofFraser Group 福來德51%股權,最後因無法籌措此次交易的資金而中斷。

總體看來,這些嘗試均未給千百度帶來轉機。在2019年,千百度虧了4億後宣布出售玩具業務,並表示回歸鞋履主業。

對此,專家認為轉型並不是萬能的,尤其是如果轉型沒有真正解決企業的根本問題,不僅收效甚微甚至會被“反噬”。“千百度之前的轉型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清晰的戰略規劃和執行計劃,或者轉型措施不夠徹底和有效。”江瀚稱。

時過境遷,在潮流趨勢不斷變化的當下,以及“去正裝化”運動風潮興起。越來越多的女性不再偏愛高跟鞋,而是將舒適、實用作為選鞋的首要標準。加上線上電商的崛起,也衝擊了千百度的線下門店體系。

針對私有化後企業部署,12月8日,藍鯨財經記者發送郵件至千百度,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北京普天盛道戰略諮詢機構董事長雷永軍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關注基本面非常重要。“資本退市和市場關係不大,資本玩家發生了變化,匹配不同的資本結構,有可能重新再上市。”

“股價極低的時候,還有可能被反向收購資本市場有風險,所以通過退市給自己挖個護城河,誰想進也進不來。”雷永軍認為私有化是非常正常的經營行為,或者說是戰略布局行為。

集體滑坡,女鞋生意不好做

值得一提的是,千百度並不是唯一走下坡路的傳統女鞋公司。2019年到2022年,達芙妮的營業收入從21.26億港元下跌至2億港元,門店數量從425家減少至149家。紅蜻蜓從29.7億元跌至22.51億元。天創時尚的營收也從20.89億元下跌至12.73億元。

雷永軍認為,鞋類市場受電商、線下實體店房屋租金較貴、主流的消費者進商場人數減少這三方面的影響較大。“除此之外,當今鞋類市場上有一個特別不好的現象,是曾經很不錯的、消費者忠誠度較高的品牌,比如千百度、百麗集團等等,都採用了線上和線下發售不同產品的方式。”

“即線上採用質地一般的面料,導致鞋的品質下降,但同時它也採用高價高折扣轉低價模式。而線下人力成本和房屋租金成本高,再加上進店率不高,所以抓住一個顧客,就想賣高價。所以雖然線下商場品質在線,但價格比線上翻了兩倍還多。”雷永軍表示,“這就導致在線下被高價勸退,原來線下的一些忠實消費者轉到線上以後,又對買回來產品大失所望。如果戰略問題不解決,那麼品牌就會越走越窄,越走越麻煩。”

面對困境,女鞋品牌開始在轉型升級之路上不斷求索。

老牌女鞋紅蜻蜓選擇堅守鞋業賽道,在2020年積極嘗試營銷新模式,不斷推進品牌年輕化轉型升級,通過頭部網紅直播帶動爆款銷售;“鞋王”百麗也有意要捲土重來,在2022年3月以“百麗時尚”的名義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申請再次上市;達芙妮也開始向輕資產模式轉型,2020年上半年宣布徹底關閉線下所有實體店;“女鞋第一股”星期六,徹底剝離曾經主營的鞋類業務,轉戰直播界靠帶貨“重生”。

皮革女鞋市場一直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隨着消費者對時尚和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市場逐漸向高端化和品牌化方向發展。近年來,隨着電商的興起和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市場又出現了個性化和多樣化的趨勢。未來,市場將更加註重品牌價值和用戶體驗,同時也將更加關注可持續性和環保性。

“女鞋市場雖然競爭激烈,但仍然存在機會。”江瀚表示品牌需要重新定位和調整戰略,注重產品設計和品質,提升用戶體驗和服務水平,同時也需要加強線上渠道建設和數字化營銷。此外,品牌還需要關注新興消費群體的需求和趨勢,不斷創新和適應市場變化。

“女性愛美,愛穿愛打扮,是不會改變的現實,只會越來越激烈。”雷永軍不認為女鞋市場已經衰退,“而是線下線上的混亂、自身品牌同質化嚴重、‘一窩蜂’的打法羈絆,核心還是企業自身轉型的問題。”

“不同品牌之間應該有不同的結構、不同的打法,高中低端全面布局,才能在商場里獲得立體的消費者。”雷永軍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