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核酸檢測公司開始討債,回款壓力巨大

文章共1996字,預計需要7分鐘左右,閱讀前麻煩點一下關注,便於您後期持續關注相關內容。

根據最新的消息顯示,曾經的新冠核酸檢測龍頭公司達安基因,已經跟4家第三方醫學檢驗室打過官司了,他們希望可以用法院強制執行的方式回款。這件事情出來之後,引起了市場對於,核酸檢測企業巨額應收賬款壓力的關注。

根據媒體報道一共有6家核酸檢測公司,在今年前8個月應收賬款的合計金額是192億元。在大多數公司因為疫情導致產值下降的期間,這6家公司的產值卻在不停增長。在裁判文書網上可以看到,核酸檢測公司以服務合同糾紛為由。

起訴,強制執行各地醫院,支付他們核酸檢測款。在過去那三年的時間裡面,鄭州核酸檢測公司可以說是賺的盆滿缽滿,他們的營收增長是30倍,利潤增長是300倍,讓所有人都非常震驚。

雖然公司的業績擁有驚人的增長速度,但是卻也隱藏着非常嚴峻的問題,那就是應收賬款的壓力很大,回款很困難。甚至有一些會成為壞賬,根本就無法回款。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多核酸檢測公司走上了打官司討債的道路。

核酸檢測公司打官司回款

根據相關了解,在2022年年末檔案基金等應收賬款餘額就已經達到了40.65億元,佔了營業收入的48.4%,總資產的27.55%。

知情人表示該公司經過合計以後,計提壞賬的準備是5.23億元,其中光是一個客戶壞賬的準備,就已經達到了4090.22萬元。

在今年一季度的時候,該公司的應收款仍然還有34.97億元,佔了總資產的25.28%。為了能夠緩解公司的回款壓力,所以只是半年的時間裡面,他們就把4家第三方醫學檢測室給告上了法庭,但是回款效果卻很小。

不僅僅是這家公司,其他那些核酸檢測公司也都面臨著相同的壓力。有一些企業人員表示公司的回款周期為半年到九個月,一個季度內能夠回款已經算是速度比較快了。

雖然表面上看周期並不是很長,但是自從2020年以後,出現了很多醫學檢驗室。

而出現的這些檢驗室會從政府或者是別人的手裡面拿到業務,然後再跟達安基因這種有能力的公司進行合作,在回款以後雙方進行分賬。

但是這些檢驗是在開放以前,為了能夠繼續進行合作,回款還比較順利。

現在業務這一塊已經完全廢棄了,有一些檢驗室自己也是轉包過來的,根本就沒有回款的能力。

有些工作室早就已經關門走人了,所以上游的核酸檢測公司在回款這方面的壓力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該公司表示,現在應收款的回款進度很正常。他們之所以將部分第三方檢測實驗室告上法庭,主要是因為有些實驗室註銷或破產了。

因此他們只能通過法院強制執行的方法,才能完成回款。

面臨壞賬風險收入暴跌

雖然在疫情期間這些核酸檢測公司均有着非常豐厚的收入,但是由於業務的特殊性涉及了很多的方面。

所以結算流程非常複雜,而且回款的周期也很長。公司很多貨款都難以收回,所以也就只能維持紙面富貴的程度。

所以對於這些核酸檢測公司來說,他們最大的一個難題就是怎樣退回巨額的應收賬款。現在全國各地都已經取消了核酸檢測,這些公司也就沒有了業務。

由服務機構的日子過得更是艱難,甚至有個別機構因面臨財務危機,選擇了註銷或者是破產。

這樣一來核酸檢測公司應收賬款的最後難度就變得更大了,可能將會面臨壞賬的風險。出現營收入暴跌,賬也要不回來的艱難情況。

有一些業內人士表示,因為部分的應收賬款可能無法要回。

因為有些實驗室沒有完成回款就自行註銷,那麼這些企業肯定會很着急,所以要起訴是她們維護自己權益的正當手段。

現在已經不再做核酸了,那些連上都無法要回來的核酸公司又將何去何從呢?

核酸公司的發展方向

從目前的大趨勢來看,現在檢測公司有兩條路可以選擇。那些老牌的基金公司會把重心重新放在,之前的常規核心業務上面。比如說,增加了孕前、孕期以及新生兒和兒童每一個階段產品的市場開拓。

主要着重於攜帶者篩查,新生兒基因篩查等等這些項目上。但是,這個發展方向也並不是很樂觀。

主要的原因是,有限公司如果重新回歸到常規的核心業務之中,那麼業績可能就會出現大幅度下滑。

還有一個發展方向那就是另謀高就,我也希望公司在一天時間賺足了資金之後。又對公司進行了全新的布局,直接進軍到了其他的市場之中。

因為這些公司已經擁有了充足的實力,所以只要找對了行業,那麼肯定也能夠再次成功。

這些核算企業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注意好自己的財務管理,確保公司能夠穩定的運營以及持續的發展。

並且要密切的關注企業資金流動的情況,以合理安排應收賬以及應付款的支付時間,才能防止出現資金斷裂的情況。

因為現在新冠已經結束了,所以核酸檢測業務也將不復存在,業務規模肯定會出現大幅度的萎縮,這是正常的情況。

現在這些公司應該做的就是,重視應收賬款的管理。成立專門的小組進行跟進,加大應收賬款考核力度。

因為疫情導致了核酸檢測需求的大爆發,這是一種意外的因素,讓這些企業享受了一大波紅利

但是如果從檢測技術以及檢測的種類方面來看,企業只有做好豐富的研發創新,才能擁有穩定的市場,這樣才不會出現直線下降的情況。

但是現在那些下游的服務機構倒閉破產,甚至連人都找不到。這些應收賬又該如何討回來,這是這些公司最大的一個困難。希望這些公司能夠找到正確的方法,把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對此你怎麼看呢?

堅持原創不易,歡迎大家點贊評論,關注作者,閱讀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