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控人捲款逃往日本,數萬投資者血本無歸。
沒錯,又是理財平台暴雷!但這次不一樣——跑路的不是無名小卒,而是一個號稱"行業標杆"的知名平台;捲走的不是小數目,而是老百姓的血汗錢,足足110個億!更絕的是,人家早就訂好了飛日本的機票,臨走前還不忘在公眾號發個"停運公告",這操作,這膽量,這臉皮,簡直讓人目瞪口呆!
這就是震驚全國的"千屹暴雷事件"。
今年6月,山東知名理財平台"千屹"突然發布停運公告,實控人劉某穩、劉某黨兄弟攜款百億潛逃日本的消息,讓數萬投資者瞬間陷入絕望。這個曾經標榜"數字經濟時代智慧生活服務領航者"的平台,最終露出了龐氏騙局的真面目。
這場騙局的崩塌早有預兆。在2025年6月18日發布的停運公告中,千屹平台將責任推給"國內房地產市場低迷,車位消費緩慢造成的流動性危機"。
千屹停運公告
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就在發布這則冠冕堂皇的公告前,劉氏兄弟已經舉家逃往日本。
更令人憤慨的是,劉某穩跑路後,其兄劉某黨還在繼續安撫投資者,聲稱會慢慢還錢,勸阻大家不要報警。結果三天後,這位"誠信擔當"的哥哥也悄然飛赴日本與弟弟會合。
千屹平台的騙局之所以能持續兩年之久,吸引超過10萬投資者入局,關鍵在於其精心設計的"車位代銷"商業模式。平台聲稱可以3-4折的價格批量獲取開發商車位,投資者通過認購這些車位,與平台簽訂3-12個月的代銷合同,就能獲得驚人回報。
千屹所謂"車位代銷"商業模式
為了讓騙局更具說服力,平台甚至承諾若合同期內未能售出車位,不僅全額返還認購金,還會支付違約金。這種"穩賺不賠"的承諾,配合70年產權的車位和公證合同等"保障措施",成功打消了眾多投資者的疑慮。
值得注意的是,千屹平台並非憑空出現的野雞公司。劉某穩、劉某黨兩兄弟自稱其母公司是"泰港數科集團",註冊資本高達100億元,還打着"泰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國家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青島創新示範中心"的旗號。
這些精心包裝的“地方背景”和“央企背書”,讓很多缺乏金融常識的普通民眾放鬆了警惕。平台宣傳的"智慧生活解決方案"和"智領地產"等時髦概念,更是為其披上了一層科技創新企業的光鮮外衣。
然後,其宣城的母公司"泰港數科集團"企查查仍然顯示“在業”狀態,但企業關係圖譜中並未查到“千屹”。
泰港數科集團企業關係圖譜
騙局敗露後,各地投資者的報案情況令人揪心。不少投資者不僅投入了全部家庭積蓄,還有人通過網貸、信用卡取現等方式追加投資。一位投資者在報案時痛訴:"我們全家攢了三十年的錢,現在全沒了!"
最諷刺的是什麼?就在暴雷前最後一刻,還有人在瘋狂買入!
平台公眾號公告下面,居然還有投資者留言:"支持平台!共渡難關!"
看得人血壓都上來了!
深入分析這場騙局,我們會發現其運作模式存在諸多明顯漏洞。首先,車位作為不動產,其銷售周期和價格波動都存在不確定性,承諾固定高額回報本身就違背市場規律。其次,如果真如平台所說能以3-4折價格批量獲取車位,開發商為何不自己銷售獲利?再者,平台從未公開過具體的車位信息和銷售數據,資金流向更是不透明。
但為什麼還有人上當?
三個字:貪!貪!貪!
千屹事件再次印證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在金融騙局中,往往是投資者的貪婪成全了騙子的野心。當10%的投資者獲得承諾的回報時,就會有100%的投資者相信這個騙局。劉氏兄弟正是深諳此道,用早期投資者的收益作為誘餌,吸引更多後來者入局,最終在資金池達到理想規模時捲款跑路。
千屹清算清償公告
目前,多地警方已對千屹平台立案偵查。但考慮到主犯已潛逃境外,資金轉移渠道複雜,投資者能追回損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最後說句掏心窩的話: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別等到血本無歸時,才想起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