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不太妙,中美海運價格暴跌63%,中方直接把話挑明,送給華盛頓一句話。
中美關係緩和之際,中美貿易卻傳來一個重磅消息。據聯合早報報道,近日,受中美關稅戰影響,中國出口至美國西海岸和東海岸的集裝箱海運價格,與上個月相比分別暴跌了63%和41%。
據悉,在5月初中美達成初步協議後,集裝箱海運價格曾一度飆升。據專業人士分析稱,中美航運價格近期出現“大起大落”,可能與中美貿易量的變化有關。在中美達成協議之後,兩國貿易像是“憋了大招”突然釋放一樣,貿易量激增,而在恢復近兩個月之後,雙方貿易量進入平緩期。
對於中美海運價格暴跌一事,可以說是“喜憂參半”。雖然說,航運價格下降,意味着運輸成本也下降了,有利於中美進一步擴大貿易量。但根據經濟學的客觀規律,需求增大就會漲價,反之則降價,航運市場也是如此。
因此,如今中美航運價格暴跌,說明中美貿易量也在暴跌,而中美之間的博弈並未結束,雙方貿易驟降對中方來說不算是一個好消息,甚至可以算作是一個“預警信號”。因為只有兩國貿易量足夠穩定,才能讓兩國關係也變得平穩。反之,如果兩國貿易量總是大起大落,那兩國關係也會變得“風雨飄搖”。如今,隨着中美貿易量的下降,不排除特朗普會繼續從中作梗,使中美關係更加的舉步維艱。
但對於中國而言,我們也不必過分緊張。中美海運價格暴跌,一方面體現出美國市場正在回歸理性,之前貿易量激增,導致海運價格泡沫不斷膨脹,如今正是“擠泡沫”的關鍵時期。
另外,別忘了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我們應該保持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堅信中國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最近,隨着中美海運價格變化,中美關係也在發生着變化。
近日,中國外長王毅斬釘截鐵的送給了美國一句話:美國悍然轟炸主權國家伊朗的核設施,開創惡劣先例。顯然,這是中國在主持公道,在批評美國,同時王毅外長的這句話也是一句大實話。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美國對一個主權國家進行狂轟濫炸,這侵犯了主權國家的利益,踐踏了國際社會的根本性原則;其次,美國轟炸核設施的舉動非常危險,將地區安全完全拋諸腦後。
值得注意的是,王毅外長這番話是在與法國總統馬克龍會晤時講出來的。就這一點而言,中方釋放出了兩大信號:首先,中國將加強同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聯繫,包括恢復貿易、修復雙邊關係等等;其次,中方將聯合歐洲一起“反霸權”,這裡的“霸權”指的是誰已經不言自明了。
實際上,對於“反霸權”,法國這次也向中國“交了底”,馬克龍表示,將和中國一起,持續推動“多邊主義”,避免世界陷入“陣營對抗”之中。看來,法國這次是真心想要作出改變。
不管怎麼說,王毅外長的這番話,已經為華盛頓敲響了警鐘,特朗普該如何處理中美關係,該好好的作出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