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這幾年鬧得沸沸揚揚,兩邊互相加關稅,搞得全球經濟都跟着晃悠。美國先動手,特朗普上台後就對中國商品開徵關稅,說是要解決貿易不平衡的問題。
中國也不甘示弱,立馬還擊,雙方你來我往,關稅大戰一直沒停。儘管如此,中國看起來一點都不慌,甚至還有點底氣十足。
有個英國專家跳出來說,中國手裡攥着四張王牌,其中一張特別厲害,能讓中國在這場貿易戰里穩穩站住腳。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特朗普的關稅和中國咋應對
2018年,特朗普政府開始對中國商品加關稅,第一波就瞄準了340億美元的貨,包括機械、電子產品、醫療設備啥的。
中國當天就反擊,對同等價值的美國商品加稅,大豆、汽車、化工品都上了名單。後來幾輪下來,美國幾乎把所有中國進口商品都罩上了關稅,總值高達3600億美元。
這關稅對美國有啥影響呢?說白了,美國老百姓和企業先遭殃。關稅就是進口稅,東西貴了,買電子產品、衣服啥的都得多掏錢。不過,美國的鋼鐵和鋁業倒是樂開了花,畢竟保護政策幫了他們一把。
中國這邊呢?關稅肯定傷了點皮毛,尤其是靠出口美國的行業。但你看數據,中國的出口整體還是硬朗得很。2020年,疫情加上貿易戰,中國出口居然還漲了3.6%,對東南亞、歐洲的出口蹭蹭往上走。
中國咋應對的?除了還擊關稅,他們還想了不少招兒。比如推國內消費,搞基建投資,還在技術上加碼創新。這些招數幫中國頂住了壓力,經濟沒像有些人想的那樣垮掉。
中國手裡的四張王牌
那英國專家說的四張王牌是啥?中國最大的底氣之一就是它那14億多的人口。人口多,買東西的人就多,國內市場自然就成了一大靠山。
哪怕美國不買中國貨,中國人自己也能消化不少。過去幾年,中國政府一直在推政策刺激消費,比如減稅、增加福利開支、搞鄉村振興,家裡有錢了,大家花錢也就不手軟。
還有個亮點是電商,網上購物方便得很,商家不用非得靠出口,國內市場就能賺得盆滿缽滿。所以,關稅再狠,中國靠自己也能撐得住。
再說第二張王牌,叫“一帶一路”。這可是個大手筆,2013年啟動,計劃通過修路、建港口,把中國和亞歐非的國家連起來。中國投錢幫這些國家搞基建,既開了新市場,又交了新朋友,哪還怕美國不買貨?
比如巴基斯坦的中巴經濟走廊,中國砸了600多億美元修路修電廠,這不光是生意,還拉近了兩國關係。中國還投資了斯里蘭卡、希臘的港口,貨從這些地方走,照樣賣到全世界。有了這些新路子,美國市場不香也沒啥大不了。
第三張王牌是技術。中國這幾年在高科技上可沒少下功夫,半導體、人工智能、新能源,哪樣都在猛追。美國想卡脖子,比如禁華為用美國技術,中國就自己干。像“中國製造2025”這計劃,就是要讓製造業升級,關鍵技術不靠別人。
5G這塊,華為已經跑全球前面去了,國內國外都在鋪網絡。人工智能也定了個大目標,到2030年要當老大。這種自己搞定的能力,讓中國不怕美國的技術封鎖,還能反過來搶市場。
最後一張,也是最狠的,是中國攥着美國國債。截至2021年,中國持有超1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是美國的大債主之一。如果中國真要賣掉這些債,華爾街得抖三抖,美國借錢成本得漲,美元也得跟着晃。
當然,這招有點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賣債美元跌了,中國出口貴了,自家資產也得縮水。但光是這威脅就夠美國喝一壺的了。貿易戰打得凶,中國只要暗示一下這招,美國就得掂量掂量。所以這張牌被稱為“最致命”。
除了這四張王牌,中國還有不少後手。中國是全球製造中心,美國企業離不了中國貨。手機、電腦、汽車零件,好多都得靠中國做。想換地方?成本高、質量差,哪那麼容易。中國這地位,讓美國想脫鉤都難。
中國沒閑着,忙着跟別的國家簽貿易協議。像RCEP,亞太15國一塊兒玩,市場大了去了。歐洲、非洲、拉美也都有新合作,出口路子多得是,美國市場少點也沒啥。
總的來說,中國不怕美國關稅,靠的是這四張王牌——大市場、“一帶一路”、技術硬氣、美國國債,再加上匯率、供應鏈、新朋友和國內改革。
這些加一塊兒,讓中國在貿易戰里站得穩穩的。關稅肯定有點疼,但中國有招兒扛着,還能接着往前跑。
參考資料
專家談中國反制美貿易戰措施:基本上體現穩准狠.新浪 [引用日期2018-06-17]
外交部: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損害的是各國人民的利益.澎湃新聞.2025-02-26 [引用日期2025-02-26]
英意澳領導人達成一致:貿易戰“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央視新聞 [引用日期2025-04-05]
歐盟將對一系列美國產品徵收高達25%關稅.新浪財經 [引用日期2025-04-09]
惠普、戴爾、宏碁、華碩和聯想等大廠暫停對美出貨.IT之家 [引用日期2025-04-10]
特朗普稱協議達成後美對華關稅將大幅下降 中方回應.中新網 [引用日期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