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中美關係剛出現緩和的信號,又生變數,這次情況更加不妙,美國可能又要對中國動手了。日前,據一位和特朗普關係不錯的共和黨議員透露,特朗普已經同意,如果中國繼續購買俄羅斯的石油,那麼美國就將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徵收500%的關稅。這位議員隨後還信誓旦旦地表示,相關的法案估計7月份就能通過並實施,言語中威脅中國的意味已經溢於言表。
對於他這番對華強硬的言論,特朗普本人目前還並沒有給出正面的回應,不過結合他一向陰晴不定的行事作風來說,能答應這樣的法案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更何況中國一直不肯多買美國石油這件事,也是特朗普多年的“心結”。不少人應該還記得,就在前不久伊朗與以色列激戰正酣時,特朗普曾公開喊話,希望中國購買更多的美國石油。因為在特朗普看來,伊朗陷入國家緊急狀態,其出口石油的能力勢必會減弱,而中國又是常年進口伊朗石油的“老客戶”,此時為了滿足石油需求,中國應該會尋求其他的買家,這也就讓美國看到了取代伊朗的機會。
但隨後中國外交部的回應給特朗普的這一天真想法,澆了一盆冷水,因為中國會根據自身的國家利益採取能源保障措施。說白了,就算沒有伊朗提供石油能源,中國也不會考慮美國這個選項。畢竟能源供給對一個國家來說並不是小事,將其輕易地交到特朗普這種朝令夕改的人的手裡,風險太大了。在與特朗普政府打交道的這些年裡,我們早就吸取了教訓,不可能再輕易相信他們說的話。
就像這次一樣,最近中美關係趨向緩和,特朗普政府同意取消了一系列的對華限制,中國商務部也對等地在相關產品上鬆口了。但眼下又傳出特朗普打算對華徵收500%稅率的消息,很明顯,美國就是想要過河拆橋,沒有絲毫合作的誠意。看來,中國此前對美關稅進行對等反制的強度還不夠,特朗普政府還沒有長教訓。據相關數據顯示,和上個月相比,中國這個月到美國東海岸港口的海運價格已經下跌了41%。不過這並不是因為美國人不想買中國產品了,而是因為他們此前囤了太多貨,短時間內也消耗不完,因此中美之間海運的需求相比那會就降低了。換言之,美國人的生活還是離不開“中國製造”,起碼在短時間內,美國始終無法忽視中國的經濟影響力。
當然了,也有一部分人認為,眼下正值美國與各國進行關稅談判的最後衝刺階段,他們選擇在這時候放出加稅的風聲,目的其實是為了再逼其他國家一把,讓各國儘快接受美國開出的條件簽署新的關稅協定,所謂的對華加征更高關稅,只是說給其他國家看的幌子罷了,美國實際上根本就不敢對中國這麼做。
不過,對一些態度不堅定的國家來說,美國的強壓還是奏效了,繼越南之後,柬埔寨也開始認輸。越南答應全面取消對美關稅,將市場完全開放給了美國產品,而越南的產品要想出口美國,則需要繳納20%的關稅,很顯然,這就是一項“不平等條約”。隨後柬埔寨緊跟着表態稱,也已經與美國就關稅問題達成了協議,雖然相關的細節目前還沒有披露,但外界普遍猜測,這很可能也是犧牲了柬埔寨的國家利益才換來的。有了越南與柬埔寨兩個國家的例子擺在這,很難判斷接下來其他的東南亞國家會不會順勢也對美國“跪了”。
對中國來說,這絕對不能算是一個好消息,但是經過美國這麼一折騰,也讓我們徹底地看清了部分東南亞國家的真實面目,哪些是“騎牆派”,哪些是“親美派”已經一目了然。這讓我們未來在處理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時,心中更有底了,對於以犧牲中國利益迎合美國的那些國家,我們自然也就不用講究情面了,該敲打的時候就該敲打,讓他們明白,拿着中國給出的好處還背刺中國的代價,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