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滬深兩市以低開姿態開啟交易,盤中震蕩格局顯著。金融、地產板塊短暫發力支撐滬指,使其保持相對堅挺;然而,汽車、科技及題材股集體走弱,拖累深成指震蕩下行,創業板指盤中跌幅一度超1%。午後,市場雖現回升跡象,尾盤更有快速拉升動作,但受制於整體成交低迷,回升動能不足,最終全天呈現低開回落態勢,延續近期調整趨勢。
值得關注的是,在市場情緒持續低迷的背景下,當日兩市成交額進一步萎縮,再度跌破萬億關口,這已是2025年以來第五次出現此類情形。回顧年內市場表現,每當成交額跌破萬億,市場格局往往隨之生變,此次成交驟降,又將引領指數走向何方?
1、2025年以來,兩市成交跌破萬億共有五次,分別是1月13日、4月2日、4月17日以及4月18日。算上今日,年內滬深兩市成交額第五次跌破萬億;
2、不同階段,成交額跌破萬億下市場表現不同。1月13日,市場處於快速下跌的尾聲,成交量大幅萎縮下階段見底;4月2日,市場調整途中,市場情緒回升以及成交萎縮下,伴隨着對等關稅的利空隨後迎來大跌;4月17日以及18日,指數處於小碎步上行途中,成交再度萎縮下此後迎來放量拉升。
那麼,當前時刻,面對成交的再次萎縮,市場會何去何從呢?
首先,當前市場情緒低迷,海內外壓力共存。短期國內基本面修復不強以及提振動力不足下,市場迎來分化以及階段兌現;
其次,海外方面,特朗普關稅政策頻繁變動,持續干擾市場預期;美聯儲貨幣政策陷入兩難困境,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致使美國陷入通脹超預期與經濟增長放緩並存的滯脹困局;
從技術走勢分析,當前市場或正處於階段調整初期,與4月初的調整階段較為相似。市場情緒持續低落,調整趨勢初現端倪,若外部不利因素持續施壓,需警惕市場進一步下探的風險。
綜合當前海內外宏觀形勢,結合市場弱勢輪動、情緒低迷以及成交大幅萎縮的現狀,短期內應謹防市場調整趨勢延續。若後續出現新的不利因素衝擊,市場波動幅度可能進一步加大。不過從中長期視角來看,a 股具備自身韌性,當前市場估值處於歷史相對低位,對長線資金具備較強吸引力。隨着政策持續發力以及基本面逐步改善,市場有望形成共振向上格局,中長期向好趨勢不改。若階段性調整持續,或將為投資者提供良好的中期布局時機。
對於投資者來說,可採取以下策略:短期應嚴格控制倉位,避免在市場潛在的調整共振中陷入被動;重點關注業績確定性強的板塊,尤其是一季報超預期且行業景氣度持續向好的細分領域,如電力、出口鏈等;同時,通過差異化資產配置分散風險,可適當配置黃金、高股息類資產,發揮其防禦屬性,平衡投資組合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