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盛夏時節即將到來,華燈初上的青島迎來夜間消費黃金期。為精準對接市民遊客出行需求,激活城市夜經濟潛能,青島城運控股集團立足民生所需,創新服務舉措,通過延長骨幹線路服務時間、強化軌道交通接駁、打造特色主題專線等組合措施,促進交通與商業、文化、消費等產生更多“化學反應”,以“公交+夜經濟”的深度融合,為城市夜生活注入新活力,讓流動的車廂成為展現都市煙火氣的亮麗窗口。
延時運營精準施策,激活夜間消費潛能
為精準對接夏季夜間消費高峰,城運集團自5月1日起啟動季節性延時服務,對途經城市主幹道、商業聚集區的20條公交線路末班車時間普遍延後10至90分鐘,形成覆蓋商業綜合體、旅遊景區、交通樞紐的夜間服務網絡,這一舉措不僅延續了城市的“煙火氣”,更成為推動夜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5月25日22時,321路遠洋廣場站點仍有不少乘客排隊候車。來自濟南的遊客張女士逛完夜市,手裡提着剛買的青島啤酒和海鮮小吃。“本來擔心太晚打不到車,沒想到這麼晚了還有公交車,而且直達酒店附近,很方便。”她表示,公交延時讓自己在青島的夜遊體驗更加從容。
據悉,321路將末班車時間從21時30分延至22時,直接覆蓋19時—22時的黃金消費時段。線路駕駛員柳斌介紹,自5月1日延時以來,夜間客流明顯增加,尤其是小麥島、五四廣場等熱門景點附近的站點,21時後的乘客比以往多了近一倍。
數據顯示,自季節性延時實行以來,全市20條季節性延時線路單日夜間客流量同比增幅超5.3%,其中408路線周末及節假日夜間客流量較之前增長19%,224路線客流環比增長8.4%,集中體現了公交服務與夜經濟的深度契合。
多維接駁無縫銜接,構建出行消費閉環
在優化線路布局基礎上,城運集團着力強化軌道交通接駁能力,打造“零距離”換乘體系。市北巴士公司208路線串聯新都心、遠洋廣場等四大商圈,實現與4條地鐵線路無縫換乘;李滄巴士公司408路線與地鐵2號線、3號線密切銜接,在李村公園站、李村站實現“抬腳上車,無縫換乘”,且駕駛員主動了解掌握沿線商超、地鐵站換乘信息,並在車廂內增設商圈導覽提示牌,讓市民遊客“一車直達目的地”。
在台東商圈,隧道巴士公司的218路、320路公交線路夜間客流量持續攀升,其中320路4月份客流近7000人次,環比增長13.51%,以流動的數據勾勒出城市夜經濟的蓬勃生機。“320路末班車22時40分發車,夜遊台東完全無壓力!”青島大學學生小李算了一筆賬:公交卡單次1元,往返僅需2元,比打車便宜近十倍。來自上海的遊客張先生則對公交“觀景屬性”情有獨鍾:“從高雄路到台東,沿途燈光秀盡收眼底,這才是深度游青島的正確方式。”320路串聯台東夜市、啤酒街等網紅地標,形成“夜間消費閉環”。
特色專線創新服務,點亮城市夜遊品牌
今年3月,402路“我愛青島”主題巴士正式亮相後,夜晚行駛時,車身裝飾的“我愛青島”發光字不停閃爍,營造的星光夢幻視覺效果,成為青島夜色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同時,402路途經五四廣場、奧帆中心、情人壩等地標性景點以及香港中路、萬象城等商業區,串聯起青島的夜生活核心區域。市民和遊客不僅可以欣賞到浮山灣燈光秀等夜景,還能方便地前往各大商業區品嘗美食、購物娛樂,極大地提升了夜間出行的便利性和體驗感,促進了青島夜經濟的繁榮。
在嶗山區,388路公交車以“夜經濟主力軍”的姿態,將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與李村商圈緊密相連。隨着旅遊旺季到來,市民遊客夜間購物、餐飲需求旺盛,嶗山巴士公司通過大數據分析,加密晚高峰發車頻次,發車間隔從15分鐘壓縮至10分鐘,李村公園站單日客流增幅達7.7%。乘客王女士感慨:“班次加密後,下班等車時間明顯縮短,甚至逛完街還能趕上最後一班公交車回家,特方便。”這種“客流到哪,公交就到哪”的靈活調度,不僅讓夜間出行更加從容,也為商圈帶來了更多人氣。
此外,市北巴士公司將30路公交車打造為“移動美食專線”。車廂內設置青島特色美食地圖,駕駛員化身“美食嚮導”,沿途播報台東步行街、登州路啤酒街的網紅店鋪信息。乘客張女士直言:“坐着公交吃遍青島,這種體驗既新鮮又實惠。”
從延長運營時間到加密發車頻次,從無縫換乘體系到特色主題專線,青島城運控股集團以精準施策回應民生關切,用服務創新點亮城市夜空。數據顯示,延時服務實施以來,夜間客流增長與商圈消費提升形成良性互動,公交服務效能與城市經濟發展實現同頻共振。這一組組躍動的數據背後,是市民遊客出行便利度的顯著提升,是城市“夜態”活力的持續迸發,更是公共服務與民生需求雙向奔赴的生動實踐。未來,城運控股集團將繼續以精細化服務織密夜間出行保障網,讓流動的城市血脈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注入更強勁的動能。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通訊員 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