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昨天發文稱,過去一個多月是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

至於原因,小宅認為和兩件事情有關。

第一,3月29日一名女生駕駛小米SU7 在安徽銅陵高速上發生事故,事故導致包括司機在內的三人死亡;據悉,事故發生前小米SU7處於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但是在事故發生時已經退出NOA;官方已經發文表示,事故車輛為小米SU7標準版。

第二,小米SU7 Ultra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引發爭議,爭議的點在於雷軍早期表示這個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不僅改了外觀件,內部結構也改了,雙風道直接導向輪轂,支持輪轂散熱;之後雷軍刪除了部分文字,而且官方目前表示“提供了部分氣流導出和輔助前艙散熱”,跟之前宣傳的其實是對不上的。

對於第一件事,小宅認為得從車輛說起;這場事故中的車輛為小米SU7標準版,因此並沒有激光雷達,同時算力也只有84TOPS;或許大家對於這個配置沒有什麼概念,就這麼說吧,目前售價7.88萬元的海鷗智駕版算力也是84TOPS。

另外還得說一下,小米SU7標準版只有一個毫米波雷達,海鷗智駕版有五個毫米波雷達,兩個車型的超聲波雷達都是12個;如果從智駕的角度來看,海鷗智駕版是要比小米SU7標準版還強的,畢竟毫米波雷達對於這種算力的車型來說非常重要。
事故中的車輛算力較低,因此面對突發情況的解決能力也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大家在高速上使用NOA的時候,還是需要全神貫注,時刻關注路況,這種算力較低的車輛很難解決突發情況。

至於小米SU7 Ultra,不少網友戲稱“龍晶風道”,這也是結合了之前“龍晶玻璃”的說法;小米官方目前給出了解決方案,沒交付的可以改成普通前艙蓋,所有下定的用戶在交付之後都會獲得兩萬積分(價值兩千塊錢),這個解決方案其實還是挺有誠意的。

當然還是有消費者不滿意,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允許消費者退掉訂單;不過小宅認為,這個基本上不太可能,對於小米來說也是不能接受的,畢竟這是一款52.99萬元起步的車輛,排產之後的成本其實是比較高的,如果有大規模退訂,這對於廠商來說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造車很苦”,這也是雷軍在之前的演講中多次提到的一句話,小米汽車從0到現在月交付接近三萬輛,毫無疑問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新勢力汽車品牌中,小米汽車的成績絕對是最亮眼的,同時在整個互聯網上的熱度也是絕無僅有的。
小米汽車在獲得潑天流量的情況下,出現任何問題都會被無限放大,流量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壞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