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一些詞語會出現流量化的現象。看似無關緊要,甚至有些娛樂的精神,但詞語流量化的結果是人們不可估量的。

隨着一些網絡熱搜的出現,很多事件上了熱搜榜,而一旦被很多人關注,事件的名稱以及人物說的話、人物的名字都會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甚至成了流行語,也就成了流量化的詞語。其實,成語的形成也是流量化的結果。不管是風聲鶴唳,還是火燒赤壁,不管是守株待兔,還是刻舟求劍,都算是當時的事件,根據事件提煉出詞語,就是做一個標記,而且很多人都知道。一旦用了成語之後,很多人都會明白怎麼回事,甚至有和當代的事件類比的性質。到了現在,雖然沒有太多的成語產生,但很多網絡熱點詞彙出現了,其背後是資本推動的結果。資本搭建了網絡平台,同時搞了熱搜,很多熱點事件都上了熱搜,熱點人物也上了熱搜,會引起流量效應。當很多人都來關注熱搜榜上的事件或人物的時候,事件或人物的名稱就會被人們熟知,甚至人們要拿出來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還要引以為戒。這種流量化的詞語會和成語一樣,成為一種標誌,成為人們進行比對的一種規範,或者說是一種比對物。長期如此發展,人們就會發現,很多網絡熱點詞彙成了流量化的詞彙,而且只要提起來,人們就會馬上想起與之相關的事件或人物。即便一些上了熱搜榜的人說了一兩句話,也會被人們大肆傳播,成為流量化的詞語。
有“約嗎”“有錢就是任性”“喜大普奔”“也是蠻拼的”“也是醉了”“打醬油”“畫面太美,我不敢看。”等等很多詞語本身沒有什麼內在的含義,但被網絡傳播以後,就有了很多的意思,已經距離原本的意思太遠了。既然這樣的詞語可以廣泛傳播,被人們熟知,那麼這樣的詞語就一定是匯聚流量的詞語,而且會作為互聯網的記憶存在。光顧互聯網的人呈代際更替,互聯網上的熱點事件和熱點人物呈代際更替,那麼流量化的詞語也呈代際更替。中年人和年輕人熟知的網絡熱點詞語是不同的,他們的關注點也是不同的。一旦某些詞語成了流量匯聚點,就會受到資本的助推,而且會造成廣泛的效應,甚至會產生輿論反應。資本搭建了熱搜平台,會把一些事件和人物推上熱搜榜首,進行排名之後,會產生很大的流量效應。有流量就有流量變現的方式,尤其是匯聚巨大流量的熱搜榜,會很容易掛載廣告,實現流量變現。而短視頻平台也會造一些流量化的詞語,通過這些詞語吸引很多人,通過直播打賞或賣貨實現流量變現。詞語本身沒有太多的深層含義,但經過網絡助推以後,就會變成了寓意豐富的詞語,而且可以廣泛應用於不同的環境,會產生不同的意思。“也是醉了”這個短語應用到不同的環境中,會產生不同的意思,並不只是喝醉了。可能是諷刺太過自由的行為,掩飾自己的失誤,看到奇葩行為無奈的感嘆,看到別人罵自己的時候,表達一種異樣的理解,表示自己也和他人一樣,表示自身的尷尬與不解,無語的狀態等等。意思非常豐富,就看用的人在什麼環境中用了。

詞語流量化會豐富詞語本身的意思,因為這樣的詞語並非只是表面的意思,而是有了很多引申義,尤其成了熱點事件中的詞語或者是熱點人物說出來的詞語,就有了一種諷刺和調侃的意味,而越是這樣,越能夠刺激很多人的神經,讓他們自覺去傳播,最終豐富了詞語本身的意義,甚至弄出了很多毫不相干的引申義。有“草台班子”“班味”“爹味”“那咋了”等等詞彙,而且每年都會有熱點詞彙出現,匯聚了巨大的流量,反映了網民的心理狀態、生活狀態、對世界認知等多方面的變化。倘若關注每年新出現的熱點詞彙,就會發現每年網民的心理變化,也會發現每年經濟發展的變化,社會發展的變化,生活的變化等等。拿“草台班子”來說,形容某些組織看似規則明晰實際上管理鬆散、程序混亂,這一流行用語更廣泛地用於勸誡自己,開解他人不要太焦慮內耗,鼓舞自身更有信心地面對挑戰,是一個生動反映當代網友心理狀態的詞彙。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草台班子,甚至世界是一個大的草台班子。可見這樣的流量化詞語應用範圍之廣,意義之豐富。
詞語流量化的結果就是讓某些通常應用的詞語變得內容豐富,語義豐富,應用環境變得非常廣泛,甚至成了標誌化的詞彙,可以標誌某些特定的網絡熱點事件或者網絡紅人。倘若流行語長盛不衰,那麼流行語將會進入《漢語大辭典》。因為漢語大詞典是開放性的系統,不斷收入新的詞語,一旦流量化的詞語變成人們的口頭語,而且應用範圍非常廣,應用時間非常長,就具有了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當然可以進入詞典,成為人們堂而皇之應用的詞語,哪怕詞語本身出現了很多引申義,甚至因應用環境的不同而出現和詞語本意相反的意思,也照樣可以進入《漢語大辭典》。互聯網有開放和共享的精神,還有自由的精神,很多網民雖然不敢自由發言,但他們更喜歡到網絡上找樂子,調侃一些網絡事件或一些名人。當一些網絡事件或名人上了熱搜之後,就會成為流量的匯聚點,也成為很多人關注的點,關於他們的詞語會迅速變成流量化的詞語,不但被廣泛傳播,而且被廣泛引用。只不過資本推動的網絡熱搜在不斷變化,熱點事件層出不窮,而流量化的詞語也層出不窮,變得越來越多,真正能夠廣泛流傳,而且流傳時間很久的網絡熱詞並不多。似乎每一年都有很多網絡熱詞出現,匯聚了巨大流量,可以作為標誌性的詞語,但能走進《漢語大詞典》的並不多,因為沒有持續造成廣泛的影響,沒有持續流傳下去。以至於很多人總是關注新的熱點事件,而對於原來的熱點事件卻不再關注了。

人的注意力就是這樣,很容易出現轉移,也很容易被媒體牽着鼻子走。以至於他們失去了對負面新聞的鑒別能力,也失去了對公平和正義的持續堅持與追問。似乎這就是詞語流量化造成的結果,也是資本推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