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2025年05月13日03:52:08 財經 1255

中國是舉世聞名的“基建狂魔”,其中鐵路建設,更是咱們國家基建一張響噹噹的名片。可在榮耀的背後,高昂的建設成本,也是一筆不得不算的賬。

為了儘快建成全國鐵路網絡,保障民生促進發展,我國採取了“多線建設”的鐵路規劃,尤其高鐵建設更是一個“快”字了得。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這就導致咱們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鐵路負債是相當之高的,五年之前甚至接近六萬億

即使背負着高額債務,中國鐵路也沒有停下發展的腳步。現如今,全國鐵路網絡已經是四通八達了,那麼最新的負債數據,又是怎樣的情形呢?

1.鐵路“吞金獸”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竭盡全力發展國家鐵路,這是中央早在千禧年之初,便定下的基本政策。

咱們國家之所以急着建鐵路,是因為歷史機遇不等人,想要搭上經濟全球化“順風車”,便捷的鐵路交通是一大基礎條件。

想要更好地了解鐵路發展的必要性,咱們不妨跟大洋彼岸的美國對比一下看看。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美國的陸地領土面積和中國相差不大,全美境內鋪設的鐵路總里程,有將近三十萬公里

這些鐵軌溝通了美國本土各州,極大地促進了經貿效率,是美利堅經濟騰飛的基石。

反觀我國,論國土面積還要比美國稍微大一點兒,鐵路總里程卻不足二十萬公里,遠不如美國。

更不要說美國只有三億出頭的人口,而我國的人口規模是十多億。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現狀如此,發展鐵路勢在必行。

一開始,中國鐵路建設走的是財政撥款的路子,結果後來由於鐵路建設的蓬勃發展,不得不改為以鐵道部貸款為主。

多年發展下來,鐵道部為了修建鐵路,足足背負了5.48萬億的巨債。

鐵路之所以“燒錢”,主要還是建設成本擺在那兒,不是精打細算就能降下來的。

尤其是高鐵建設,更是小國、窮國承擔不起的“吞金獸”。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建鐵路的每個環節,都要砸下大錢,但凡有一點兒偷工減料,實際投入運營時都會造成嚴重的事故。

從原材料到建設器械,再到技術研發,鐵路主打一個建設周期長,耗費精力和財力多。

我國每公里鐵路的造價,在千萬級別,高鐵更是達到了每公里一億多。

2.必要的犧牲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要問了,已經建好的鐵路,不是可以產生收益嗎,為啥鐵道部還是會有將近六萬億的高昂負債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國和歐美的發達國家,在鐵路運營方面的根本思路差異了。

西方國家比如美國,是資本主義的運營思路,建設鐵路以商業利益為驅動力。

故而一段鐵路成功通車之後,他們會通過高價票等方式儘快收回投入成本,實現盈利。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可我國建設鐵路網絡,是以為人民謀福利、為國家促發展為目的,因此會盡量壓低票價,保障民生的同時降低企業生產運輸成本。

平價、特惠價火車票的普遍存在,使得通過收益降低鐵道部整體負債,效果比較有限。

但這對國家整體發展而言,是必要的犧牲。發達的鐵路網帶來的“隱形福利”,遠遠多於鐵道部那近六萬億的負債了。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由於咱們國家的鐵路運營,以便民利民、促進經貿為主旨,故而企業和個人的出行、運輸成本都比較低。

人員的順暢流通,原材料及商品的高效買賣,使得祖國經濟發展也跟着大大提速了。

沒了運力受限的掣肘,咱們國家這些年,多掙出了好幾個六萬億。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鐵路建設的高昂負債,也是不能不解決的問題。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畢竟其中大部分都是貸款,堆在那裡不斷漲利息實在是不行。

可究竟應該如何“消化”掉這些負債呢?答案十分違反第一直覺,那就是繼續建造鐵路。

本來巨額債務就是高速發展鐵路搞出來的,為了還債還得繼續建,這是什麼道理?

其中的關鍵其實很簡單,還是老生常談的成本問題。鐵路的特點,是總里程越長,平均每公里的運營成本越低。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如果我國只有稀稀拉拉幾條鐵路幹線,那平均下來,每公里的運營成本就會十分驚人。

到時候即使咱們國家再也不建新的鐵路軌道,每年的車票收入,也填補不了新添的債務。

與之相反的是,我國選擇繼續大規模建設鐵路,尤其是高鐵線路,平均每公里的運營成本便會隨着鐵路網的全面鋪開越來越低。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當國境內的鐵路網絡徹底完備、覆蓋至祖國的每一個角落時,平均每公里鐵路的運營成本便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鐵道部也就能用每年收上來的車票錢還宿債,逐漸把巨額負債給徹底償清。

有人也許會想,這麼一點一滴清償負債,會不會時間太久了呢?咱們乾脆效仿歐美,把票價給提上去如何?這法子雖然表面上“見效快”,實際得不償失。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作為一個幅員遼闊、人口規模世界第二的大國,鐵路是咱們國家陸路運輸的最主要方式,公路無法進行替代。

如果把鐵路票價提高了,不但人民群眾交通出行成本激增,民生不便,企業的運輸成本也會隨之拉高。

這些成本的增長,最終都會轉嫁到商品價格的漲幅上,進而影響全國的經濟大局。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3.可喜的未來

一步一個腳印慢慢還債的方法雖然“笨”,對於我國鐵路的發展而言,卻是最適合具體國情的方案。

好在經過多年努力,鐵道部的總負債數據,已經有了可喜的變化。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我國鐵路總負債為2.66萬億,包括普通鐵軌以及高鐵線路。

與五年前相比,我國已經償還了將近一半的欠款。根據中央財政部的估算,剩餘欠款最慢也可在十五年之內徹底還清了。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如果有人還嫌我國鐵路“燒錢”且還款慢的話,不妨和國外做個對比。

英國臭名昭著的“高鐵二號線”工程,拖拖拉拉十幾年,浪費了數百億英鎊的巨款,迄今為止鋪設鐵軌里數不到五十公里。

跟英國的人浮於事、巨額財政撥款“蒸發”相比,咱們國家的鐵路建設,真的可以說是經濟高效又很實惠了。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回望過去,祖國鐵路建設在艱難中起步,歷經種種坎坷,終於越來越好展望未來,中國鐵路建設,尤其是高鐵領域,將再接再厲、繼續向前。

如此,才算不辜負我國“基建狂魔”的赫赫大名。對比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討論哦。

參考資料:

1、算算“鐵路賬”,高鐵帶動的不只一點——澎湃新聞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2、16萬公里鐵路縱橫成網 流動的中國活力滿滿!——央視新聞客戶端

5年前我國鐵路負債高達5.48萬億,再看如今數據,真的令人意外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ST特信擬申請摘帽,如何消除財務造假影響備受關注 - 天天要聞

ST特信擬申請摘帽,如何消除財務造假影響備受關注

7月3日,深圳國資繫上市公司ST特信(000070.SZ)發布公告,公司已就行政處罰決定所涉事項對相應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進行追溯重述,並針對投資者索賠事項充分計提預計負債。目前,導致公司其他風險警示的因素已經消除,且自行政處罰決定書作出之日起即將滿12個月,公司將於7月7日向深交所申請撤銷股票交易其他風險警示。 財務造...
國內融資熱度連續2年增長,但創企平均每一筆融到的錢少了600多萬 - 天天要聞

國內融資熱度連續2年增長,但創企平均每一筆融到的錢少了600多萬

來源|IT桔子封面|公眾號AI生成回顧今年上半年的創業企業股權融資,IT 桔子發現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國內融資熱度連續2年增長,2025上半年再創高峰,尤其早期投資持續活躍。而壞消息是,創業公司平均融到的錢更少了。真實的商業世界當然遠比這複雜多了,而我們建立的數據模型是希望在複雜的世界中看見一些簡...
半個月時間,蘇州三家公司上市 - 天天要聞

半個月時間,蘇州三家公司上市

今天(7月3日)撥康視雲生物醫藥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至此蘇州今年已新增境內外上市企業9家其中境外5家均為港交所上市目前蘇州擁有境內外上市公司274家其中港交所38家發行概況公司股票簡稱:撥康視雲,股票代碼:2592本次發行價格為
業內首個AI善治聯合體迎來擴容,數字經濟ETF紅盤蓄勢 - 天天要聞

業內首個AI善治聯合體迎來擴容,數字經濟ETF紅盤蓄勢

截至2025年7月3日 11:26,中證數字經濟主題指數(931582)上漲0.25%,成分股華勤技術(603296)上漲5.28%,柏楚電子(688188)上漲3.03%,瀾起科技(688008)上漲2.09%,浪潮信息(000977)上漲1.76%,紫光股份(000938)上漲1.23%。數字經濟ETF(560800)上漲0.13%,最新價報0.76元。
創業板指上漲1.36%,消費電子板塊表現活躍 - 天天要聞

創業板指上漲1.36%,消費電子板塊表現活躍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彭水萍滬指窄幅震蕩,創業板指上漲逾1%。盤面上,消費電子、生物製品、創新葯、免疫治療、衛星互聯網、6G概念等板塊漲幅居前,船舶製造、海工裝備、遊戲、水產養殖、有機硅、核污染防治、光刻機概念表現不佳,領跌市場。截至午
2025股票槓桿平台哪個最好?中航資本盤點十大網上股票配資平台 - 天天要聞

2025股票槓桿平台哪個最好?中航資本盤點十大網上股票配資平台

2025年,中航資本在眾多新興的正規股票槓桿平台嶄露頭角,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多樣化、安全穩定的交易環境。本文將對這些平台進行盤點,為投資者提供參考。本文將為您盤點十大優秀的股票槓桿平台,包括中航資本、廣發證券、海通證券、東方財富、以幫助您做
不用等3點!大資金隨時拉升新高?接下來,A股要坐穩扶好了 - 天天要聞

不用等3點!大資金隨時拉升新高?接下來,A股要坐穩扶好了

今日,大盤指數又創年內新高了。不過目前的節奏是創業板,本輪行情加速是證券起頭,它拉升創業板很容易,主板裡面的證券權重貢獻度很低。白酒反彈了,不過地產卻沒有特別的表現,銀行沖高回落,之後探底回升讓指數可以走得更穩。目前的行情沒有問題,關鍵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