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和文末!
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於4月2日發布了“對等關稅”行政令,並對中國等60個經濟體徵收最高34%的額外關稅,讓全球貿易市場動蕩。
一開始中方並未回應,快到時間日子的時候,人民日報才發聲,直面美國施壓,用詳實的數據與歷史視角,直指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的短視與危害。
轉身美國感受到了危害,美股暴跌、物價飛漲、民眾恐慌性囤貨,而中國商品竟成為美國超市的“搶手貨”,由政治操弄引發的經濟鬧劇,正在美國民眾中上演。
美國民眾的“囤貨狂歡”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甫一公布,美國消費者便陷入“末日囤貨”的瘋狂,社交媒體上,民眾曬出塞滿貨品的購物車,配文“趁漲價前清空貨架!”
紐約市民豪擲3000美元,搶購電子產品、汽車零件,甚至抱走最後一台中國品牌海信40英寸電視,為規避廚電漲價,匆忙購入冰箱、洗碗機等全套家電。
洛杉磯的沙利·桑托斯在Costco囤積了成箱的水、肥皂和漱口水,直言“恐慌讓我必須買買買”,這種搶購潮不僅限於個體。
美國億萬富翁馬克·庫班在社交平台喊話:“從牙膏到肥皂,只要可儲存的東西都應趁早購買!”他的言論加劇了民眾焦慮,超市貨架上的中國產日用品、家電被一掃而空,甚至速食區泡麵、麵包也遭哄搶。
而特朗普宣稱關稅將“保護美國產業”,但美國消費者卻在用錢包投票,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仍是剛需。
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源於一個基本判斷,貿易逆差是美國經濟問題的根源,代表着美國利益的損失,在他看來,國際貿易像一場零和遊戲,只有貿易順差才能保證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領先地位。
為了改變美國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局面,特朗普政府主要採取加征關稅的方式,希望以此向其他國家施壓,特別是中國,迫使其達成對美國更有利的貿易協議。
通過這樣的方式,特朗普政府試圖重塑美國的貿易主導地位,最終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這種以“美國優先”為出發點的貿易做法,在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下,遇到了許多困難。
關稅大棒的“失靈”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本意是“重振製造業”與“平衡貿易逆差”,但現實卻南轅北轍,成本轉嫁推高通脹。美國稅務基金會測算,新關稅將令每戶家庭年均負擔增加2100美元。
高盛預測,2025年美國GDP增速或從2.2%降至1.7%,經濟衰退概率升至45%69,供應鏈斷裂風險加劇,美國自行車店老闆卡西比爾哀嘆,一輛中國台灣組裝的自行車兩周內漲價400美元。
電子產品、汽車零部件因關稅成本飆升,迫使企業調整供應鏈,但短期難覓替代產能,關稅未能挽救“美國製造”。
以蘋果為例,可以說沒有中國供應鏈,蘋果無法成功,特斯拉上海工廠“8個月建成投產”的奇蹟,正是中美產業鏈協同效應的縮影,而特朗普試圖以關稅倒逼製造業迴流,卻被現實打臉,美國製造業依賴全球中間品,本土高成本難敵中國效率。
因為擔心未來經濟走勢不明朗,華爾街的投資者們紛紛拋售美股,造成了美國股市的暴跌,納斯達克指數今年表現不佳,跌到了新低點,蘋果、亞馬遜、特斯拉、英偉達等大型科技公司的股票價格大幅下跌,市值也隨之減少。
金融市場現在很緊張,大家都感到害怕,而且這種恐慌情緒正在迅速擴散,雖然美國財長姆努欽警告說:“不要報復,否則局勢升級”,但其他國家還是採取了相應的措施,為了保護自己的貿易利益。
特朗普以為通過加征關稅就能迫使中國讓步,但實際上中國已經發展成一個擁有龐大消費市場和完整工業體系的製造大國,不是簡單的關稅就能壓垮的。
人民日報的文章以數據揭示中美經濟的深度綁定,2024年,中國從美進口電子行業產品佔比23.17%,金額達319.46億元,53%的美企計劃增加在華投資。
這種共生關係在關稅戰中尤為凸顯,美國消費者搶購中國商品以對沖漲價,而中國製造的性價比優勢難以替代。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僅重創美國,更衝擊全球貿易秩序,歐盟、加拿大、墨西哥等紛紛宣布反制措施,WTO總幹事阿澤維多警告單邊主義“威脅全球經濟復蘇”。
供應鏈被迫區域化重組,韓國遭遇“股匯雙殺”,德國製造業PMI因出口訂單下滑收縮,越南紡織業因利潤率不足10%面臨生存危機。
這場鬧劇中,唯一“受益者”或許是囤貨的民眾,但他們付出的代價是通脹壓力與未來不確定性,正如《人民日報》所言:“貿易戰沒有贏家。”特朗普效仿1890年“關稅之王”麥金萊,卻可能重蹈1930年胡佛引發大蕭條的覆轍。
中國不僅對來自美國的商品增加關稅,以此作為對美國挑釁的反擊,同時,更新出口管制名單和不可靠實體清單,限制一部分稀土的出口,並開始對美國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以此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特朗普搞的關稅政策,想要讓美國重新強大,結果卻沒達到目的,反而引起了大家的反感,股市在華爾街持續下跌,明顯暴露出投資者們的不安,他們擔心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會長期下降。
“美國優先”的策略如果一直推行下去,可能會讓美國變得更加孤立,這對美國自身長遠的利益其實是有害的,這種孤立可能會削弱美國的國際地位,進而影響經濟發展和其他各個方面。
結語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終成砸向美國經濟的“迴旋鏢”。當超市貨架上的中國貨被搶空,當普通家庭為漲價焦頭爛額,當全球供應鏈陷入混亂,單邊主義的破產已成定局。
文章信源:
原文刊登於觀察者網---2025.04.08:《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囤貨潮,美國消費者質問:中國商品物美價廉,憑什麼受罰?》
原文刊登於鳳凰衛視---2025.04.06:《美投資人喊話美民眾囤貨:無論牙膏還是肥皂,只要能儲存,趁早購買》
原文刊登於央視新聞---2025.04.08:《特朗普推關稅讓製造業迴流?美一線企業主亮出十大鐵證:這是致命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