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的廣告紅遍全網,這個廣告也讓聚美優品徹底爆紅。2014年,聚美優品在美國上市,這一年,31歲的陳歐身家14億美元,位列亞洲十大年輕富豪排名第6位。
但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聚美優品就被爆出了售假的醜聞,對於一個美妝品牌來說,這可以說是一個致命性的打擊,一連串連鎖反應之下,就連陳歐也沒能“救回”聚美優品。
意識到聚美優品已經“沒救”了,陳歐開始了新的投資,但這一筆3億的投資卻遭到了全網的嘲笑,如今,陳歐又怎麼樣了?
· 陳歐:別人家的孩子
如今,提到陳歐,人們還是會想到那句“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的廣告詞,但當年的廣告詞還留在人們的心中,聚美優品卻已經早就沒落。
但聚美優品雖然已經輝煌不再,陳歐倒是依舊在“折騰”,他失敗過、成功過,現在仍然在“折騰”的路上,而其實從他讀書時的經歷,我們就能看出,這就是他的“性格”。
“80後”陳歐出生於四川德陽的一個縣城,他的父母都是公務員,在縣城裡也算是家境不錯,在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還不知道電腦長什麼樣的時候,陳歐已經“沉迷”電腦遊戲。雖說是“沉迷”,但陳歐從小聰明,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還取得過不少奧數比賽的冠軍。
後來,陳歐通過網絡得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有全額獎學金的留學項目,陳歐立刻“心動”了起來,他報名參加,並順利通過考核,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和全額獎學金。於是,16歲的陳歐前往新加坡留學,就讀計算機專業。
在新加坡,陳歐除了讀書之外,依然熱衷於打遊戲,他不僅是“熱衷”,還可以說是“精通”,曾拿下過“魔獸爭霸”新加坡前三的成績,從這一角度來看,陳歐似乎確實是做什麼都能做好。
大學時期,陳歐第一次創業,和同學一起創建了在線遊戲對戰平台——GG-Game,這個平台一經推出就廣受歡迎,還拿到了不少投資。不過,這次創業並沒有持續多久,當陳歐意識到GG-Game已經脫離了自己的掌控,就果斷以70萬美元的價格賣掉了手中的股份,並安心在斯坦福念MBA“鍍金深造”。
這70萬美元,是陳歐自己賺到的第一桶金,也給了他極大的創業信心,所以,在2009年,陳歐從斯坦福畢業後,又選擇了回國創業。
剛回國的時候,陳歐依然想在自己最熟悉的領域繼續干——創辦Reemake遊戲平台,而且,由於陳歐此前成功的經歷,他剛一決定創業,就拿到了天使投資。可惜的是,這次創業並不成功,Reemake沒能再現GG-Game的輝煌,始終不瘟不火,沒有起色,這個時候,陳歐決定及時止損,另尋“靠譜”的創業項目。
·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
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國內互聯網高速發展,網購也開始興起,陳歐將目光轉向了網購領域。
經過分析,陳歐發現女性消費者對線上購買化妝品的信心不足,總是擔心買到假貨,這是一片可以創業的藍海,雖然他是個男人,對化妝品並不了解,但他覺得這肯定是一個創業的機會。
考慮到合伙人的意見,陳歐一邊繼續遊戲廣告業務,一邊上線了“團美網”,以團購的方式做化妝品的線上購物。具體來說,陳歐以“團購”的方式從代理商那裡買來化妝品,並存放在自己的倉庫中,消費者購買後,他們從倉庫發貨。團美網的商品不僅比專櫃便宜40%左右,還提供30天的免費退換,因而一經推出立即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團美網上線後,在短短5個月之內,註冊用戶就突破了10萬。這給了陳歐及其合伙人很大的信心,天使投資人徐小平也很看好這個項目,又在這個項目上投了200萬元。
2010年9月,團美網正式更名為聚美優品,這一年,聚美優品的銷售額為2000萬元;2011年3月,聚美優品的總銷售額突破了1.5億元,還拿到了千萬美元級別的投資。
為了進一步擴大聚美優品的影響力,建立起品牌,陳歐開始給聚美優品尋找代言人。但最終,陳歐接受了董事會的意見,自己為聚美優品代言,沒想到,這個代言廣告一炮而紅,“我是xx,我為自己代言”也一度成為了年度流行語。
2013年,聚美優品遇到了自己的第一次危機——三周年慶的爆倉。2013年3月1日是聚美優品成立3周年的大日子,陳歐早已為此安排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促銷,廣大聚美優品的用戶也等着在這一天進行“大搶購”。
可沒想到的是,這次預熱了很久的活動,還沒開始就遇到了大問題:服務器癱瘓了。由於大量用戶湧入聚美優品等待搶購,網站服務器癱瘓,幾個小時都沒恢復。熬夜等着購物的消費者憤怒了,大批用戶湧入陳歐的社交媒體平台發泄憤怒之情。
而更糟糕的事情還在後面:聚美優品爆倉了!大量用戶付了錢卻查不到物流、收不到貨,在“錢貨兩空”的擔憂中,打爆了客服電話,要求平台給個解釋。
陳歐花了很大的力氣才平息了這場風波,但隨後,樹大招風的聚美優品被爆售假。一名聲稱是聚美優品前員工的網友爆料稱聚美優品90%的大牌化妝品都是假貨,還曬出了部分採購單,引起了一場輿論風暴。
幸運的是,很快有證據證明這只是一起造謠事件,這名網友也被法院判處拘役6個月。聚美優品被證明“清白”之後,一度業績再創輝煌。
隨後就是2014年的聚美優品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了中國上市美妝電商第一股,年僅31歲的陳歐位居胡潤IT富豪榜的第16位,這個時候的陳歐,真是志得意滿、風光無限。
2014年下半年,陳歐進入跨境電商行業,聚美優品更是連續3年位居全國跨境進口電商第一位,保稅備貨模式的訂單佔到了全國同類的一半以上。
但好景不長,聚美優品很快又被貼上了售假的標籤,這次還是鐵板釘釘地售假。爆料稱,在聚美優品平台銷售化妝品的第三方商家偽造品牌授權書、報關單,堂而皇之地出售假貨。
對此,聚美優品公開道歉並表示將加強監管,但這次,消費者不買賬了:聚美優品的股價連續下跌4個月,一連跌掉了四成。
隨後,嬌蘭、蘭蔻等品牌公開表示從未與聚美優品合作過,這似乎坐實了聚美優品售假的消息,此後,聚美優品營收斷崖式下跌,其市場被其他電商平台迅速瓜分,從此一蹶不振。
3年時間,陳歐蓋起了高樓,又敗光了120億,可謂是大起大落,令人唏噓。
· 新投項目遭群嘲,如今怎麼樣了?
但聚美優品的失敗,其實也不是陳歐的徹底失敗,因為其實陳歐很多投資項目都是成功的。
比如,在2015年,陳歐的聚美優品曾以2.5億美元領投寶寶樹這一母嬰平台,2018年,市場分析認為聚美優品持有的寶寶樹股權價值已經超過10億元,增值超過6億元。
比如,2017年,陳歐做出了一個更加有爭議的投資決定:拿出3億元投資共享充電寶行業的“街電”。當時,國內大佬幾乎都不看好這個行業,大家覺得,那時候人人出門都會帶充電寶,誰會需要一個“共享充電寶”?
萬達公子王思聰更是公開發文表示這個項目“不可能成功”,當時說陳歐被全網群嘲都不為過。
但偏偏陳歐領着“街電”一路高歌猛進,很快就把市場份額做到了超過40%。隨處可見的共享充電寶,改變了用戶的習慣,出門自帶充電寶的人越來越少,2018年,街電的營收已經達到了9.3億元人民幣。到2019年,街電的累計用戶數更是突破了2億。現在,滿大街的共享充電寶,已經證明了這一項目的成功,也證明了陳歐的眼光。
2020年,聚美優品正式退市,而“街電”則是他新的盈利項目,分析人士指出,雖然聚美優品失敗了,但陳歐早已通過套現實現了財富自由,是真正的“悶聲發大財”。
但陳歐也並非每次投資都是成功的,比如,陳歐曾投資張翰、張鈞甯主演的電視劇《溫暖的弦》,但這部電視劇並沒能給陳歐帶來預期的回報。
2024年,陳歐又進軍短劇市場,相較於傳統的電視劇,短劇拍攝成本低、製作周期短,爆款短劇曾創下過單日流水過億的神話,是很多人眼中的“印鈔機”。
媒體報道顯示,陳歐已經拿下了鄭州航空大都市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豎屏電影基地片場制景及運營服務項目5年標的,還擴充版權庫,並組建短劇平台。分析人士指出,陳歐的短劇運營思路還是很清晰,其社交媒體平台的短劇主打免費模式,吸引用戶;同時還有小程序平台的短劇“付費解鎖”,多種商業模式同時推進。
現在,用戶雖然對陳歐的短劇有所期待,但短劇市場太過火爆,選擇也太多,現在陳歐的短劇數據並不出色,之後到底陳歐能否重現自己過去投資的輝煌,也不好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