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減肥藥的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在資本市場掀起狂風巨浪。
2月20日港股開盤,歌禮製藥-b(01672.hk)高開高走,盤中一度漲超36%,收盤報於6.44港元,漲34.45%。
正式宣布進軍肥胖藥物領域5個月後,歌禮製藥在2月19日港股盤後發布公告稱,旗下用於治療肥胖症的小分子glp-1受體(glp-1r)激動劑asc30,美國ib期多劑量遞增研究前兩個隊列取得了積極期中結果。
據了解,由歌禮自主研發的asc30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既可每日一次口服也可每月一次皮下注射的glp-1類藥物。與目前已經獲批上市及眾多處於研發階段的glp-1類藥物相比,asc30有着明顯的給葯差異化優勢。
歌禮製藥曾經於2018年頭頂“18a第一股”榮光沖入港股,之後大起大落,上市初期尚有157億港元市值,在產品失利、國談敗北、管線瘦身等一系列動蕩後,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收歸零,市值一度不足8億港元,股價觸底0.76港元。
火燒眉毛之際,歌禮製藥在2024年9月17日公布了自研glp-1類藥物asc30的開發進度,正式殺入全新競賽單元。
asc30數據喜人,對標禮來在研管線
目前,歌禮製藥的減肥藥物管線現已進入臨床數據釋放期。
根據公司最新公告,asc30在美國開展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ib期多劑量遞增(mad)研究包括3個隊列,每個隊列中8名患者服用asc30片,2名患者服用安慰劑。期中結果顯示,每日一次服用asc30口服片治療28天後,隊列1、隊列2體重相對基線平均分別下降4.3%、6.3%,經安慰劑校準後的體重相對基線平均各自下降4.2%、6.2%。
研究中的前兩個隊列均設置4個遞增劑量,每名服用asc30片的患者每周遞增一個劑量,每個劑量持續治療7天。區別在於藥物劑量不同,隊列1(2毫克、5毫克、10毫克和20毫克)平均每日劑量為9.25毫克,隊列2(2毫克、10毫克、20毫克和40毫克)平均每日劑量為18毫克。
顯著的減重效果數據之外,在mad隊列1和隊列2中,asc30總體耐受性和安全性均良好。未發生嚴重不良事件(sae)。另外,隊列3(5毫克、15毫克、30毫克和60毫克)預計將於2025年3月底完成,頂線結果預計隨後發布。
雖然,公司在公告中指出,尚且無法保證能夠最終實現asc30成功開發、銷售和商業化,而且在大葯企扎堆的肥胖症藥物領域,要脫穎而出絕非易事。
其實,在去年9月宣布進軍減肥藥物領域前,公司的肥胖症藥物管線asc30從未“露面”。彼時,公司稱,asc30片劑和asc30注射劑分別於2024年7月和9月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新葯臨床試驗(ind)批准,預計將於2025年第一季度獲得前述兩項美國i期臨床試驗的頂線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asc30的對標產品是禮來在研管線orforglipron。當時公告顯示,經過頭對頭比較,asc30的體外藥效比orforglipron高出2-3倍。orforglipron是一種每日一次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主要用於治療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將於2025年公布臨床Ⅲ數據。
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和禮來的替爾泊肽,是已獲批上市的兩大熱門減重藥物,均為注射周製劑。目前尚未有口服減重藥物獲批。長效性與給葯便捷性已經成為減重藥物不斷迭代的重要方向。在這一層面,歌禮製藥的asc30成功佔位。
一直以來專註丙肝藥物的歌禮製藥,轉道進入減肥賽道,有其合理之處。
“第二增長曲線”里還有減肥藥
歌禮製藥是丙肝藥物領域的資深參與者,先後有多款產品實現商業化,公司在經歷了一系列的管線收縮後,更加聚焦於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藥物。
回溯過去,相比於諸多並無商業化產品的港股18a企業,歌禮製藥6年前ipo時已經有了首個國產丙肝靶向葯,其核心產品丙肝葯戈諾衛(達諾瑞韋)已獲批上市,這款重磅藥物曾撐起公司營收,但在後續的激烈競爭與國談中敗下陣來。
2020年7月,歌禮製藥的第二款創新葯丙肝藥物新力萊(拉維達韋片)獲批上市,但面對新的市場格局,這款藥物沒有激起大水花。2021年9月,歌禮製藥的新冠治療藥物利托那韋片獲批,但隨着疫情結束,這款藥品也逐漸匿跡。2022年9月,其代理的羅氏丙肝藥物派羅欣又終止了合作。
近兩年,歌禮製藥在實施“瘦身計劃”,已經砍掉6條研發管線。
具體來看,2023年6月終止了兩大管線——治療肝癌的候選藥物(asc06)、hiv蛋白酶抑製劑候選藥物(asc09);2024年3月再減兩條管線——用於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乙肝的asc42,以及與asc42的聯合治療方案(asc43f);2024年6月,叫停了尚處於早期研發階段的兩個固定劑量復方製劑(asc44f和asc45f)。
大動干戈的背後,是歌禮製藥要將資源傾注於更具潛力mash領域,相關管線包括asc40和asc41,分別處於Ⅲ期臨床試驗啟動中和Ⅱ期臨床試驗階段。這被視為是歌禮製藥的“第二增長曲線”,因為前有成功案例,2024年3月,resmetirom(商品名:rezdiffra)成為全球首款獲fda加速批准的mash藥物,去年全年,該藥物的凈銷售額預計在1.77億至1.8億美元之間。
至此,歌禮製藥進軍減肥藥市場的動作,開始有跡可循。
因為mash與肥胖、糖尿病的發病機制高度相關。肥胖會導致體內脂肪過度積累,進而會出現脂肪組織功能失調,從而引發一系列代謝紊亂,而且,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和mash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礎。此前,替爾泊肽在治療mash的ii期臨床試驗中就表現出了積極的效果。
也就是說,mash藥物與肥胖症藥物之間存在高關聯性。
在歌禮製藥的藥物管線中,前文提及的asc41是肝臟靶向的甲狀腺激素受體β(thrβ)選擇性小分子激動劑,用於治療mash和nash。其另一管線asc47,則是一種脂肪靶向的thrβ選擇性小分子激動劑,特性是減重不減肌,目前正在澳大利亞進行肥胖症患者的iia期研究,頂線數據預計將於2025年第二季度公布。asc47有望成為同類首創的肥胖症治療藥物。
曾經一手好牌打稀爛的歌禮製藥,當前仍處於“有葯無市”的窘境,但往後看,公司的未來有了mash藥物與肥胖症藥物兩大支撐點,雖可預見的競爭會日趨激烈,但公司終於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 作者丨楊亞茹 編輯丨曹晟源)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