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萬物並秀。
走進安州高新區,到處都躍動着新質生產力的強勁脈搏。“兩主兩特”產業體系多點迸發,產業高地加快形成;項目建設日新月異,不斷挺起發展“脊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步伐加快,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中南高科擎動未來產業園
2021年7月,安州高新區被省政府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三年過去了,安州高新區在時代大考中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近年來,在建設“千億園區”目標的征途中,安州高新區認真貫徹省市重大戰略部署,推動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優勢加速鞏固。園區先後獲評四川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省級院士(專家)產業園、省級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省級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全市首個成渝雙圈產業合作示範園區、第七屆四川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
榮譽是實力的見證,亦是汗水的收穫。一個個充滿份量的榮譽,一串串沉甸甸的數字,書寫着高質量發展的新區“答卷”。
在時代的大潮中,安州高新區猶如一艘破浪前行的巨輪,成為帶動安州創新驅動的“發動機”,拉動安州高質量發展的“火車頭”。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加快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
走進位於安州高新區的四川新一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預混劑生產線正在有序作業,一袋袋有機微量元素產品整齊下線;一旁的成品車間內,畜禽、魚蝦、寵物……各類動物專用微量元素產品琳琅滿目、整齊擺放;叉車忙碌運輸,發往全國各地。
四川新一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州區孕育的省級“瞪羚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長期深耕動物微量元素研發、生產和銷售領域,產品出口美國、日本、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新一美2023年實現了工業總產值1.46億元,稅收1002萬元。未來,我們將繼續在微量元素領域持續深耕細作,持續加大產品的研發創新,搭建高素質技術團隊和市場團隊,通過技術驅動產品的升級迭代,以客戶為中心,搭建上下游生態鏈,將新一美髮展成細分領域領頭羊。”談及新一美未來的發展,公司董事長李俊虎信心滿滿。
從2015年投產到如今近十年間,這個當初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已經成長為國內致力於動物微營養產品生產與應用研究的領軍高新技術企業。新一美的飛速發展,是安州高新區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工業經濟量質齊升的一個生動註腳。

四川綿陽安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
近年來,安州高新區紮實做好“主導+特色”兩篇文章,構建以新能源與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為主導和醫藥食品、先進材料為特色的產業體系,現園區主導特色產業產值佔比達到99.8%。
園區現有“四上”企業333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32戶,有效高新技術企業53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5戶,“瞪羚企業”1戶。2024年上半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20.75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4.33億元,同比增長33.33%;完成工業投資59.06億元,同比增長39.72%;完成技改投資38.15億元,同比增長32.33%。令人嘆為觀止的經濟效益,讓園區成為地方經濟快速增長的領跑者。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牽引。近年來園區深入實施“清閑促建”行動,靈活運用“促、引、轉、法、拓”,累計盤活閑置低效用地1242畝,先後引入了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效應強的項目,如2022年綿陽市引進的7個百億級製造業項目之一的炘皓科技、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愛創科技、全國最大的物聯網模組生產基地愛聯科技等主導產業企業。擁有上榜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的好醫生葯業、全國百強油脂加工企業輝達糧油、首批國家級“綠色工廠”銀河集團、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麥思威爾等特色產業規上企業。

產業園鳥瞰圖
時下的安州高新區,一家家企業緊鑼密鼓地擴產增效,一座座現代化產業園區如雨後春筍般平地而起,處處生機勃勃。
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智能製造跑出加速度
傳輸時延僅有1毫秒,最多可同時聯接4096個設備,支持分米級定位……這是搭載星閃模組的無線家庭影院,也是四川愛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業首創的搭載星閃聯接技術的智慧物聯模組,更是其在培育新質生產力上取得的豐碩成果。
綿陽新華內燃機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通過同步導入MES生產管理系統、ERP管理系統,實現自動化生產線代替人工生產線,有了“超級大腦”的助力,生產效率提升23%,運營成本下降6.3%,產品不良率下降2%。
新質生產力賦能產業轉型升級,諸如此類的創新在安州高新區不勝枚舉。一串數據亮眼:目前,園區擁有國家級、省級創新平台20個,市級創新平台29個。這些平台建設為園區產業技術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不斷的科技創新也傳來佳訊連連——2023年,銀河集團建成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啟明星、藍奧機械、華意達、環龍4家企業建成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麥思威爾獲四川專利獎創新創業獎,好醫生葯業、麥思威爾獲評綿陽“十大創新企業”。銀河化學與麥思威爾分別獲評2023年綿陽市優秀院士(專家)工作站。

綿陽炘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做美“面子”做強“里子”
優化營商“軟”環境 構築園區“硬”支撐
走進位於安州高新區的四川愛創科技有限公司,變頻與控制事業部的生產製造廠內一片繁忙景象——十條生產線上400餘名工人正各司其職忙生產。經過數十道工序,一塊小小的PCBA板卡成功“出爐”,再經過後續的測試、檢測工作,這塊小小的板卡將成為空調、電視、冰箱等電器的“CPU”,發揮着最強大腦的工作。據了解,目前公司擁有亞洲領先的注塑機群、全球最先進的SMT貼片生產線、10條自動化配置的DIP生產線,每天生產出幾萬片的電頻控制板、電源板,電器小整件年產量達上億隻,與華為、施耐德、小米等公司都有深入合作。
以消費電子和工業電子為兩大發展方向的四川愛創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努力打造成為四川省智能製造的標杆。“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成長和發展的密碼。”公司負責人表示,安州高新區產業生態完善、科創氛圍濃厚,對像我們這樣的科技企業的吸引力非常強。公司2020年搬遷至安州以來,得到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全力幫助企業解難題、促發展,投產三年多來,公司的銷售額逐年遞增。
營商環境是經營主體發展之基、活力之源。愛創科技在安州的飛速發展,是園區以營商環境之“優”促經濟發展之“進”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園區持續開展基礎設施大攻堅行動,路網密度達3km/km²,停車場500米覆蓋率達60%。建成各類供水管網,年工業供水能力超2000萬立方米。上游燃氣氣源充足,現有供氣能力約45萬立方米/天,滿足燃氣要素需求。建成110kv變電站8座,在建110kv變電站1座,剩餘負荷充足。如今漫步在園區,處處讓人感受到日新月異、全面提升的強烈氣息:寬敞整潔的園區道路、塔吊揮舞的建設工地、拔地而起的標準化廠房、高度自動化的生產車間……園區正不斷用完備的基礎和綠色的生態,為企業發展和民生保障護航。
除了“顏值”的不斷提升,園區還持續優化“軟環境”,作為推動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園區嚴格落實營商環境提升“十大行動”,通過舉辦政企銀座談會、項目推進現場會,設立企業服務中心、科技創新匯智平台安州中心,啟動規上企業“數轉智改”診斷全覆蓋行動。建立專業化服務園區經營主體團隊,採取“駐點服務+幫辦代辦”模式,加快推進“園區事園區辦”“企業辦事不出園”,今年以來,累計為224家企業提供幫辦代辦服務256件次。建立“一對一”項目專員制度,推行“集中辦理、專員服務、全程跟蹤”服務模式。着力打造“有需必應、無事不擾”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品牌,積極開展規上工業企業全覆蓋“一線紓困”專項行動,“面對面”收集困難問題,“實打實”為企業紓困解難。
時下的安州高新區,正朝着建設“千億園區”總目標奮勇前進。安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陳勁松表示,園區將始終堅持“工業強區不動搖”,以深入實施“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為關鍵抓手,大力實施“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工程,全力推進規上工業企業“校(院)企合作”全覆蓋。持續培育“鎮園之寶”,用好全市首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名片,力爭在大有可為的新時代大有作為。
推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