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額存單3年期緊俏5年期難覓!業內人士分析:主要因為近年來銀行凈息差持續承壓

2024年04月24日09:55:09 財經 1722

半島全媒體記者 姚文嵩

近期,“銀行停發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等話題頻頻登上熱搜。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多家銀行手機銀行上的大額存單欄已不見5年期產品,3年期也成稀缺產品。另外,大額存單利率接近定期存款利率。受訪專家普遍認為,調整大額存單產品供應意在降低負債成本。在銀行業凈息差不斷縮窄的情況下,銀行需要採取多種方式降低負債成本,保持合理息差。記者還發現,在銀行存款利率下行、長期限大額存單“隱退”的背景下,四月發行的國債成為“搶手貨”,上線瞬間被搶購一空。

市場現象:

多家銀行難覓5年期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因其穩健和收益較定期存款高的特點,一直以來是銀行吸儲的“利器”,同時也頗受穩健投資者的青睞。然而,近期“銀行停發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等話題引市場關注。

近日,記者登錄招商銀行手機銀行進入“大額存單”一欄看到,目前在售的大額存單產品只有1個月期、3個月期、6個月期、1年期、2年期,對應的利率分別為1.65%、1.70%、1.90%、2.00%、2.15%,的確已看不見3年期、5年期的大額存單產品信息。然而記者卻在“定期存款”中的“整存整取”一欄發現,該行依然有3年期、5年期產品,其中3年期年利率為1.95%、5年期年利率為2.00%,均低於2年期的年利率2.15%。

記者查詢其他銀行手機銀行發現,中長期的產品同樣難覓蹤影。興業銀行手機銀行顯示,該行在售產品分別為3個月期、6個月期、1年期和3年期的大額存單,5年期大額存單沒有在售;而中信銀行手機銀行上,只顯示了3個月期、6個月期和1年期的大額存單,沒有1年期以上的大額存單。

國有大行方面,在工商銀行手機銀行,大額存單一欄里在售1個月至3年不等的大額存單產品,利率從1.5%至2.35%不等,各期限產品基本均有額度,除了2024年第二期3年期大額存單需要300萬元起存外,其他產品均為20萬元起存。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手機銀行依然提供3年期大額存單,均為20萬元起存,利率為2.35%,5年期大額存單同樣缺席。

實地調查:

大額存單利率已無明顯優勢

記者走訪了島城的幾家銀行了解到,5年期大額存單的確難以尋覓,3年期及以下的存單依然存在,只是每家銀行的購買難易程度不同。記者在走訪中還發現,近期的大額存單利率與定期存款的利率相近,已沒有明顯的優勢。

“現在5年期的沒有額度了,3年期的利率2.35%,還可以買。”市南區一家工商銀行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而在市南區的另一家股份制銀行的大廳里,記者看到該行的大額存單公示欄里公示了1個月期至3年期的產品,利率從1.5%到2.35%不等。

在香港西路上的一家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同樣表示沒有5年期的大額存單,“3年期的需要預約,利率在2.55%~2.6%之間,得看情況而定。”她還表示目前大額存單比較“雞肋”,除了能鎖定收益外,基本沒有什麼優勢了。“現在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捨棄了大額存單轉投能鎖定長期收益的保險了,因為目前保險的優勢更明顯。”

正如上述理財經理所言,記者走訪中發現,各家銀行所公示的大額存單的利率與定期存款的利率非常接近,在上述香港西路上的股份制銀行里,1年期的定期存款(1000元起投)利率為1.95%,1年期的大額存單利率為2%,相差僅0.05%。以20萬元為例,一年下來,存大額存單只比定期存款多收益100元。

原因分析:

銀行凈息差持續承壓是主因

大額存單是商業銀行為個人和企業客戶提供的一種存款產品,起存門檻較高,一般為20萬元或30萬元起不等。儘管存期較長,但很多大額存單可以在到期前轉讓,具有較好的流動性。同時,大額存單安全性較高,作為商業銀行的存款產品,其本金和利息的支付受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保護,受到不少投資者青睞。

在多數市場人士看來,銀行紛紛將中長期限的大額存單下架,主要因為近年來銀行凈息差持續承壓。特別是當前客戶存款的意願依然較強,雖然銀行流動性相對充裕,但在資產端投放相對乏力的情況下,將成本較高的中長期定期存款或存單壓降有利於管理凈息差。

在多數銀行的財報中也體現了這一點。具體來看,在2023年年報上,招商銀行凈息差為2.15%,比上年下降了25個基點。據2023年相關年報顯示,6家國有大行的凈息差均有所下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凈息差也分別較上年下降了31個、31個、30個、16個、20個、19個基點。其中郵儲銀行的凈息差繼續保持在2.00%以上,其餘五大行的凈息差均不高於1.70%。

從行業情況來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商業銀行的凈息差為1.69%,首次低於1.70%,較2023年前三季度下降了0.04個百分點,其中國有大行的凈息差降至1.62%。

而息差收窄,依然是銀行高管們在業績發布會上共同探討的問題。例如,中國銀行副行長張毅曾表示,展望2024年,凈息差仍將面臨較大的壓力。在負債端,該行將持續推動負債成本下降,促進低成本結算類資金的佔比不斷上升。同時,對高成本的存款壓降力度加大,包括協議存款、結構性存款、三年期以上的大額存單等。民生銀行副行長兼董秘李彬也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整體的存款成本相對較高,要努力拓寬低成本穩定資金來源。

在多數專家看來,今年對銀行業而言,壓降高息存款規模、繼續降低存款利率仍將是“主旋律”。光大金融市場部宏觀組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只要目前銀行負債成本及凈息差壓力不減,銀行仍有動力主動優化負債結構,部分高息存款產品發行將控制在較低水平。”

此外,開源證券分析師劉呈祥預計銀行將主動調結構,縮短存款久期、壓降高定價存款佔比。“2023年以來,中小銀行持續壓降結構性存款規模,同期限大額存單和定期存款的利差逐漸收窄,銀行對高定價存款的偏好程度不斷下降。”

相關新聞:

儲蓄國債線上額度“秒光”

在銀行存款利率下行、長期限大額存單“隱退”的情況下,國債產品再次成為投資理財的熱門選項。根據財政部官網信息,4月10日至19日,2024年儲蓄國債(電子式)第一期和第二期正式發行,均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種,最大發行額合計450億元。比去年10月發行的兩期儲蓄國債(電子式)最大發行總額380億元,增加了70億元。然而,在社交媒體上,有不少網友發帖表示“根本搶不到”,也有少部分網友吐槽,“能搶到國債真不容易”。

“還沒到時間我就進入APP等着搶,開始一直進不去,等進去了卻顯示‘額度不足’了。”市南區的張女士向記者講述了她在一國有銀行搶購國債的經歷。

“國債八點半開售,當天八點剛過,就有不少人來門口等着了,這期國債線上線下均有發售額度,有些有經驗的客戶就會選擇來行里買,搶不到線上的還可以搶線下的。”市南區一招商銀行的客戶經理告訴記者,線下雖然沒有線上這麼快,但是依然很搶手,基本上半個小時就搶沒了。

至於搶手的原因,張女士告訴記者,相較於定期存款,儲蓄國債還具有投資門檻較低、按年或一次性付息、利息收入免徵個人所得稅等優勢。“雖然利息不高,但最新一期發行的儲蓄國債(電子式)利率水平目前較國有銀行定期存款仍有一定優勢,再就是一直買,已經成為習慣了。”她說。

“首先,國債的穩定性比較高,客戶相對比較信任國債。其次,近期利率下調,與銀行存款相比,國債的收益率相對較高。”上述招商銀行的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近年來儲蓄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利率下行明顯,儲蓄國債能較好兼顧收益和流動性需求,導致部分投資者進行一定儲蓄替代,進行多元化資產組合。此外,部分居民對未來存款利率下行仍有一定預期。”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儲蓄國債按年付息,提前支取靈活,分段計息,避免普通存款提前支取面臨的利息損失,儲蓄國債還享受一定的稅收優惠。

大額存單3年期緊俏5年期難覓!業內人士分析:主要因為近年來銀行凈息差持續承壓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蘋果開始“還擊”,從6999元跌至5799元,256GB+4800萬+IP68 - 天天要聞

蘋果開始“還擊”,從6999元跌至5799元,256GB+4800萬+IP68

手機市場的競爭壓力可以從廠商們的策略變化得出結論,除了一部分發布時間不長的新機在價位方面比較穩定之外,其實發布超過3個月或者6個月的機型基本都會面臨一個降價的結局。這樣的情況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屬於雙贏,廠商利潤少一些,手機銷量高了,而準備換新機的用戶也能用相對低的價格選到適合需求的手機。蘋果在2024年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