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大市場是什麼?他是如何運營?他的目的是什麼?

2025年07月05日11:22:14 財經 1970

中央在 7 月 1 日提出的 “統一大市場”,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戰略之一,其本質是通過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和市場分割,構建一個規則統一、要素自由流動、競爭公平有序的全國性市場體系。這一戰略自 2013 年提出以來,經過多次升級,目前已進入 “縱深推進” 的新階段,其核心邏輯和實施路徑可從以下三方面深入理解:

一、統一大市場的本質:打破壁壘,重塑資源配置邏輯

  1. 定義與內涵
    統一大市場並非簡單的物理市場整合,而是通過制度創新和技術手段,實現
    五個統一
  • 基礎制度統一:建立全國統一的產權保護、市場准入、公平競爭和社會信用制度。例如,2025 年《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 (試行)》明確要求各地不得突破國家規定實施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防止地方政府通過稅收返還等手段扭曲市場公平。
  • 基礎設施統一:推動物流、信息、能源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例如,鄭州航空港區與河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實現數據互通,企業資質、信用記錄等信息 “一地註冊、兩地通用”,降低了跨區域交易成本。
  • 政府行為統一:首次提出 “統一政府行為尺度”,規範政府採購、招投標、招商引資等行為。例如,要求地方政府公開招商引資政策,加強對中標結果的公平性審查,避免 “政策競賽” 導致的資源錯配。
  • 監管執法統一:建立跨部門、跨區域的協同監管機制。例如,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 “一瓶一碼一鏈” 溯源,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維護市場秩序。
  • 要素市場統一:推動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自由流動。例如,國家信息中心正探索構建全國一體化數據要素登記體系,明確數據資源持有權、加工使用權和產品經營權,促進數據資產流通。
  1. 與傳統市場的根本區別
    傳統市場因地方保護主義存在 “隱性壁壘”,例如某省曾要求本地車企必須採購本地電池企業產品,導致全國新能源產業鏈割裂。而統一大市場通過
    制度性改革打破這些壁壘,讓企業能在全國範圍內優化資源配置。例如,新能源汽車企業可自由選擇電池供應商,通過市場競爭降低成本、提升技術,最終惠及消費者。

二、運營機制:制度創新與技術賦能雙輪驅動

  1. 制度創新:從政策到法律的全方位改革
  • 立法保障:2022 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明確六大任務,包括破除地方保護、統一市場准入等;2025 年中央財經委會議進一步提出 “五統一、一開放”,將 “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納入核心框架。
  • 監管協同:建立 “中央統籌、地方協同” 的監管體系。例如,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成立部門協調機制,動態發布不當干預市場問題清單,約談整改地方保護行為。
  • 考核導向:將高質量發展指標納入地方政績考核,引導地方政府從 “唯 GDP” 轉向 “市場統一度”。例如,某省將企業跨區域投資佔比納入考核,推動地方政府從 “搶項目” 轉向 “優環境”。
  1. 技術賦能:數字化與標準化的破局作用
  • 數字化平台:通過區塊鏈、AI 等技術實現市場信息透明化。例如,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整合企業信用、業績數據,自動識別圍標串標行為,降低人為干預風險。
  • 標準化建設:統一產品、服務和監管標準。例如,白酒行業通過新國標明確 “純糧釀造” 認證,李明英酒業等企業通過區塊鏈溯源系統實現產品全鏈條可查,與假冒產品形成區隔。
  • 要素市場化改革:推動數據、技術等新型要素確權交易。例如,上海數據交易所已上線數據產品 1200 余個,通過統一登記和交易規則,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三、戰略目標:從經濟效率到全球競爭力的躍升

  1. 短期目標:破解國內經濟循環堵點
  • 降低制度性成本:消除地方保護導致的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例如,某省取消對本地水泥企業的隱性補貼後,全國水泥價格下降 8%,建築行業成本顯著降低。
  • 優化資源配置:引導要素流向效率更高的領域。例如,勞動力從欠發達地區向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流動,推動區域產業升級。
  • 激活內需潛力:通過統一市場擴大消費規模。例如,農產品通過全國物流網絡快速流通,2024 年生鮮電商銷售額同比增長 25%,農民收入提升 12%。
  1. 長期目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底層支撐
  • 培育全球競爭力:通過超大規模市場吸引全球資源。例如,特斯拉上海工廠依託中國統一大市場的供應鏈優勢,Model 3 生產成本比美國工廠低 18%,推動其全球市場份額提升。
  • 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統一市場為技術創新提供廣闊應用場景。例如,華為 5G 技術在全國範圍內快速落地,帶動智能製造、車聯網等產業爆髮式增長。
  • 應對外部風險:減少對國際市場的依賴。例如,通過統一大市場整合國內芯片產業鏈,2025 年國產芯片自給率從 2020 年的 15% 提升至 35%,有效緩解 “卡脖子” 壓力。
  1. 社會價值:促進公平與可持續發展
  • 縮小區域差距:中西部地區通過承接東部產業轉移,2024 年 GDP 增速比東部高 1.2 個百分點,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
  • 優化營商環境:統一監管標準降低企業合規成本。例如,某跨國企業在華子公司因各地環保標準不一,過去每年需投入 2000 萬元應對檢查,統一標準後成本減少 60%。
  • 推動綠色轉型:通過統一碳交易市場,2025 年全國碳價穩定在 80 元 / 噸,倒逼高耗能企業減排,可再生能源裝機佔比提升至 45%。

四、現實挑戰與應對路徑

  1. 地方保護主義的頑固性案例:某省為保護本地鋼鐵企業,曾限制外地鋼材進入,導致本地建築成本上升 15%。對策:通過 “負面清單 + 公平競爭審查” 制度,2025 年清理廢除地方保護政策文件 3200 余份,並建立典型案例通報機制。
  2. 區域發展差異的協調難題案例:東部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在數字基礎設施上存在代差,某西部省份 5G 覆蓋率僅為東部的 60%。對策: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轉移支付,2025 年投入 1200 億元支持中西部新基建,目標三年內實現 5G 全覆蓋。
  3. 全球化背景下的制度對接案例:歐盟要求中國企業數據本地化存儲,與國內數據要素統一流通政策存在衝突。對策:推動 “數據跨境流動負面清單” 試點,在海南自貿港等區域探索數據雙向流通機制,既符合國際規則,又保障國內數據安全。

結語

統一大市場的本質,是通過制度重塑技術革命,將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 “體量優勢” 轉化為 “質量優勢”。其運營邏輯並非簡單的 “中央集權”,而是通過統一規則、開放競爭、技術賦能,構建一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多方協同的新型市場體系。對於普通民眾,這意味着更低的商品價格、更豐富的選擇和更公平的機會;對於企業,這意味着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更高效的資源配置和更透明的競爭環境。在當前國際局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統一大市場不僅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 “關鍵一招”,更是應對外部風險、提升全球話語權的戰略基石。正如中央財經委會議強調的,這一戰略將持續 “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最終實現 “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的新發展格局。

統一大市場是什麼?他是如何運營?他的目的是什麼?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多通道防水測試機測試效率:現狀、影響因素與提升策略 - 天天要聞

多通道防水測試機測試效率:現狀、影響因素與提升策略

當前,多通道防水測試機在實際應用中的測試效率參差不齊。部分企業的測試機每小時可完成數十個樣品的防水測試,而有些則效率較低,每小時僅能檢測十幾個樣品。例如,某電子設備製造企業,使用的多通道防水測試機在常規測試時,平均每小時能檢測 30 個手機樣品,但遇到複雜結構
涉嫌信披違法違規,*ST匯科被立案,維權通道開啟 - 天天要聞

涉嫌信披違法違規,*ST匯科被立案,維權通道開啟

7月4日,珠海匯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ST匯科 300561)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上海古北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吳立駿律師提醒,受損股民可以抓緊提起索賠了。
1500億市值半導體巨頭衝刺「港交所」,背後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 - 天天要聞

1500億市值半導體巨頭衝刺「港交所」,背後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

6月27日,在官宣更名後不久,千億市值的半導體廠商——豪威股份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擬發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以加快其國際化戰略及海外業務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豪威集團的前身是韋爾股份,2025年6月20日才剛剛完成公司名稱變更,由“韋爾股份”變更為“豪威集團”,最新市值為1509億元。...
英國萬億資管巨頭最新發聲 - 天天要聞

英國萬億資管巨頭最新發聲

【導讀】安本投資亞太CEO Ian Macdonald:投資優質中國企業,長期回報可期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娟娟日前,安本投資亞太CEO Ian Macdonald在接受中國基金報獨家專訪時表示,作為深耕新興市場的全球資產管理機構,安本重視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投資機會。安本持續尋求機會以更廣泛、深入地布局中國,與優秀的本地夥伴合作是重...
央行發布!人民幣,大消息 - 天天要聞

央行發布!人民幣,大消息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網站中國人民銀行官網7月4日發布消息,為適應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業務發展需要,中國人民銀行組織修訂了《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業務規則》(銀髮〔2018〕72號文印發,簡稱《業務規則》),形成《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業務規則(徵求意見稿)》(簡稱《業務規則(徵求意見稿)》)。現說明如下:一、修...
蘋果汁巨頭國投中魯上演“蛇吞象”資產注入,擬收購電子院100%股份 - 天天要聞

蘋果汁巨頭國投中魯上演“蛇吞象”資產注入,擬收購電子院100%股份

紅星資本局7月5日消息,7月4日晚間,國投中魯果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投中魯”,600962.SH)披露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向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投集團”)等相關方發行股份購買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子院”)100%股份,並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公...
歐元、美元在年底前將迎來博弈 - 天天要聞

歐元、美元在年底前將迎來博弈

文丨克爾・布特羅斯 Michael Boutros 編輯丨吳海珊歐元2025年上半年以全年新高收盤,4月突破多年下跌趨勢後漲勢延續至6月底。這波反彈使周線動能進入超買區域,也標誌着歐元自2017年以來首次實現連漲六個月。儘管整體前景仍偏樂觀,但進入第三季度後,這一走勢可能易受動能耗盡的影響,而回調可能在更大的多年上漲趨勢中提...
中豫諮詢集團與哈密城建投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 天天要聞

中豫諮詢集團與哈密城建投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7月4日,哈密市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密城建投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楊波一行到中豫諮詢集團調研座談,雙方就城市更新、片區開發、基礎設施項目謀劃等業務領域展開深入交流,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豫諮詢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