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湖南新聞4月10日電(朱莉) 讓數據“跑”起來,將信用充分“變現”。湖南湘江新區企業湘江金科,在長沙市數據資源管理局、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和新區財政金融局的大力支持下,近三年間通過大數據為28萬市場主體進行精準畫像,累計成功批複融資授信569.44億元,發放貸款189.02億元。近日,湘江金科的負責人給湖南湘江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送來了一面錦旗,感謝幕後的數據“橋樑”,打造了政務數據服務產業發展的“新區樣板”。

“獲得銀行授信後,反哺企業研發,現在我們訂單越來越多,經營更有信心,發展更有底氣。”說起此前在新區農商行的貸款經歷,特格爾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劉豐盛開心地說。
“此前,我們需要大量資金進行周轉,但由於自有資金不足,現有條件難以支撐公司日常運轉,而申請貸款流程又複雜,且用款、還款期限不靈活,我們融資十分不易。”劉豐盛道出了當下科創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本以為還要走線下審核流程,沒想到通過數字平台申請融資後,會如此順利。這些快速到位的資金,將加快我們企業產品研發的速度,真是一場‘及時雨’!”
值得一提的是,為繁瑣的申請融資程序做“背書”的,正是由市數據局打造的長沙市超級城市大腦及湖南湘江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打造的智慧中樞共同提供的政務數據。

“新區科創型中小微企業眾多,很多企業自身信用良好,都有研發創新的融資需求,但因為抵押物不足,融資常遇到難題。”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新區統籌數據資源管理和智慧新區建設單位,一直想要破題,如何通過數據賦能去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如何通過搭建數據橋樑,去幫助企業在融資上突破困局呢?為此,新區也進行了創新的探索。
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區通過智慧中樞將匯聚的工商、稅務、人社等政務數據以“原始數據不出庫”“數據可用不可見”的形式,為湘江金科運營的金融大數據服務平台提供數據支撐和安全保障,全面支持數企通平台建設。
“經過金融開放平台的分析以後,憑藉政務數據可以為企業進行精準的風控畫像,讓銀行能夠獲知哪些企業信譽和徵信良好,可及時為企業提供上市和孵化提供金融服務。”湘江金科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在長沙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和新區財政金融局、行政審批服務局共同指導支持下,金融開放平台與中國建設銀行、郵儲銀行、湖南銀行、長沙農商行、新區農商行等20餘家金融機構實現系統對接,全力扶持企業的發展。
據悉,一直以來,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深入建設推動新區智慧中樞持續升級,通過融合市、區兩級數據中台(中樞)涉企政務數據,打破“數據孤島”,構建了400餘個數據分析模型,完成人口庫、法人庫等基礎庫、主題庫及12個專題庫的數據資源整合匯聚,推動全區數據資源歸集和跨層級、跨部門數據共享。
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更加智能化、數字化的政務服務方式,深挖數字潛力,全面提速增效能,服務企業高速發展。同時,要為新區經濟運行和宏觀調節提供科學決策支撐,助力新區打造“好辦事、會辦事、辦成事”的營商環境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