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999元的電視,到底誰在買?

2024年04月04日17:42:30 財經 7413

大多數人應該沒想過,還能在家裡放一台163英寸的超大電視,約寬3.6米、長2米。畢竟就算屏幕越大看着越爽,普通商品房的層高一般也才2.8米左右。

但最近TCL就發布了這麼一款號稱“豪宅頂配”的產品,定價799999元。

對,你沒數錯,就是距離80萬元只差一塊錢,無怪有人直呼“這價格,得先買個好房子配它”。TCL產品經理禇繼發在發布會上也建議,“如果你的豪宅特別大,請選擇更大的163英寸Micro LED X11H Max。”

799999元的電視,到底誰在買? - 天天要聞

其實在市面上已有的Micro LED電視里,TCL這款的定價已經算得上十分優惠,大幅低於三星110英寸電視差一點105萬元、雷曼163英寸電視168萬元等售價。但如此金額,依然難以稱之為大眾化。

這不禁令人好奇,電視越來越賣不動了,為什麼這種電視還賣得這麼貴?又是誰在為這麼貴的電視買單?

“只要”799999元

799999元的電視,到底有什麼特別的?

從TCL官方介紹來看,第一個強調的賣點自然是屏幕特別大,比4個80寸的電視拼起來還要大些。作為參考,在電商平台上同樣是163英寸大小的會議大屏,詳情頁寫着適用於80~100人會議室。入戶的問題,TCL也幫消費者想好了,四塊屏幕拼裝也不用顧慮拆窗。

第二,這款163英寸的電視擁有2488萬多顆無機RGB自發光芯片,可以做到更高的亮度(峰值亮度10000尼特)、更強的色彩還原(22比特的色深)等,這也意味着更強大、更細節的畫面表現能力。

此外,TCL的這款巨幕電視還強調了一個超過10萬小時超長壽命的優勢,換言之,可以讓其顯示效果保持更久的穩定性。

在剛剛結束的2024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 2024)上,這款電視也吸引了不少人前去打卡。從社交媒體上的現場圖片及視頻來看,再高大的人走到它面前都會顯得很小巧。

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在見到這款電視的真容後用“驚艷”二字總結了他的現場感受,“畫面特別好,尤其是在對比之下。而且你會覺得它不是一個電視,像看電影的大銀幕,沉浸感很強。”

799999元的電視,到底誰在買? - 天天要聞

不過大多數的心動,在看到定價的那一刻就迅速凝固了。都是電視,為何它這麼貴?

事實上,TCL這款電視的前述特性,都是建立在Micro LED(微發光二極管)這一新型顯示技術上的。

Micro LED是業內公認的下一代顯示技術。“從當前的認知水平看,我們還沒有看到比它更有潛力的技術”,天馬微電子Micro LED研究院副院長席克瑞告訴中國新聞周刊,“Micro LED集合了LCD(液晶)和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的幾乎全部優勢,理論上來說,在包括發光效率、色域、壽命、柔性、能耗等方面沒有短板。”

如同樣自發光的OLED,是通過有機材料激發電子躍遷來發光,顯示屏的壽命就會比較短,也易出現燒屏的問題,在做成電視時還需要增加防水一類的保護;但Micro LED採用無機材料,則能在保證亮度、色域、對比度的同時,延長顯示屏的壽命,同時理論上來說,做成電視的話邊框可以做到無限小。

但就目前來看,這項顯示技術還遠遠談不上成熟。

席克瑞解釋,從原理上來說,Micro LED有很大的優勢和潛力,但它現在還不能發揮出100%的能量。“如果說LCD、OLED已經是博士、碩士的水平,那麼Micro LED也就在小學生到中學生的水平。”

將其產業化製造的過程也頗為棘手,最重要的問題是效率和良率較低,並由此引出較高的修復難度。

“Micro LED的巨量轉移工藝,是需要將一個巴掌大的面積里大幾百萬乃至上千萬顆芯片先進行剝離,然後再將這些芯片一個個放到需要它們在的位置,每塊芯片的信號電和驅動基板還要聯合在一起,轉移的效率和精度不夠也導致了良率低的問題,在鍵合的過程中總有芯片會壞掉的。而修復又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席克瑞介紹。

這些問題的存在,讓Micro LED難以實現真正的規模化生產,成本也就居高難下。市場調研機構Omdia去年的調查數據顯示,10~14 英寸的Micro LED顯示面板,製造成本約為每塊6000~10000美元(約合人民幣43000~720000元),考慮到面板廠商也需要利潤,出廠價會再高上10%~20%。

單只顯示面板這一中游的成本壓力便如此。再加上其他環節成本,最終傳導到電視這樣的消費級終端,自然也就造成了“天價”。即便TCL已經將Micro LED電視的價格打下來了一部分,尤其相對三星而言,但這一技術下製造的電視,顯然還不具備普及的前提。

據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副教授田朋飛介紹,現在行業都在採用不同的巨量轉移技術路線試圖克服這些問題,尚未形成非常統一的技術路線;同時,市場上降低成本或性能最佳的解決方案,仍在發展過程中。不過在他看來,國內在產業化和市場上有較大的優勢,中國的顯示企業已經在Micro LED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包括技術研發和產業鏈整合、市場推廣等方面,在這個新興市場中有較大的機會。

“一旦把效率、良率、修復這三大問題解決之後,Micro LED的成本將能大幅降低,至少降到我們可接受的範圍里”,席克瑞表示。

不為銷量,為秀肌肉

問題是,技術不成熟、尚無法規模量產的“天價”電視,到底是誰在買單?

多位受訪者給出的答案是確實有,但不多。

有業內人士對中國新聞周刊透露,在他們的調研中,三星定價75萬的89英寸Micro LED電視在全球銷售預計不到100台,其中約一半的買家,是為了研究它的技術而購入的。同時他表示,在電商平台上下單這款三星電視也是沒有貨的,“因為它也沒有售後,就有很多的麻煩。這個東西還沒有完全推廣起來。”

TCL最新發布的163英寸Micro LED電視目前也尚未在線上渠道上架,包括其自己的電商渠道。據其官方商城客服回復,目前暫未接到關於這款電視上市時間的通知。

在多位受訪者看來,對於這樣的銷售情況,量產困難的電視廠商可能也並不在乎。就目前階段而言,他們更在乎的是通過Micro LED電視秀出自己的硬實力,即不為利潤為品牌,讓品牌能夠進入高端用戶群體的視野中。

“做前沿研究、在專利等方面進行布局,對一個企業的長遠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顯示企業大多都在做Micro LED相關的研發,這對企業來說,不僅是行業趨勢的體現,更是保持競爭力的必要手段。”田朋飛表示。

“對企業而言,Micro LED電視的定位是高端概念產品,畢竟它代表着技術發展的趨勢。”劉步塵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企業可以通過這樣的高端產品向外界傳遞企業的技術能力和製造能力,從而推動他們其他電視產品的銷售,比如大力進軍正在崛起的Mini LED電視這一高端市場,這才是他們沖銷量的產品。”

除此之外,電視廠商借這類產品押注的是未來,即當關鍵技術和成本難題被攻克,Micro LED真正實現產業化、市場化時,自己可以搶先佔到市場認知與份額的先機。即使站在當下,它離大眾還十分遙遠。

在這個領域,三星作為全球電視銷量第一的企業走得更早,早在2018年就在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發布了全球第一款Micro LED電視,國內如TCL、海信等電視巨頭自然也不甘落後,近年來也爭相補着新顯示技術與將其市場化的功課。就連京東方這樣的半導體顯示龍頭,在做Micro LED顯示面板的同時,也曾宣布將推出一款99英寸的電視終端產品。

電視巨頭及上游廠商扎堆布局新顯示技術的現狀,也與當前全球電視市場的萎靡脫不了干係。

洛圖科技最新調研報告顯示,2023年全年,全球電視市場品牌整機出貨量達到2.01億台,同比下降1.6%,達到近十年來的新低點;具體到中國市場,去年全年的出貨量也跌破3700萬台,同樣創下近十年來的新低點。

究其原因,一邊是隨着電視的不斷普及,消費者需求本就已經接近飽和,市場幾近見頂;另一邊是隨着其他娛樂設備,如投影、閨蜜機、平板等的普及,以及碎片化的娛樂方式席捲生活,電視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優勢,不再是人們的剛需。

在這一背景下,電視廠商自然需要通過產品的迭代,推出尺寸更大、畫面和交互等體驗更優的電視,來給消費者提供換新機的動力,抑或重新打動已經拋棄電視的那些消費者的心,過程中通過更高利潤的產品來提升業績,因此顯示技術的升級便成為了他們的重要探索方向。

不過在劉步塵看來,無論是正在到來的Mini LED電視時代,還是即將到來的Micro LED電視時代,短期內都替代不了液晶電視,但“技術發展會帶來電視產品結構的變化,比如過去中國市場一年賣的3800萬台電視中,90%以上都是普通液晶電視,未來假如一年繼續賣到3800萬台,其中可能有百分之二三十變成了Mini LED電視和Micro LED電視。”劉步塵表示。

為了不錯過可能到來的那個時代,電視廠商也只能不斷迎接這些新的挑戰了。

作者:石晗旭

編輯:余源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四川富豪的光儲戰役:璉升科技擬入主“中興系”儲能公司,一光伏基地投產不及預期 - 天天要聞

四川富豪的光儲戰役:璉升科技擬入主“中興系”儲能公司,一光伏基地投產不及預期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周立“黃明良對未來趨勢有着異於常人的敏銳,不走尋常路,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從最初的創業到現在進軍現代中醫藥、生物科技和大健康事業,他每一次都能應時而變,把握每一次機會,成為時代的弄潮者。”在《川商》雜誌上,有這樣一段對四川富豪黃明良的評價。他是弄潮者,在房地產和鄉村休閑酒店領...
工行回應“假金條”事件:無質量問題 - 天天要聞

工行回應“假金條”事件:無質量問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 者丨張欣編 輯丨周炎炎近日,有網友稱其朋友在工商銀行購買金條,發現內部有雜質,在社交媒體上引起廣泛關注。工商銀行在5月9日晚間對於此事作出正式回應,稱經過現場核實以及送檢後發現,情況不屬實。
“質量過硬,我們不懼任何風浪” - 天天要聞

“質量過硬,我們不懼任何風浪”

徐州新能源車企調整戰略多元布局國際市場“質量過硬,我們不懼任何風浪”記者近日來到位於徐州市賈汪區的江蘇金彭集團有限公司,大廳LED屏上展示的一句英文歡迎詞格外醒目。
“保姆式”服務!6個穩外貿工作小組護航企業出海 - 天天要聞

“保姆式”服務!6個穩外貿工作小組護航企業出海

崑山高新區“保姆式”服務助企布局多元化市場6個穩外貿工作小組護航企業出海“等這些貨物打包好,馬上就送去報關,今天共有37個集裝箱,分別出口到墨西哥、越南、南非等國家。”4月28日,在樂美包裝(崑山)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麻利地清點打包剛下線的液
中國區業績持續下滑  康寶萊如何在紅海中突圍? - 天天要聞

中國區業績持續下滑 康寶萊如何在紅海中突圍?

本報記者 許禮清 北京報道不久前,康寶萊發布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中國區凈銷售額6480萬美元,同比2024年一季度的7520萬美元,下降13.8%;活躍經銷商數量連續三個季度環比下滑。實際上,康寶萊在中國市場的業績已經連續多年下滑,2024年銷售額為2.98億美元,同比下滑9.1%。彼時,中國市場...
安泰集團連續虧損  信披違規被警示 - 天天要聞

安泰集團連續虧損 信披違規被警示

本報記者 陳家運 北京報道山西安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泰集團”,600408.SH)正陷入“多事之秋”。近日,安泰集團發布的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同比縮水33.29%至66.76億元,凈利潤虧損3.35億元。這已是其連續三年虧損;與此同時,因關聯方違規佔用1.5億元資金且未及時披露,安泰集團及其實控人還被中國證...
關稅戰下 中國外貿進出口表現亮眼背後的底氣 - 天天要聞

關稅戰下 中國外貿進出口表現亮眼背後的底氣

4月美方挑起關稅大戰,對我國的外貿企業是一個嚴峻考驗。5月9日,海關總署對外發布了前4個月外貿數據。4月當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3.84萬億元,增長5.6%。其中,出口2.27萬億元,增長9.3%;進口1.57萬億元,增長0.8%,進出口雙增長的規模,創造了歷史同期第二高,帶動前4個月外貿整體增長達到2.4%。外貿數據反映的是千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