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破產的WeWork迎白衣騎士,股價一日翻倍,創始人慾攜外部資金收購

2024年02月07日02:25:26 財經 1302

據媒體報道,五年前被掃地出門的WeWork創始人諾伊曼(Adam Neumann)希望引入外部資金支持收購該公司,讓WeWork擺脫破產,資金來源包括華爾街大佬Dan Loeb的對沖基金Third Point等多個金主,該消息導致WeWork股價6日翻倍。不過該對沖基金表示,目前沒有承諾任何融資,而且與諾伊曼的討論還“處於初步階段”。

深陷破產的WeWork迎白衣騎士,股價一日翻倍,創始人慾攜外部資金收購 - 天天要聞

根據諾伊曼律師Alex Spiro的一封信,諾依曼及其創業公司Flow自2023年12月以來“一直表達”出對收購WeWork及其租賃權的“真誠興趣”,使該公司從破產中解脫,或提供DIP融資(debtor-in-possession financing)。

不過,Third Point對媒體表示,“Third Point僅與Flow和諾依曼就他們對WeWork的想法進行了初步交談,並沒有承諾參與任何交易。”

WeWork的一位發言人則表示,“WeWork是一家非凡的公司。因此,我們定期會收到外部的收購興趣。公司和顧問總是會審查這些意向,以便根據公司的最佳利益行事。”

根據這封信,諾依曼試圖收購WeWork的努力遠早於去年12月份,他在2022年10月就曾安排高達10億美元的融資,但被WeWork前CEO桑迪普·馬特拉尼拒絕。不過,WeWork的顧問反對諾依曼的收購意向,但最終建議諾依曼提供DIP融資,而非投資意向書。信中沒有立即明確WeWork和諾依曼團隊是否已簽署保密協議(NDA),儘管信中稱雙方一直在交換關於一個保密協議的修改稿。

受此消息推動,WeWork股價6日盤中暴漲100%,報0.2美元。

WeWork於2023年11月申請破產,此前數年經歷了財務困境。諾依曼在2019年辭職,當時該公司面臨著投資者對其公司治理和估值的擔憂。

WeWork的發言人補充說:“我們繼續相信,我們目前的工作,即解決我們不可持續的租金開銷和重組公司的業務,將確保WeWork作為一家獨立、有價值、財務穩健和可持續的公司,長期處於有利位置。”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注意!600250,大消息!下周潛力板塊揭秘 - 天天要聞

注意!600250,大消息!下周潛力板塊揭秘

多數投資者對於下周的大盤走勢表示繼續看好。南京商旅(600250)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南京旅遊集團擬以南京旅遊集團為主體,推進南京旅遊集團、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南京體育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整合重組工作,打造南京市文旅體商綜
北大醫藥聘實控人為總裁 擬3000萬元開展證券投資 - 天天要聞

北大醫藥聘實控人為總裁 擬3000萬元開展證券投資

7月5日,杭州新優勢旗下北大醫藥(000788)宣布,7月4日,公司召開董事會,決定聘任徐晰人先生為公司總裁、余孟川先生為公司常務副總裁,任期自第十一屆董事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之日起,至第十一屆董事會屆滿之日止。
富國基金董事長裴長江兩年250萬高薪,旗下百億美女基金經理,富國消費一姐王園園卻塌房,多隻基金長期血虧 - 天天要聞

富國基金董事長裴長江兩年250萬高薪,旗下百億美女基金經理,富國消費一姐王園園卻塌房,多隻基金長期血虧

來源:市場資訊來源:潮峰投研“為投資者創造價值”是公募基金常被提及的使命,但富國基金近期卻因“董事長高薪”與“基民長期虧損”的強烈反差,陷入輿論漩渦。當董事長裴長江兩年領取超250萬元薪酬的消息曝光,旗下美女基金經理王園園管理的多隻產品持續
全球公司市值又一次打亂:特斯拉跌出了前十,蘋果公司只排第三 - 天天要聞

全球公司市值又一次打亂:特斯拉跌出了前十,蘋果公司只排第三

在商業的浩瀚海洋中,市場就像那變幻莫測的天氣,時而風和日麗,讓企業如順水行舟般蓬勃發展;時而狂風暴雨,將許多看似強大的企業捲入漩渦,使其陷入困境。市場沒有永恆的王者,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格局。2025年全球公司市值的排名變動,正是市場變幻無常這一永恆法則的生動體現
深夜利好,6家半導體股中報業績大幅增長,最高利潤增長559% - 天天要聞

深夜利好,6家半導體股中報業績大幅增長,最高利潤增長559%

接下來A股將會進入中報行情,那些中報業績好的,將會非常稀缺,目前市場中可以看到的是機會非常多,最近我發現很多業績預告業績好的都是來自半導體的,剛剛有6家半導體產業鏈的股票業績大幅增長,接下來中報可以重點看看半導體板塊。第一家:芯朋微2025
汽車行業打頭陣 歐洲外資仍是長三角製造業重要投資方 - 天天要聞

汽車行業打頭陣 歐洲外資仍是長三角製造業重要投資方

中經記者 楊讓晨 石英婧上海報道(今年二季度,共有51個外資製造業及研發項目落地長三角。受訪者/圖)今年二季度上海市成為外資青睞的製造業重大項目投資地。據戴德梁行產業地產部數據統計,長三角範圍內,共有51個外資製造業及研發項目簽約,包括新項目和增資擴產項目(不包含物流倉儲類、產業園區投資項目,也不包含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