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股七巨頭誕生?對沖基金狂買納指期貨

2024年01月23日18:20:36 財經 8619

新美股七巨頭誕生?對沖基金狂買納指期貨 - 天天要聞

  • 美國標普500指數創下512個交易日以來新高。
  • 同時,對沖基金對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建倉數量創下7年新高。
  • 其他因子也表明美股後市會繼續上升,如大選和醫療保健行業的積極技術信號。

英為財情investing.com - s&p 500上周五(19日)創下盤中歷史新高,走出自2022年以來的熊市,此前曾下跌了逾25%,於2022年10月12日跌至3577點階段收市新低。

同時,根據ned davis research的資料,直到上周五,標普500指數已經連續512個交易日沒有創新高,成為自1928年以來第六長未創新高紀錄。

不過歷史數據顯示,於創下新高一年後,標普500指數14次中有13次上升,平均升幅為13%。

此外,除了2022年,標普500指數於過去五年中有四年錄得兩位數的年度回報率。

對沖基金大筆買入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

受芯片製造商台積電(nyse:tsm)樂觀看待2024年前景推動,科技股於上周四(18日)和周五穩健反彈,提振了大型科技股表現,並帶動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收復2024年的失地。

根據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的資料,對沖基金買入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的數量保持近七年來高位。


新美股七巨頭誕生?對沖基金狂買納指期貨 - 天天要聞

納斯達克100指數走勢圖,來源:英為財情investing.com

與此同時,美國銀行對基金經理進行的一項全球調查顯示,投資者最熱衷的股票仍然是美股七巨頭:alphabet (nasdaq:googl)、亞馬遜(nasdaq:amzn)、蘋果(nasdaq:aapl)、特斯拉(nasdaq:tsla)、nvidia (nasdaq:nvda)、meta(nasdaq:meta)和微軟(nasdaq:msft)。

2023年,美股七巨頭創下輝煌戰績,回報率至少達49%,貢獻了標普500指數絕大部分升幅,然而問題是今年能否延續這一勢頭,尤其是這7隻股票的回報率至少創下1999 年以來最高。

另一方面,到了2024年,美股可能誕生新的七巨頭,其中依然包括了2023年七巨頭中的alphabet、亞馬遜、微軟和nvidia,但是蘋果、meta和特斯拉可能會落榜,取而代之的是伯克希爾·哈撒韋 (nyse:brka)、聯合健康集團 (nyse:unh)和visa(nyse:v)。

選舉行情

美股的一些規律也預示今年可能會有不錯的回報,如與今年相若的總統選舉年,美股呈現出上半年疲軟,下半年走強的季節性規模。

道指上半年的平均回報率為-4.3%,總統選舉年的下半年則會大為改善,且比非選舉年更加強勁。在大選年,道指下半年的平均回報率會達到 +8.6%。

對這種現象,有種解釋是,起初市場表現不佳是因為候選人政策存在不確定性,然而隨着候選人開始詳細說明他們的計劃,以及競選活動展開,局面將有所改善。

醫療保健行業出現金叉

醫療保健股今年開局強勁,因誘人的估值和增長故事,是標普500指數中2024年迄今表現最好的行業。

禮來(eli lilly)(nyse:lly)於2023年大漲78.1%後延續了升勢,仍是此行業中表現最好的股票,並躋身標準普爾500指數市值最高的十大公司行列。

醫療保健行業的其他企業也表現積極,其中包括聯合健康集團(nyse:unh)、艾伯維(abbvie)(nyse:abbv)、viatris (nasdaq:vtrs)等製藥巨頭以及 dexcom (nasdaq:dxcm)等醫療設備製造商。

值得注意的是,有幾間公司還出現了「金叉」,即50天移動平均線攻上200天移動平均線。於1月份受周,整個行業也都出現了金叉,而在技術分析上,金叉通常是看升指標。


新美股七巨頭誕生?對沖基金狂買納指期貨 - 天天要聞

醫療保健行業基金xlv走勢圖,來源:英為財情investing.com

目前,醫療保健精選行業 etf(nyse:xlv)可望很快超過2022年4月8日的歷史高位,當時此etf收於142.83美元,現在已經到達阻力位,不過久未突破。

投資者情緒(aaii

預期日後六個月股市將上升的看升情緒指標已升至40.40%,高於37.5%的歷史平均水平。

預期未來六個月股市將下跌的看跌情緒升至26.8%,惟仍低於31%的歷史平均水平。


新美股七巨頭誕生?對沖基金狂買納指期貨 - 天天要聞

來源:aaii


2024年迄今的全球股市表現

  • 日本日經225指數+7.47%
  • 納斯達克指數+2%
  • 標普500指數+1.47%
  • 道指+0,46%
  • 意大利富時mib指數-0.22%
  • 德國dax指數-1.17%
  • 歐洲stoxx 50指數-1.61%
  • 法國cac40指數-2,27%
  • 西班牙ibex35指數-2.41%
  • 英國ftse100指數-3.51%
  • 中國中證1000指數-4.70%


新美股七巨頭誕生?對沖基金狂買納指期貨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聲通科技預計上半年扭虧為盈;巨星傳奇盤中一度漲超160%丨港交所早參 - 天天要聞

聲通科技預計上半年扭虧為盈;巨星傳奇盤中一度漲超160%丨港交所早參

每經記者:黃婉銀 每經編輯:魏文藝|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NO.1 巨星傳奇7月9日盤中一度漲超160%7月9日,巨星傳奇(HK06683,股價12.44港元)盤中突然放量拉升,午後漲幅持續擴大,最高漲超160%,截至收盤,漲幅仍然達到94.37%。巨星傳奇被稱為“周杰倫概念股”,2017年,巨星傳奇在周杰倫及其“親友團”的助力下成立。消...
十年內鬥,昔日疫苗之王科興生物董事會大洗牌!此前發布超級分紅計劃:分紅75億美元,是市值的15倍,股息率最高達1900% - 天天要聞

十年內鬥,昔日疫苗之王科興生物董事會大洗牌!此前發布超級分紅計劃:分紅75億美元,是市值的15倍,股息率最高達1900%

每經記者:陳星 每經編輯:金冥羽,陳俊傑,魏官紅 北京時間7月9日上午8時,科興生物特別股東大會召開。股東投票通過了賽富基金(SAIF)提出的兩項提案:罷免現任董事會成員,並選舉SAIF提名的十位資深董事候選人進入董事會,尹衛東陣營佔據絕大多數席位。 這場持續近十年的內鬥,因創始人尹衛東與潘愛華的資本博弈而屢次升級...
年產能24萬噸,國內首條木薯乾片粉全自動產線在中山投產 - 天天要聞

年產能24萬噸,國內首條木薯乾片粉全自動產線在中山投產

7月9日,廣東禾富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禾富科技”)在火炬高新區民眾街道新平村舉行開業儀式。禾富科技由廣東至富集團有限公司與亞洲木薯資源控股有限公司聯合創立,致力於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現代化木薯乾片粉生產基地。木薯乾片粉作為多領域重要原料
城市24小時 | “龍頭”半年報出爐,“第一省會”繼續承壓 - 天天要聞

城市24小時 | “龍頭”半年報出爐,“第一省會”繼續承壓

全力打造世界級“智車之城”報告發布每日經濟新聞·每經智庫、城市進化論聯合火石創造發布《城市低空經濟“鏈接力”指數(2025)》,這是繼2024年全國第一份城市低空經濟報告發布,對低空經濟產業鏈圖譜和評價體系進行迭代優化後,對全國近300座城市低空經濟發展水平進行的綜合評價,識別圖中二維碼,立即獲取報告。#關注廣...
轉債投資須知:入門三件事,賺錢有希望 - 天天要聞

轉債投資須知:入門三件事,賺錢有希望

轉債,可以轉換成股票的企業債券,具有債券的還本付息的安全性,同時具有股票的看漲期權的高收益性。其價格形成機制簡單又複雜,核心源於正股。以下幾點是必須要時刻牢記的事項:首先,剩餘年限是必須關注的愚公認為這是轉債投資的第一項能力。凡是不關注剩餘
國泰海通|宏觀:“破局”通脹:反內卷與擴內需 - 天天要聞

國泰海通|宏觀:“破局”通脹:反內卷與擴內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報告導讀:今年以來,“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持續支撐耐用消費品價格,帶動核心CPI同比小幅修復,而其中服務價格方面仍有待提振,指向了居民部門資產負債表的修復進展有限,需要後續穩增長政策接續。6月CPI同比轉正。食品價格拖累減弱;國際油價上漲輸入帶動能源價格;核心CPI環比持平...
一批央企國企民企和外資項目落地!副中心這個新增量領跑全市 - 天天要聞

一批央企國企民企和外資項目落地!副中心這個新增量領跑全市

北京通州發布(bjtzfb)北京城市副中心官方微信通州小布(北京通州發布:bjtzfb)了解到:據區投促中心消息,上半年全區新增重點在談項目400個,“兩區”外資項目新增量領跑全市。副中心下半年將啟動央企二三級公司、市屬國企等重點目標企業項目庫建設,設立國際招商聯絡機構。新增重點在談項目400個今年區投促中心全面發力...
炸裂!預增28倍 - 天天要聞

炸裂!預增28倍

【導讀】先達股份預計,2025年半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同比增長2443.43%到2834.73%中國基金報記者 盧鴒7月9日盤後,數十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截至記者發稿,凈利潤預增幅度超100%的有13家,預減的有9家。其中,先達股份預計,2025年半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同比增長2443.43%~...
前5個月我國輕工業運行態勢向好 - 天天要聞

前5個月我國輕工業運行態勢向好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7月9日介紹,今年前5個月,我國輕工業運行態勢向好。其中,輕工主要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1.9%,規模以上輕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7%、利潤同比增長2.8%。7月9日,以“聚焦向‘新’力 領航新消費”為主題的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