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陳玉堯】2023年A股收官。在階段性收緊IPO的同時,年內監管部門堅持應退盡退、打開常態化退市“出口”。
全年,A股共退市企業45家,重大違法類、財務類、交易類等退市情形逐漸增多。
作為科創板首批退市企業,涉嫌欺詐發行的退市澤達、退市紫晶等均觸及重大違法退市標準。證監會分別對澤達易盛、紫晶存儲及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行政處罰,並對部分責任人員採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涉嫌刑事犯罪的當事人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相關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在相關執業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同樣被證監會立案。
財務類退市的企業中,多家企業觸及“年度營收低於1億元且(扣非)凈利潤為負值”“年度每股凈資產為負數”“退市風險警示公司被出具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觸發退市”等指標。
如科林退,連續多年財務不達標——2018年財務報表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2019年財務報表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2020年財務報表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
交易類退市數量明顯增多也是今年退市的一大特點,表明市場化退出渠道進一步暢通。數據顯示,45家退市企業中,面值退市企業達13家,包括ST泰禾、*ST紫鑫、*ST嘉凱、*ST中天等,佔比近三成。
有券商研報指出,2023年以來“1元退市”已成為A股落實市場化退市機制的重要手段,預計未來“1元退市”的上市公司數量將逐漸增多。
此外,還有上市公司主動申請退市。
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經緯紡機由於市場變化,經營面臨重大不確定性。該公司稱,可能會對公司造成重大影響,為保護中小股東利益,經公司股東中國恆天集團、中國恆天控股提議,公司以股東大會決議方式主動撤回A股股票在深交所的上市交易,並轉而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轉讓。10月26日,經緯紡機正式從A股摘牌。
從板塊來看,年內45家退市公司中,34家來自上交所或深交所主板,佔比75.56%。此外,創業板退市公司9家,科創板退市公司2家。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8家房企在A股退市,包括ST泰禾、*ST嘉凱、ST粵泰、*ST中天、ST陽光城、*ST宋都、ST美置、*ST藍光。

責編:劉安琪 | 審校:張翼鵬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