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15年中美金融戰,才能在當下的凜冬中更安心!

2023年11月05日11:22:09 財經 1136

首先要理清在當下美國全球金融霸主體系下,全球資本流動邏輯:

美聯儲降息放水——美元流向全球——錢多了——資產漲價(樓市、股市),這個時候經濟蒸蒸日上,大家都能賺到錢。

美聯儲加息——美元迴流美國——錢少了——全球資產跌價——部分國家外匯崩盤——經濟系統接近崩潰。

回看15年中美金融戰,才能在當下的凜冬中更安心! - 天天要聞

外資來了是好事,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但外資不是來做貢獻的,不是支持發展中國家走向繁榮的,當他走的時候要帶走更多。

遠的不說,大家回想一下2020年疫情時,美聯儲大放水美元利率直接干到0,全球的股市、樓市都是漲的。從觀感上來看20年年整體也沒有那麼難。

而當下,大家對經濟寒冬的感知已經無需多言。

我們再把目光稍微的向外瞄一瞄:

越南2023年上半年的增長率為3.72%,遠低於預期的上半年至少6.2%的目標,更是近10年來上半年經濟增速的倒數第2。

馬來西亞印尼的外匯儲量是自去年爆發後的最低水平。泰國的外匯儲備更是五年來的最低水平。

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南非、印度尼西亞、埃及、巴基斯坦、黎巴嫩等。這些國家都面臨著外匯儲備不足、本幣貶值、債務違約、通脹上升等問題,經濟增長放緩或負增長。

回看15年中美金融戰,才能在當下的凜冬中更安心! - 天天要聞

然後回顧2008年至2016年中美的拉鋸戰。尤其是2016年這一仗,堪比抗美援朝的鐵原阻擊戰。成功守住了入世以來創造的國民財富。也為以後的戰略相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8年美國搞出了金融危機期間,而為了刺激經濟,美元一直在降息,中國也很識趣的推出四萬億計劃,來承接美元的泛濫。

那個時候的中國還是弱,一旦不配合,那麼2018年的貿易戰會提前十年打響。

奧巴馬在《應許之地》這本書中說,要不是金融危機猛然襲來,當時他已經開始全力應對中國,而不僅僅是重返亞太這個軍事戰略。

2008年到2014年,美元指數一直偏弱,而中國的策略則是跟隨美元,始終比美元弱,但比其他國家強的地位。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跟着美元沾光,避免美元根據周期剪羊毛!

很快全球擺脫危機,隨後國家外匯儲備持續大漲!

2007年中國的外匯儲備只有1.5億元。

2014年6月,更是達到了峰值,3.8萬億美元!

於是乎一場精心準備好的圍獵計劃即將展開!

第一步:加息,從0.25逐步加到2.5.

第二步:搞經貿小圈子,2015年簽署的TPP協議,把製造業轉移到更為便宜的越南等國,不和中國玩兒。

第三步:搞地緣政治,力圖重返亞太地區,部署大量兵力,一方面想把中國的民生搞臭,另一方面想盡辦法讓投資者撤資回國。

第四步:輿論攻勢,利用某些所謂的經濟專家和大V,散播大量看空中國經濟的文章,鼓吹美元,慫恿老百姓去擠兌美元。

回看15年中美金融戰,才能在當下的凜冬中更安心! - 天天要聞

2015年底外匯儲備減少了五千億美元,減少約15%。

2016年又降低3千億,減少約10%。

到了2017年初差點跌破3萬億!

但是,中國人從來就沒有做待宰羔羊的習慣!

首先是匯率改革,放棄錨定美元,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籃子,

擺脫了美元快進快出的干擾。

同時限制匯兌5萬限額報備,打擊不良資本家轉移資產到海外。避免造成恐慌式換匯。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那個時候有多少人投資海外,有多少人詬病換匯。

回看15年中美金融戰,才能在當下的凜冬中更安心! - 天天要聞

其次快速拉高資產價格。

房價上漲速度創記錄!14年從一線開始國內樓市開始暴漲!樓市資產從200萬億,直接漲到16年的350億。短短1年半,大部分三線以上城市房價翻倍。

股市開啟瘋牛模式!從2014年6月起將近一年的牛市期間內,上證指數累計上漲152%,深證成指累計上漲146%,創業板漲幅最高,達到177%。

最後就是一記重重的悶殺!

樓市限售:17年開始樓市就是全國統一的(嚴重違背物權法的法治精神)限售令出台。新購房產3-5年不得出售!

慘痛的股災:然後慘烈的股災就來了,2015年6月12日至7月9日,上證綜指跌幅高達25%,速度之快,創下了歷史新高。

2015年8月18日至8月26日,上證綜指下跌幅度甚至達到了驚人的29%,創業板指的跌幅更是一度達到了32%。

與其讓美國資本家勾結國內無良資本家攜款潛逃,還不如固定為居民財富(沉澱在樓市中,居民財富積累),轉化為企業發展資本(讓企業大股東賺到錢,企業家財富原始積累)。

回看15年中美金融戰,才能在當下的凜冬中更安心! - 天天要聞

這一招或許充斥着些許無奈吧,但想要不被國民財富被全部拿走,也只能如此了。只是可憐了那些在高點進場的人。這也告訴我們要自己掌握知識看清楚大勢,不要被群體帶節奏,否則確實挺可憐的。

不能指望國家用大喇叭通知到每一個人,否則不就明牌了嗎。

股市對大多數人比較遙遠,同時涉及整體的居民財富不多。2017年-2020年我們開始着手處理拉高樓市的代價。可惜3年還是短了點。

政府、銀行、債務、居民財富,樓市這個埋下的雷,處理不好真的不敢設想。那個時候房地產是灰犀牛的論調頻繁出現。

5道紅線強迫房企降負債。

土地、新房市場調控微操不斷,就是想要穩住房價,以時間換空間。

3年內能做的都做了,如果沒有積極補救,現在暴雷的慘烈度大家可以腦補下,恐怕比當下要更恐怖吧。

接踵而來就是2020年末突然的疫情。想想國家當時的嚴防死守,過度反應。大家可以去猜是不是生物戰。

2019年底開始美聯儲開始放水,從2.5降到2020年3月的0.25,這個水平持續到2022年的2月。

全球的資產都在上漲,整體經濟也比較繁榮。股市,我們還漲了一波。樓市被死死的摁住,誰都知道樓市在漲要出大問題。

接下來就是暴力加息,從2022年2月的0.25加到目前的5.5。

俄烏戰爭爆發也是2022年2月4日。

我們再回顧下收割三部曲:加息、地緣孤立或者戰爭、輿論攻勢。

回看15年中美金融戰,才能在當下的凜冬中更安心! - 天天要聞

再看看現在是不是到處有自媒體讓去換美元。

2019年-2023年又是一個完整的小收割輪迴。

我們可以簡單概括一下,2008年到2015年就是中國順從美國秩序,美國允許中國育肥。2016年美國要收割我們,我們用樓市和股市的代價頂住了。

2019年又來了一波,只不過割不動我們,割別人去了。但這種痛苦的感知也是極其明顯的。

2019年到2021年,整體日子還是好過的,至少股市還是有一輪行情的,新能源在爆發,自媒體是蓬勃發展的。

2022年以來就明顯難過,這種痛感我就不過多闡述了。

只是把問題歸結於疫情、經濟治理、國家強勢,能擺脫下一輪的顛簸嗎?

跟着輿論攻勢去換匯,去對整個國家有意見,就能置身事外嗎?

我想恐怕都不能吧。我還是那句話,能不能掙到錢取決於你和誰站隊,作為普通人你永遠站在對立面,不割你割誰。

二鬼子不都是沒有好下場,但很大概率不是一般的二鬼子。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又見“清倉卸任”,融通基金百億基金經理范琨因休產假離任 - 天天要聞

又見“清倉卸任”,融通基金百億基金經理范琨因休產假離任

界面新聞記者 | 杜萌公募行業再失良將。4月30日晚間,融通基金公告稱基金經理范琨因休產假的原因離任,公告顯示她已經在協會辦理了變更手續。“女員工因為休產假而暫離崗位,這種情況很常見,等到產假休完後再公告恢復履職就可以。但是因為休產假而離任,這意味着她將徹底離職。”公募業內評論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公開資...
73人掌控總資產2868億,“行走的印鈔機”-京滬高鐵2037年回本? - 天天要聞

73人掌控總資產2868億,“行走的印鈔機”-京滬高鐵2037年回本?

截止到2024年年底,我國高鐵運營總里程近4.9萬公里,創下世界之最。雖然鐵路建設並不以盈利為唯一目的,但現狀能達到盈利的線路寥寥無幾,京滬、京廣、京津、滬寧、滬杭、寧杭等極少數的幾條高鐵線路實現扭虧為盈,這其中京滬高鐵處於獨一檔的存在,被
險資一季度重倉銀行股,高股息資產受青睞 - 天天要聞

險資一季度重倉銀行股,高股息資產受青睞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隨着A股上市公司一季報披露,險資的持股情況浮出水面。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險資共出現在735隻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合計持股數量為607.98億股,持股市值達5808.83億元。(圖片來源:東方IC)險資對銀行股的持股數量和市值均位居首位。截至一季度末,險資持有銀行股278.21億股...
蘋果公司面臨關稅衝擊與反壟斷裁決,股價下跌 - 天天要聞

蘋果公司面臨關稅衝擊與反壟斷裁決,股價下跌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5月2日,蘋果公司(AAPL)在2025財年第二財季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預計將在第三財季(截至6月28日)因美國關稅政策損失約9億美元。受此消息影響,蘋果股價當日下跌3.74%,收盤價為205.35美元。年初至今,蘋果股價累計下跌15.79%,市值蒸發超6000億美元。東方IC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表示,當前關稅稅...
“十萬到十億”,《創業有得聊》解碼創業者逆襲方程式 - 天天要聞

“十萬到十億”,《創業有得聊》解碼創業者逆襲方程式

“十萬到十億”有怎樣的商業秘籍?5月4日,創業主題訪談節目《創業有得聊》最新一期在湖南衛視、芒果TV播出。本期節目聚焦“小成本創業”與“殘障群體創業”兩大主題,由汪涵、鄭方一聯合主持,邀請果繽紛聯合創始人王紅偉擔任創業導師,與四位年輕創業者
智慧採信管理模式助磨憨口岸水泥進口提速 - 天天要聞

智慧採信管理模式助磨憨口岸水泥進口提速

勐臘海關關員在磨憨國際物流中心對進口老撾水泥進行查驗。 供圖近日,18輛滿載着580.85噸老撾水泥的貨車從磨憨公路口岸通關,這是全國首批公路口岸採用智慧採信管理模式進口的水泥。針對磨憨國際口岸城市建設基建物資進口需求量大的實際,昆明海關創新監管模式,積極推動磨憨口岸成為進口老撾水泥智慧採信試點。昆明海關所...
成大器者,必須經歷的三項修鍊 - 天天要聞

成大器者,必須經歷的三項修鍊

導語: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必須要經歷三項的修鍊。是哪三項修鍊呢?本文與大家探討。最近,和企業家朋友聊天,我有一個明顯的感受:大家都不怎麼談增長目標了,都在說要向內看,做好管理。這是好事。外部環境越困難,就越要向內看,練好基本功。
暴跌712億!康方生物美國合作方,跌慘了 - 天天要聞

暴跌712億!康方生物美國合作方,跌慘了

陰霾散去,中國的創新葯企又往前走了一大截。 4月25日,港股上市公司康方生物(HK9926)宣布, 派安普利(商品名:安尼可)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兩項適應症,用於治療晚期....
特朗普的“服軟”背後:中美貿易戰的最新變局與中國經濟的韌性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的“服軟”背後:中美貿易戰的最新變局與中國經濟的韌性

在全球貿易格局的風雲變幻中,中美貿易戰一直是國際經濟舞台上的焦點。5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全國廣播公司(NBC)節目採訪時的一番表態,引發了廣泛關注。他表示“願在某個時候”降低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因為當前的高關稅已經讓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的貿易往來陷入僵局。這究竟是特朗普的權宜之計,還是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