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入股嘩啦啦的動作,或將生變。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ST信通日前對投資北京多來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為支付平台嘩啦啦母公司,以下簡稱“嘩啦啦”)的相關事項做出回應,並直言“本事項實施過程中尚存在不確定性因素,最終能否達成尚存在不確定性”。
此前,ST信通於8月4日公告稱擬以增資方式向嘩啦啦投資不超過2.5億元,隨後便收到了監管問詢。而投資事項出現不確定性的背後,嘩啦啦面臨著“疑似資金鏈斷裂”“提現難”“拖欠員工工資”等大量負面輿情。作為一家連鎖餐飲企業一站式閉環解決方案提供商,嘩啦啦在2022年末便傳出商戶無法提現等問題。
時至8月8日,嘩啦啦承諾的“在2023年3月底前解決全部問題”仍舊未能實現。8月8日,有用戶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稱,自2022年12月出現提現困難以來,仍有部分款項尚未能提現,累計金額超過30萬元,嘩啦啦方面也始終未能給出具體解決方案。
2.5億元入股嘩啦啦
ST信通回應問詢
在收到問詢函的兩天後,ST信通作出了部分回應。8月7日,ST信通發布公告,對日前收到關於對外投資事項的問詢函進行了回復,其中主要涉及到該公司入股嘩啦啦一事。
ST信通8月5日公告顯示,擬以增資方式向嘩啦啦投資不超過2.5億元,換得直接持有嘩啦啦不超過7.692%的股權。同時,提出先行向嘩啦啦支付2000萬元誠意金。ST信通還在公告中強調,如本次投資最終未達成交易,2000萬元誠意金將全額返還並加收資金占用費。

該公告發出後的當晚,ST信通便收到了上交所發來的問詢函,要求ST信通說明嘩啦啦的主要財務數據,是否存在經營虧損、經營現金流為負等情形,其開展業務是否與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存在協同關係。同時,還要求ST信通說明設置2000萬元誠意金和合理性、本次投資是否涉嫌轉移資金或利益輸送。
在本次問詢函的回應公告中,ST信通提到了嘩啦啦的負面輿情。ST信通指出,公司關注到近期網絡上存在“疑似資金鏈斷裂”“嘩啦啦提現難”“拖欠員工工資”等大量負面輿情,公司初步判斷目前標的公司相關風險可控,相關風險將在後續盡職調查開展過程中進一步研判。
而出於保護投資者的審慎原則,ST信通提示投資者注意相關負面輿情,並表示可能會影響其2000萬元誠意金的按時支付,該公司將會審慎推進本次交易。ST信通強調,本次投資具體事宜尚待進一步協商、推進和落實。本事項實施過程中尚存在不確定性因素,最終能否達成尚存在不確定性,對公司未來業績的影響尚不確定。
公告顯示,嘩啦啦目前為國內餐飲行業最大的SaaS(軟件運營服務)系統服務商,為國內超過50%的餐飲連鎖百強客戶提供智能化管理和決策支持。ST信通則計劃通過本次戰略投資整合資源,結合公司在數字化和智能化業務領域的技術優勢,布局餐飲SaaS行業,為公司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ST信通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本身業績表現欠佳,公司期望通過多元化的投資方式創造利潤是無可厚非的。基於上市公司治理、信披要求,ST信通有義務對嘩啦啦進行盡職調查,以確保投資的可持續性。從當前情況來看,ST信通投資嘩啦啦在業務邏輯上是行得通的,具體後續的落地動作還要經雙方進一步商議。”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分析稱。
仍有商戶未能提現
嘩啦啦依舊迷霧纏身
接連發出的投資公告、問詢函以及回復公告,也將嘩啦啦再度推上了風口浪尖。官網信息顯示,作為連鎖餐飲企業一站式閉環解決方案提供商,嘩啦啦主要為商戶提供聚合收款、線上餐廳、營銷、運營、供應鏈、財務等服務。
此前,嘩啦啦在2022年末開始被傳有部分商戶無法提現,大量商戶至公司總部追要資金。嘩啦啦在2023年1月發布公告稱,自1月1日起,新的交易已全面恢復正常,但由於技術故障及流程等原因還需進一步修復,歷史交易提現延時到賬問題預計將在2023年3月31日前全部解決。在2023年6月,嘩啦啦還曾發布闢謠公告,表示公司裁員與服務器崩盤均為不實消息,並表示即將迎來新的投資方。
時至8月8日,嘩啦啦尚未徹底擺脫無法提現的泥潭。一名陝西地區商戶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自家所經營的餐飲門店長期使用嘩啦啦收款,自2022年12月開始未能提現。在多次聯繫平台客服後,客服給出了公告中的解決方案。
“先是說2023年1月底前到賬,後來又推到了3月底,期間陸續恢復了提現到賬。只是2022年12月當月的經營款項至今未能到賬,後來今年6月的營業額也未能到賬,累計未提現金額超過30萬元。”前述商戶指出。該商戶還提到,不同於此前公告說明無法提現的原因,對於當前未能到賬的資金,嘩啦啦方面未給出任何回應,客服僅表示會儘快催款,但未給出具體時間點。
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在公開社交平台搜索發現,近期反饋嘩啦啦無法提現的商戶不在少數。未提現的營業資金多集中在2022年12月、2023年6月以及2023年7月。不過,嘩啦啦方面則未對此做出告知與回應。
在博通諮詢金融業資深研究員王蓬博看來,ST信通對於嘩啦啦的投資,在交易金額、持股比例等方面處於合理水平,ST信通對於該筆投資也有較高預期,“存在不確定性”也並不意味着投資失敗。對於嘩啦啦而言,該筆資金的投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公司運營壓力。
市場上也有觀點認為,ST信通入股資金將有助於解決嘩啦啦商戶的提現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本身未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嘩啦啦在提供聚合支付服務的過程中理應無法觸碰商戶資金。嘩啦啦此前也曾否認挪用賬戶資金,並回應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公司無權處置商戶資金,只是交易數據和結算數據不匹配引發延遲到賬。
“按照監管要求,嘩啦啦作為聚合支付機構無法觸碰資金,只能參與交易信息的轉化,與其合作的支付公司才能做資金轉移,商戶經營資金的清算、提現等應該均由持牌第三方支付機構完成,交由央行備付金賬戶統一管理。從正常經營邏輯來看,嘩啦啦不具備挪用商戶資金的能力,更沒有權利。因此,按照正常流程,如果有商戶資金被挪用情況,嘩啦啦也無法使用外部資金去填補。”王蓬博強調。
在多位分析人士看來,嘩啦啦商戶的資金去哪兒了?為何會出現無法提現的情況?面向商戶有哪些解決方案?如果存在資金挪用,在當前的監管制度下,嘩啦啦與合作支付機構之間如何實現商戶資金挪用和填補?這些問題都急需嘩啦啦予以回答。
業務尚有“護城河”
但應守好合規底線
基於嘩啦啦當前的營業狀態,ST信通在此時帶着不超過2.5億元資金投資入場,也讓市場為ST信通冠上了“白衣騎士”的稱號,意在解救嘩啦啦。而今,ST信通公告表示投資事項最終能否達成尚存在不確定性,又會對嘩啦啦造成怎樣的影響?嘩啦啦商戶又因何無法提現?
針對嘩啦啦對於投資失敗有何應對方案、投資資金的具體用途、商戶無法提現的具體原因和有何解決方案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嘩啦啦方面進行了採訪。但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對方回復。
不過,從嘩啦啦方面公開的信息來看,自2022年12月以來,嘩啦啦也在多方尋求自救方案。2023年上半年,嘩啦啦與多家連鎖餐飲品牌達成合作,與地方國資、市場投資機構等達成一攬子合作協議,金額總計超十億元。
根據嘩啦啦公布的數據,今年1-4月,嘩啦啦自身的經營數據仍在高速增長,在線集團數和在線門店數均同比增長10%以上。尤其4月上線門店數和上線集團數的增長最為迅猛,前者環比增長49%,後者環比增長25%。截至目前,在線活躍門店依然遠超20萬家。
王蓬博指出,作為餐飲行業頭部的SaaS服務商,嘩啦啦業務不僅僅聚焦在以支付為基礎的增值服務上,針對中大型連鎖商戶的企業數字化,嘩啦啦也提供了庫存管理、供應鏈管理、員工管理等一系列綜合性服務。對於合作商戶而言,更換系統也是一項耗時、耗力的高成本動作,這些構成了其業務的“護城河”,並且仍在發揮作用。因此即便在嘩啦啦出現部分商戶難以提現,預計短期內其客戶損失程度也不高。
王鵬則認為,嘩啦啦業務本身仍然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通過引入新股東獲得投資、對外拓展合作等均是較好的解決資金難題的方案。但不論是嘩啦啦還是投資方,都應該明確投資資金用途、未來的發展方向,切實解決企業所遇到的問題,當前嘩啦啦應該儘快解決商戶提現問題,守好合規底線,通過提升業績更好地渡過難關。
北京商報記者 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