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延長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政策期限的通知。政策延期涉及兩項內容:
一是對於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信託貸款等存量融資,在保證債權安全的前提下,鼓勵金融機構與房地產企業基於商業性原則自主協商,積極通過存量貸款展期、調整還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促進項目完工交付。2024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可以允許超出原規定多展期1年,可不調整貸款分類,報送徵信系統的貸款分類與之保持一致。
二是對於商業銀行按照《通知》要求,2024年12月31日前向專項借款支持項目發放的配套融資,在貸款期限內不下調風險分類;對債務新老劃斷後的承貸主體按照合格借款主體管理。對於新發放的配套融資形成不良的,相關機構和人員已盡職的,可予免責。
除上述兩條政策外,其他不涉及適用期限的政策長期有效。各金融機構應按照文件要求切實抓好落實,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合理適度,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推動行業風險市場化出清,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首先:這個政策只是延長之前通知的時限,(原來的通知內容是自本通知印發之日起,未來半年內到期的,可以允許超出原規定多展期1年)
在之前的政策影響下,樓市並沒有出現多大的變化,整體看,再次延長這個政策對於市場來說,也是預料之中,對於市場的影響不大。
其次:當下房地產市場的問題已經不是簡單的延長部分房企貸款期限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整體看,房地產市場下半年還存在繼續下行的風險。
目前房地產行業面對的並非簡單的資金問題,拿地、銷售、客源、貸款乃至同質化產品競爭都存在壓力。從當前監測的數據來看,多個城市利率均出現了輕微的變化。但當前購房是收入穩定問題,疊加人口結構問題,依然影響房地產市場的穩定。
除上述兩條政策外,其他不涉及適用期限的政策長期有效。各金融機構應按照文件要求切實抓好落實,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合理適度,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推動行業風險市場化出清,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房地產市場的穩定需要從人口到收入到房企資金系列政策的扶持,目前看,有力度和影響的政策並不多。
2023年6月,市場全面降溫,開始倒春寒,各地樓市調控政策也依然不斷發布,累計單月房地產調控政策達到了58多次。
6月力度最大的政策是5年期lpr終於出現下調,5年期以上LPR各下調10個基點。本次降息後,5年期以上LPR降至4.2%,為2019年房貸利率換錨5年期以上LPR以來最低水平。
本次降息對於市場來說,降低增量和存量房貸利率打開空間。配合限售放鬆、非限購區域首付比例調整、公積金寬鬆等等穩樓市組合拳,預計將對房地產形成一定程度的托底作用。
但影響相對有限,市場當下更期待一線城市微調二套房首付等政策。
目前房地產行業面對的並非簡單的資金問題,拿地、銷售、客源、貸款乃至同質化產品競爭都存在壓力。從當前監測的數據來看,多個城市利率均出現了輕微的變化。但當前購房是收入穩定問題,疊加人口結構問題,依然影響房地產市場的穩定。
和之前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相比,5-6月二線城市比如杭州、南京等市場開始出現寬鬆政策,大部分政策多聚焦在優化公積金政策、發放購房補貼等內容,涉及優化限購、限價、引才落戶等政策。
北京、連雲港、廣州等城市優化公積金政策,主要涵蓋提高公積金貸款及租房提取額度,支持公積金支付首付以及支持多孩家庭公積金租房購房等相關舉措。
杭州、南京等城市放鬆限購政策,主要涵蓋放鬆限購區域範圍,對本地戶籍和非本地戶籍放寬購房限制等政策。
通過一區一策、與生育政策和人才政策結合等方式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