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聯合制裁俄羅斯,但最終的結果卻讓人大呼意外,面對歐美強國的金融及其他領域的制裁力度,俄羅斯經濟必然遭受重創,但目前的數據證明俄羅斯已經跨過最艱難時期。
在地緣衝突發生後,俄羅斯經濟短期內遇到了很大的挑戰,盧布匯率暴跌,經濟增速下滑,但是俄羅斯通過盧布綁定油氣資源的“大殺器”成功扳回一局,此後盧布匯率持續升值,俄羅斯經濟的表現也沒有預想的那麼差勁。
反倒是參與制裁的歐洲,栽了一個大跟頭。
在衝突發生後不久,美國火急火燎的宣布加息,這一招直接把歐洲盟友瘋狂收割了一把,在美聯儲宣布加息後,歐洲大量的避險資金迅速迴流美國,直接導致:美元大幅升值,歐元匯率暴跌。
不只是歐元匯率暴跌,歐洲還因為斷絕了俄羅斯的能源供應,最終爆發了能源危機,能源價格大漲,通脹水平大幅抬升,美國藉此機會向歐洲出口高價石油,美國又從盟友身上薅了一波羊毛,而歐洲也只能眼巴巴看着被割被薅,沒有一點脾氣。
畢竟,狗繩子在主人手中握着,主人帶狗去做絕育,狗除了能叫兩聲以外,也幹不了什麼。
相反,俄羅斯不僅沒有陷入經濟衰退,反而在2022年GDP重回世界前十,GDP重新突破2萬億美元。
2023年一季度,俄羅斯GDP同比下降1.8%,雖然增速仍然在下降,但是和過去四個季度相比明顯收窄,這意味着俄羅斯經濟在各種刺激舉措下逐漸走出了最困難時期,俄媒預計今年GDP增速將達到1%-2%,逐漸回歸正增長。
就連德國媒體就哀嘆:制裁搞不垮俄羅斯,各種制裁之下俄羅斯反而走出了經濟低谷,歐洲卻陷入能源危機難以抽身,俄羅斯之所以能夠做到如此程度,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俄羅斯自身的資源優勢太強,即使歐美聯合制裁,俄羅斯以豐富的油氣資源和糧食生產足以保證基本的經濟獨立性,這樣的資源稟賦不是每個國家都有的,但是俄羅斯具備。
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自給自足完全沒問題,而且還能源源不斷的出口,也包括煤炭、木材等,可以使用的資源太多了,更重要的是,俄羅斯是全球糧食出口大國,糧食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也不用擔心糧食被卡脖子。
現在看來,俄羅斯也早已經做好了準備,早早清倉了美債,也不怕老美賴賬,同時大規模增加官方黃金儲備,提升抗風險能力。
第二個原因是中俄貿易的大幅提升,雖然西方強國撤走了在俄羅斯的布局和投資,但中國企業卻迎來了重大機遇,俄羅斯需要的各類消費品和工業產品中國都可以提供,而且俄羅斯的石油等資源可以大規模出口到中國。
根據數據顯示,今年1-5月,中俄貿易額同比增長40%,去年中俄貿易額超過1900億美元,今年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幾乎是必然事件。
今年以來,我國向俄羅斯汽車出口翻兩番,中國汽車品牌在俄羅斯的市場份額大幅提高,包括長城、吉利、奇瑞在內的國產品牌備受青睞,中國智能手機幾乎佔了俄羅斯50%以上的市場,而且還在快速提升中,還有中國家電、各類消費品都在俄羅斯非常暢銷。
俄羅斯向我國出口油氣資源,目前俄羅斯已經超過沙特,成為我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還出口煤炭、各類礦產、木材、農產品等,而且俄羅斯出口到我國的石油在價格方面相對更低。
截至目前,中俄貿易70%採用人民幣和盧布結算,俄羅斯需要的各種商品,歐洲能提供的,中國也能提供,歐洲不能提供的,中國還能提供,中俄貿易合作是俄羅斯經濟跨過難關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