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收入是衡量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數據,財政收入越高,也就意味着該地區經濟實力越強。江蘇省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大省,其下轄13市那是個個都不是好欺負的,在最新的今年一季度各市財政收入中,最低都在80億元以上,9市的財政收入都在100億元以上,蘇州和南京都是500億元+。從增速來看,沒有一座城市的財政收入增速是負增長,常州更是突破2位數。
蘇州遠超南京
蘇州一季度在GDP上,是陷入了低谷,其GDP名義增速僅僅0.97%,就GDP總量而言,已經被成都趕超。就在大家以為,蘇州的財政收入也同樣陷入低谷時,收入卻以8%的增速交了一張滿意的答卷,倒是受到全省大力支持,且在GDP上,穩紮穩打實現5.66%名義增速的南京,財政增速僅僅0.4%。
蘇州在今年一季度是拉大了與南京的差距,兩地之間的差距已經有287億元,這差距是南通都彌補不了的。蘇州為何如此厲害?這與蘇州的產業結構有關,蘇州四大支柱產業,像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和先進材料的稅負較高,本身,蘇州在經濟實力上也是比南京更具優勢。
鹽城第7
鹽城,總面積16931平方公里,是江蘇省陸地面積最大的城市,也擁有近700萬常住人口。鹽城市近年來,一直刺激消費,推動經濟發展,在今年4月,更是出台了《關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政策脆柿》,在一季度的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4.2億元,增長了8.7%。是鹽城一季度實現160億元財政收入的關鍵。
宿遷第11
宿遷,地處洪澤湖北部,駱馬湖南部,總面積8555平方公里,近十年,宿遷的發展那是真的快,在2022年其GDP趕超了連雲港,丟掉了“十三妹”的帽子,這邊在更具經濟含金量的財政收入上,宿遷市的財政收入96.9億元,處於全省第11,要比鎮江和連雲港都要高。宿遷,加快對人才的引進,是其背後經濟發展的一大優勢,在2022年更是印發了《“宿遷市人才服務“一件事”改革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