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山東的發展開始逐步復蘇。2022年第一季度,山東全省的生產總值為19926.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增速跑贏全國。從近幾年的增速來看,山東的進步還是很明顯的。
山東是我國傳統的工業強省,也是北方第一大經濟體。第一季度,山東全省的工業經濟指標好於預期。公開資料顯示,山東全省規上工業41個行業大類中,31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同比增長,增長面達到76%。
截至2022年5月末,山東最新的財力十強城市也已經出爐,依次為濟南(465.8億元)、青島(446.5億元)、煙台(319.6億元)、濰坊(289.2億元)、濟寧(212.5億元)、臨沂(198.6億元)、淄博(163.9億元)、菏澤(128.8億元)、濱州(120.9億元)、東營(120.0億元)。
依稀記得去年全年的財力數據,青島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1368.3億元,而濟南為1007.6億元。而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財力數據中,青島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378.10億元,濟南為316.80億元。
但在1-5月份的財力數據中,青島已經退居了山東第二位。公開數據顯示,前五個月,青島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446.5億元。
另據青島市統計局數據,1-5月份,青島全市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同期,青島前五個月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比1-4月份提升0.2個百分點。相對而言,青島各方面指標的增速都較慢,這也影響了全市財力的提升。
根據濟南市財政局數據,2022年1-5月,濟南全市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465.8億元,同比下降8.9%,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同口徑增長2%。其中,濟南的稅收收入317.9億元,同比下降16.7%,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同口徑下降2%。
與去年同期的數據相比,濟南和青島的財力水平都是下降的,只不過濟南的下降幅度要小於青島。
其實與1-4月份的山東財力十強城市相比,變化並不明顯,唯一的調整就是威海出局了前十。到了1-5月份,威海的財力排名已經排在了山東第11位。短期來看,山東財力十強城市的調整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從當前的數據來看,濟南與青島之間的財力之爭已經不可避免。此外,煙台與濰坊之間的財力之爭同樣明顯。1-5月份,東營的一般預算收入以120.0億元位居山東第十位。
整體來看,山東省內雖然沒有特別頂尖的城市,但基本上也都不弱。我們認為,隨着山東全省均衡全面的復蘇,全省的財力數據還將正式崛起。那麼對於山東財力十強城市的格局,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