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理財專家、暢銷書作家喬納森·D.龐德所著的《中產家庭理財清單》一書,為收入較高、有一定財富基礎、投資理財需求相對旺盛的中產家庭開出了覆蓋財富觀、收入、債務、儲蓄、投資、買房、消費、個人稅務、保險、退休規劃等10個方面的理財建議,幫助中產家庭守護和積累財富,邁向財務自由。
不同於市面上很多聚焦於投資理財技術操作的同類作品,喬納森·D.龐德在這本書中反覆強調了節儉的重要原則。全書開篇,他就談到,儘管制訂長期理財規劃很重要,但如果隨心所欲地花錢,這將使得長期規劃變成一張毫無意義的白紙。事實上,節儉最重要的意義是,將自己的注意力從花錢轉移到財富管理,從而充分發揮既有財富經由複合式增長的威力。即便一些家庭的開銷很大,比如房貸、車貸、孩子學費等剛性支出沒有削減的空間,也總能剩下剩餘的,哪怕是小額資金,經由明智管理,也才能開啟財富積累。
在闡述致富方法時,龐德再度分析了市民生活的常見費用開銷,列舉了一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積累開銷的方法思路:帶麵包和咖啡去上班而不是在外購買、帶午餐去上班而不是去餐廳、減少買彩票的次數、光顧比較便宜的餐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搭車上下班而非自己開車、購買迫切所需的普通商品而不是名牌商品,如果這樣做了,依照美國普通城市的消費水平,每人一周可以節省75-160美元,每年節省則可以達到3900-8320美元。而這些被節省下來的錢,依照每年投資回報率7%來計算,5年將獲得23000美元的收益,40年則有86萬美元。
所以,基於此,《中產家庭理財清單》這本書強烈建議中產階級市民要養成編製個人和家庭預算的習慣,記錄下自己每一分錢怎樣花的,定期安排好未來開銷,不斷致力於改善花錢的效益,積累儘可能多的錢用來投資。
而在討論消費這一方面的理財建議時,龐德給出的方法思路仍然以量入為出、精心籌劃為主。他反對現在很多人以“花錢越多,你就越能充分地享受生活”作為信條,指出幸福和快樂在於穩定改善、不斷向好發展、美好願景終將實現這樣一個過程。而且,無論是經營一個人的生活,還是安頓一家人,都不免定期或不定時要大額支出,所以我們需要儲蓄,為了明天未雨綢繆。
有意思的是,龐德為人們購買汽車提出了完全不同於其他很多專家、顧問的建議,那就是如果一個人不是很喜歡開車,自駕出行很少,就應該買一個好車、新車,好好保養,爭取將它用到報廢,這樣既明智又省錢;如果購車者很喜歡車,就可以考慮二手車,因為愛車者難免會經常換車,而購置二手車的支出要比直接買新車要節省。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無論在中國還是其他很多國家、地區,獲得意外之財如遺產、獎金、彩票中獎的人往往難以保全自己的財富。《中產家庭理財清單》書中給出的建議是,首先要冷靜地還清信用卡債務以及其他高利息債務,可以考慮啟動安全的投資計劃、養老金計劃;在此之後,再考慮為自己以及自己心愛之人實現一直嚮往卻沒能擔負得起的事情,比如買一部新車、買一套新房,但不宜在沒有財務預算約束的情況下胡吃海喝或是去滿世界“浪遊”;在此之後,可以將剩餘資金用來投資自己的生意或者新技能。
在談到債務時,《中產家庭理財清單》書中認為只有自住房、教育以及基於理智地改善家庭條件,算得上是有必要負債擔負的增值資產——雖然自住房之外的房產,通常也有升值潛力,但考慮到債務本身也有風險,還與我們的信用相關,因而需要審慎為之。
《中產家庭理財清單》建議,中產階級家庭的市民需要教孩子理財,強調指出,首先不要相信電視能夠幫助孩子理財,電視廣告、影視作品中傳遞的很多觀念的內核都是即時消費,而不是量入為主、控制風險;其次,買東西的時候,鼓勵孩子申請和使用優惠券,但必須強調,不能因為想享受優惠券而浪費錢去買不必要的東西;第三,跟孩子一起計算所需物品的價格、數量,建立預算及購買計劃;第四,定期給孩子零花錢,鼓勵其保管好這些錢財,做好預算,對花費情況做好總結;第五,不要給孩子大面值的鈔票或者大額的數字紅包,而要給最小面值的鈔票;第六,家庭購買債券等理財產品時,和孩子一起完成,同樣,家庭使用信用卡以及償還信用卡債務時,也不要迴避孩子;第七,家長應當將自己的理財失誤、損失告訴孩子。
所評圖書:
書名:《中產家庭理財清單》
作者:(美)喬納森·D.龐德
譯者:雷靜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日期: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