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辦公廳發出《關於印發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案例的通知》,從全省各級各部門中評選出一批針對性強、有特色的改革舉措在全省複製推廣,其中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創新‘鏈上自貿’保稅展銷模式 推動貿易轉型升級”“實施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2項創新案例榜上有名,也是本次通報中全省僅有的兩個自貿區(功能區)創新案例。

創新“鏈上自貿”保稅展銷模式
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濟南片區聯合濟南海關,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鏈上自貿”數字化貿易服務平台,通過物聯網、5G和區塊鏈技術,為商品賦予國家標識解析“QID”質量碼,實現進出口貨物“一物一碼、全程可溯”,大幅降低企業成本、提升海關監管效能,建立“自貿+綜保”雙區融合發展模式,探索了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濟南路徑。2021年1月8日,海關總署正式備案在全國推廣,2021年4月16日海關總署發函支持濟南設立全國首個“關—地—企”聯合創新實驗室。
以“鏈上自貿”賦能保稅展銷,實現消費更便利。目前,“鏈上自貿”保稅展銷模式已賦能綠地全球貿易港、日本樂購仕、家家悅集團等大型商貿龍頭企業,開設7處進口商品保稅展銷場景。
以“鏈上自貿”賦能保稅物流,實現通關更順暢。針對班列貨物裝箱成本高、在途監管難等問題,依託“鏈上自貿”數字化服務平台,打造以“班列貨物綜保集拼、出區保稅實時監管、發運異常及時預警、退運回區便捷安全”為特點的中歐班列保稅物流數字化監管新模式,助力區內分裝集拼業務快速發展。
以“鏈上自貿”賦能保稅加工貿易,實現生產更高效。與海關係統進行深度整合,與企業ERP、WMS等相關倉儲、生產、物流等節點數據多元化互證,實現海關對進口保稅零部件物流軌跡動態全程監控,有效提升企業精準化管理水平,平均提高通關效率70%。

實施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
濟南片區與濟南市審批局牽頭,聯合濟南市市場監管、稅務、發改部門等部門聯合起草《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實施意見(試行)》,2021年9月30日經省局批複同意在全省率先印發實施。10月13日上午,浪潮海鏈易貿(山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取得首張改革後的營業執照。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改變了准入方式和登記流程,由行政許可轉變為行政確認,通過登記事項標準化、系統信息化改造、部門間聯動創新等措施,具有商事登記形式審查、名稱自主申報、住所申報承諾、經營範圍自主勾選、章程等文書自動生成五大亮點,實現了申請人辦照全過程無干預、全流程無材料。
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與濟南高新區、濟南綜保區成立“三區”優化營商環境融合創新工作專班,充分發揮“三區”疊加的戰略優勢、資源優勢、平台優勢和政策集聚優勢,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下一步,將主動對標對錶國內外先進規則,用足用好國家賦予的改革自主權,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在促進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範等方面形成更多首創性創新成果。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段婷婷 報道)